軋神仙的節日習俗,軋神仙的節日起源

時間 2023-02-24 10:45:02

1樓:林榮在世間

中華江南民俗故事:軋神仙。

蘇州民俗節「軋神仙」來由?

2樓:網友

軋神仙是蘇州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每年農曆四月十四這一天,在南浩街上會有神仙出現,如果我們有幸撞見,就會幸運一整年。不知道當初大家是怎麼建立起這個說法的,反正以後每年就形成了這樣一個固定的集會。屆時,蘇州製造的各種表演、各種小吃、各種花花草草都將一併拿出來交流分享,場面煞是熱鬧。

四月十四日是八仙之一的呂純陽的生日,他是民間信仰中很有影響的神仙。蘇州閶門內中市下塘的福液觀奉祀呂祖,俗稱神仙廟,據說呂純陽生日那天要化身乞丐、小販,混在人群之中濟世度人,因而逢此盛日每個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軋到他身邊,就會得到仙氣,交上好運,這樣你擠我擠的,叫作「軋神仙」。

軋神仙原先只是民間宗教活動,後來變為一年一度的盛大廟會。屆時,神仙廟附近小攤林立,各色小吃、工藝品、花鳥蟲魚,應有盡有。蘇州市**為保留這個民俗節日,修復了神仙廟,重建了南浩街。

目前,南浩街已成為蘇州傳統風味小吃、特色食品、民間工藝品、日用小商品以及花鳥魚蟲、古玩繡品等「蘇」味極濃的市井文化集萃地,承載了歷代蘇州的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的南浩十八景吸引了眾多的中外遊客,是蘇州旅遊的新熱點。

3樓:網友

傳說呂洞濱在那一天會化成凡人"混"在群眾中,在密密麻麻地人群中,如果誰碰到了這個神仙,誰就會沾好運。因此,那天就是要在那麼多人中"軋神仙"啊!

軋神仙的節日起源

軋神仙的由來??

4樓:匿名使用者

蘇州軋神仙廟會 農曆4月14日。南浩街,就在石路那邊的。

從5月8日開始,共3天。活動仍將延續去年的「四街聯動模式」,南浩街、山塘街、石路步行街、老街坊四個區域都會有各具特色、形式豐富的活動:南浩街以草編、吹糖人等傳統民間技藝表演為主;山塘街則是一場花鳥魚蟲的集會,來自農民原生態的戲曲表演也將第一次登上古戲臺;步行街將組織起商圈商家,舉辦多元化的聯展**;在老街坊你則可以嚐遍各地美食,當然還包括「神仙」食品。

金閶民俗文化節 「狂歡石路」軋神仙就在石路舉行。 農曆四月十四快要到了,傳說這天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的生日,蘇州民間素有「軋神仙」的傳統習俗。一起去看看今年的準備情況。

因為有交通管制,坐公交車或者打車只能到附近,然後自己步行吧。

5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有兩種說法:1:是送瘟神,常是用水飯和錢紙、3只香、1對蠟來送。這種是切忌被撞見的,因為據說會被瘟神上身。

2.是拜貴人,就是有小孩子從出生到現在都多災多病,家長怕養不大所以就在特定的地方拜貴人,相當於請個人來替這個孩子擋災,這還不說,一般拜到你的名下是要給見面禮的,而且是當時你身上有多少錢就給多少,但要加上一個你一直比較重視的東西,比如:一直帶在身上的玉,當然現在很少人帶玉佩,墜子之類的了。

6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去瞎湊熱鬧 其實很無聊 又沒什麼好吃的 人又擠得要死。

你又惹到我了!!!

4年級作文介紹我的家鄉蘇州古老風俗軋神仙

什麼是軋神仙?軋神仙是什麼地方產生的?

7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四月十四,也是蘇州人特有的傳統習俗——「軋神仙」的日子,放眼全國,大概也只有蘇州人會在這個日子舉辦一場屬於百姓的全民狂歡節了。

軋神仙的精髓就在於這個「軋」字,這個字在蘇州人的日常生活裡經常出現,暗中觀察、揣摩叫做軋苗頭,大姑娘小夥子談戀愛叫做軋朋友,一窩蜂湊熱鬧呢叫做軋鬧猛。到軋神仙這一天,可就是你軋我我軋你,大家一起出門軋鬧猛。

說起這個節日,那就不得不提曾經跨過山和大海的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了,在蘇州閶門內下塘、皋橋東面,有一座福濟觀,供奉的就是這位呂祖,蘇州百姓也稱之為神仙廟,軋神仙軋的,就是這個廟裡的這位神仙。

但其實呢,這個神仙廟的由來卻是因為一場誤會。

原來這座廟最早叫李王祠,是為祭祀曾在蘇州擔任刺史的唐代宗室李王而建的,後來祠改為廟,但因為蘇州話裡「李」和「呂」同音,老百姓傳來傳去就變成了呂祖廟。

因為這位呂神仙身背藏有靈丹妙藥的葫蘆,到處為凡人消災祛病,所以蘇州人將他尊奉為醫藥業的祖師。而農曆四月十四據說是他的生日,所以每到這天,整個蘇州城,甚至還有從上海、無錫、常州等地專程趕來的男女老少,大家一起蜂擁而至。

人一多商機自然就多,因此很多人也會趁機在神仙廟的四周擺攤賣東西,久而久之這一天就成了人山人海的固定節日。

善男信女們除了進香祭拜,還在人群中尋覓,希望能「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找到那位混跡在人群中微服私訪的呂仙呂洞賓。

傳說呂仙這天會化身各種各樣的形象,可能是富貴的公子哥,也可能是衣衫襤褸的乞丐,他來到凡間,一邊遊戲人生,一邊要是看見身患重病的人虔誠燒香,常常會被誠心所打動,出手救度,疾患就不治自愈。

大家在人群裡軋來軋去,希望的就是能「軋」到呂仙,沾點仙氣。

8樓:水清霞明

蘇州地區傳統民俗節日 軋神仙 農曆四月十四 農曆四月十四是呂洞賓(「八仙」之一)的仙誕,俗稱「神仙生日」。這一天,前往閶門神仙廟進香者甚多,傳說呂洞賓在這一天混跡於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凡有奇疾難愈者,往往有緣得到**,大家都想碰碰運氣,得到仙人的恩惠,俗稱「軋神仙」。現已成為一種民間的廟會活動。

曝書翻經 農曆六月初六 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蘇州有曬書習俗。各寺廟將所藏經書搬出來曬一曬,僧人趁機召集鄉村老婦開「翻經會」,由她們在烈日下翻經曝曬,宣稱「翻經十遍,來世可轉男身」。 又有民諺雲:

「六月六,狗惚浴。」(蘇州方言將洗澡叫做惚浴)是日將小貓小狗牽到河中沐浴,可避蝨蚤。 吃雷齋素 農曆六月廿四 相傳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雷尊生日。

吃「雷齋素」,就是為了崇奉雷尊而吃素,據說可以消災避疫保平安。以前,蘇州人吃「雷齋素」,一般從六月初一開始至雷尊生日結束,歷時將近一個月。開葷這一天,觀前街上的松鶴樓菜館此時特別推出時令麵點——滷鴨面,因此,蘇州有句歇後語:

「雷齋素開葷——滷鴨面。」 乞巧節 農曆七月初七 又名女兒節。傳說這天晚上,喜鵲成群結隊飛向銀河,搭成鵲橋,讓牛郎和織女在銀河鵲橋上相會。

民間習俗在七夕之夜祭祀織女,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叫做「乞巧」。

9樓:有無你

軋神仙是中國每個不同的地方為了祭祀地方上的英雄神話人物而產生的定期巡遊活動。

古時候,每個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英雄人物,為了保一方平安,為了廣大老百姓的安定生活,艱苦奮鬥,捨身往死,有的英雄人物可能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當地的老百姓不會忘記他們,代代相傳,源遠流長,結合當地民族傳統和文化風俗,就形成了一種軋神仙的祭祀活動。

老百姓通過軋神仙活動緬懷歷史上先輩的同時,也祈求當地一方平安風調雨順,萬事如意。

有的地方的軋神仙活動非常龐大,已經列入當地一年一度的傳統文化活動,吸引了國內外成千上萬的遊客參加,既增加了當地的旅遊收入,又成為當地的一張靚麗的名片,與時俱進,開創新時代。軋神仙。

10樓:薇婭老師

是江蘇那邊的一種傳說,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他神仙就是有一位新人要化身為乞丐,如果你能抓到這位發生為乞丐的身邊,那就是軋到仙氣就會走好運。

11樓:在天生橋地質考察的墨蘭

軋神仙是方言,蘇州那邊的話,意思為人多擁擠。傳說,八仙中的呂洞賓在他每年生日那天——農曆四月十四,都會化身乞丐、小販等混在人群之中濟世度人,「軋」到他身邊,就能沾到仙氣、交上好運。在呂洞賓生日前後這3天,人們都會去神仙廟祭拜,希望遇到他。

12樓:六月梅

「軋神仙」是蘇州一帶的方言,意思是人員密集、擁擠。據說在呂洞賓生日時,互相擁擠,軋到他身邊能得到仙氣。

13樓:天涯浪廢錢

是蘇州地方那個民間傳說,傳說八仙之中的李春陽在生日那天會發生小車小販,就是人多擁擠的意思。

14樓:網友

什麼是軋神仙?軋神仙是什麼地方產生的?扎神仙是江蘇的一種方言,就是人很多的地方很擁擠的意思,所以說咋深縣就是人很多擁擠的意思。

15樓:沫曉沫

你好,這位朋友軋神仙的意思就是形容人很多很擠,這是蘇州的一句方言。

16樓:星空

軋神仙是蘇州的方言,意思是人多很擁擠,軋就是擁擠的意思,這一說法最早起源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的生日那天要化身乞丐、小販,混在人群之中濟世度人,這一天每個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軋到他身邊,就會得到好運氣,這樣你擠我擠就叫作「軋神仙」。

17樓:o刺青

軋神仙起源於南宋,意思是蘇州方言,意思是人多擁擠,傳說呂洞賓每年在他生日那天,四月十四會打扮成普通人來人間為百姓消病解災,人們為了遇見他,都去廟裡祭拜,人多擁擠,軋來軋去,就成一個大廟會了,

18樓:革寄

亞神仙呢,是蘇州的方言,他的意思呢就是人多很熱鬧的樣子,很很納悶的樣子,曾經傳說中那個呂洞賓呢,就是他4月14日,他的思路呢,他化作小乞丐呢,到這個街上來遊玩,把他看得很浪漫的樣子,所以說所以說就是亞神仙了。

道教五大節日及其習俗

19樓:aaa**王

三元節 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基本和中華古典傳統節日差不多。

道教節日即道教特定的紀念、慶賀、朝誦、追薦之日辰儀式,節日來臨都要舉行齋醮儀式。道教節日與民俗活動早有關係,又吸收中國傳統節氣時令,所以道教的節日很頻繁。道教的節日大致都是民間節日。

中國人過年,從農曆十二月開始,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過年才算告一段落,道教與民俗的關聯亦可由此說起。在香港民俗中,臘月二十三送灶君,揭開了除舊佈新的序幕。除夕夜香港市民到赤松黃仙祠上香;初一焚香設供恭接財神;初三時車工誕;初八「迎順星」,廟觀設壇祭星;初九是玉皇誕;十五是上元天官誕和燈節。

一連串的節日習俗,多在廟觀進行。

在道教中,起源於原始宗教對天、地、水等自然崇拜的三官大帝——天官紫微大帝、地官清虛大帝、水官洞陰大帝的生日,分別為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這3個日子合稱三元節。每逢三元節,善信到廟觀祈福免災。天官大帝的生日與上元燈節(元宵節)相重合,是歡度新春後的第一個佳節。

地官大帝的生日與佛教的盂蘭盆會相重合,要舉行賑濟。水官大帝的生日由於沒有重合的風俗活動,與其他二帝的生日相比,隆盛的程度較為遜色。香港道教聯合會每隔3年舉辦一屆「下元解厄消災祈禱世界和平萬緣勝會」,祈願陰安陽泰、集福迎祥。

求神話故事和傳說和傳統節日的習俗

20樓:暗雲夜兒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族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封建時期,在元宵這一天,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小姐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出門賞燈,所以這一天也是中國古代傳統的「相親會」

外國節日的習俗,外國節日習俗

1 法國 跨年喝光家裡的酒 在新年夜,一定會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2 德國 新年爬樹 在德國鄉下還流傳著一種風俗 爬樹比賽,據說爬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會被譽為 新年英雄 受到其他人的羨慕...

登高是哪個節日的習俗?登高是什麼節日

登高由來 古代歲時民俗。即在節日登上山嶺高處。其初多與避災除厄的迷信傳說關,後乃成為遊覽健身活動的一種。多在人日 正月十五日或其他節日舉行。至魏晉後,因費長房 桓景傳說,相率於九月九日 重九 進行,遂以為俗。較朝梁吳均 續齊諧記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之曰 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厄,急宜去令...

節日習俗有沒有簡寫的啊,中國傳統節日習俗資料 要簡寫最少10個

我來幫你 1.春節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 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 過年 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是 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 是一年的開始。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闔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稱 團年 然後一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2.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