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

時間 2023-04-21 14:15:02

1樓:手機使用者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說同悅,通假字)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子曰:「由,誨女(女同汝,通假字)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知同智,通假字)也。」

4、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

9.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2.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2樓:匿名使用者

參見《論語》

論語十則。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為政》)

5.子曰:「由誨汝(rǔ)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hǎn)》)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3樓:手機使用者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說乎。

學習態度:1.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方 法: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交 友:1.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禮之用,和為貴。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朝聞道,夕死可矣。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德不孤,必有鄰。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聽其言而觀其行。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三思而後行。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敬鬼神而遠之。

4樓:秋韻奕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花言巧語,外表美好。令,好。,鮮矣仁〔鮮矣仁〕很少是有仁德的。鮮,少。!」論語?學而》)

子曰:「士志於道〔志於道〕有志於追求真理。,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未足與議也〕不值得和他交談。。」論語?里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子曰:「知〔知〕通「智」,聰明。下面「知者不惑」的「知」與此相同。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壽〕長壽。。」論語?雍也》)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想要仁,仁就來了。意謂求仁是個態度問題,不是能力問題。。」論語?述而》)

子曰:「三軍可奪〔奪〕喪失。帥也,匹夫〔匹夫〕一個人,泛指平常人。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子曰:「不患①〔患〕擔心。人之不己知〔不己知〕不瞭解自己。,患其不能〔不能〕沒有能力(才能)。也。」(論語?憲問》)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子曰:「過〔過〕有過錯,犯錯誤。後面的「過」是「過錯」的意思。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

5樓:脆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

仁者樂山 智者樂水。

6樓:匿名使用者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7樓:匿名使用者

1、溫故而知新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誰有孔子的名言?孔子有哪些名言?

不學禮,無以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

孔子的教育名言,孔子的教育名言有哪些?

風之歌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言必行,行必果。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名丘,字仲尼 老子姓李,名耳 閃現衝鋒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

有關孔子的名言警句,有關孔子的名言警句

暮夏淺眠 1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解釋 默默地記住 所學的知識 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來說有什麼因難呢?2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解釋 用功讀書便忘記了吃飯,陶醉在學問裡,便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要到來。3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