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關於一句歇後語的由來的作文要自編的

時間 2023-05-16 13:54:03

1樓:網友

紙上談兵——不知變通。

紙上談兵,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據記載: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

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就連他的父親也爭辯不過他。因此很驕做,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並且說:

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並導致滅國的危險。」果然,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附近)堅持抗敵。那時趙奢已經去世。

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他年紀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秦國知道拖下去於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佈「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

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以上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紙上談兵是一種不切實際的行為,雖然書中的知識也從實踐中來,但是仍需要在現實生活和運用當中有所變通。就如老百姓常說「一樣話,百樣說」一樣,說話做事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有時同樣的事情就要採取不同的方法。因為趙括的行為違背了這一點,所以日後大家用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來形容不會變通的人或事,至此 也形成大家耳熟能詳的歇後語:

紙上談兵——不知變通。

因不知道你有什麼樣的具體要求,以上是為您簡略寫了一下,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增減)

2樓:匿名使用者

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歇後語的由來 歇後語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經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就是說,丟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歇後語。

辭海》:歇後語是熟語的一種。多為群眾熟識的詼諧而形象的語句,運用時可以隱去後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說「圍棋盤裡下象棋」,以示不對路子;也可以前後文並列,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中國語言文字大百科全書》:歇後語是指說話的時候把一段常用詞語故意少說一個字或半句而構成的帶有幽默性的話語。通常有兩種。

1.原始意義的歇後語,指把一句成語的末一個字省去不說,也叫「縮腳語」。如《金瓶梅》裡來旺媳婦說「你家第五的『秋胡戲』」,就是用來影射「妻」,因為「秋胡戲妻」是有名的故事、劇目。

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稱「岳父」為「龍頭拐」,影射「杖」字,這裡代替「丈」。2.

擴大意義的歇後語,在北京叫俏皮話,是指可以把一句話的後面一半省去不說。如「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時候也利用同音字。

如「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在研究歇後語的淵源時,有些語言學家和語言學專著還述及其它有關名稱。如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將歇後語列入"藏詞"格一節介紹;郭紹虞在《諺語的研究》中,指出歇後語源起於"射覆語"(類似猜謎的一種形式);另外一些書上又列出諸如"隱語"、"謎語"、"諺語"、"縮腳語"、"俏皮話"等名稱。加以比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處和相異之點。

歇後語編故事,歇後語編故事作文600字

4樓:麼都不知道知道

我要改編的是:雞蛋碰石--自取滅亡。

有一天,一隻雞蛋在路上慢悠悠的走著,沐浴著太陽的光輝。他走著走著,突然,看見了一塊石頭,雞蛋對這塊石頭說:「喂,你快讓開,你當著我的路了,你要我怎麼走。」石頭默不做聲。

喂,你沒有長耳朵嗎,沒聽見我在跟你說話嗎?」自大的雞蛋說,「你小心點,你把我惹急了,後果可是不堪設想的。」石頭終於開口說話了:

要我給你讓路,我身軀這麼大,挪動一次那麼不容易,你就看著這個的份上,繞道走吧,雞蛋大嬸。」「什麼,你叫我大嬸,我有那麼老嗎?」雞蛋生氣地說。

抱歉,我說錯了,是大姐。」

大姐也不行,應該叫小姐。」雞蛋狂傲地說。

什麼,你也太欺負人了吧,大姐都不行,還讓我叫小姐,門都沒有。」石頭被激怒了。

他們徹底吵起來了。這是,狐狸從旁邊走過,狐狸見他們吵的那麼厲害,眼珠一轉,分別在石頭和雞蛋的耳邊說了些什麼,可憐的兩位啊,千萬別被狐狸的計謀騙了。

他們果然上當了,雞蛋對石頭說:「既然這樣,那我們就決一死戰好了。」

石頭也失去了理智,平時善良的石頭這時已被狐狸的計謀迷得暈頭轉向:「好啊,看誰厲害。」

結果可想而知,當然是雞蛋被撞的粉身碎骨。狐狸在一旁笑得喘不過氣來。

所以說,不管什麼時候做事,都不能魯莽行事,要平靜的想一想這樣做的後果。

5樓:

有時候來,書是一盞錚亮的自燈,照亮我心中的黑暗。

bai,讓我明白了du世間的善惡美zhi醜;有時候,dao書是一對潔白的翅膀,帶我飛到雲海深處,一覽山河的壯麗美景;有時候,書是一葉堅固的小舟,帶我駛向成功的彼岸,任憑風吹浪打也不回頭。

小時候,我常看見媽媽在閒暇之餘手不離書,讓我充滿著好奇,便纏著媽媽吵著要和她一起分享書中的樂趣和奧秘。那時候,由於年齡的關係,我通常讀一些幼兒類的***刊。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學會了閱讀一些文學作品,不再滿足於圖畫故事書。

現在,我迷戀上了一些世界名著,甚至連媽媽書櫃裡珍藏的《紅樓夢》也成了我愛不釋手的書籍。書,就是這樣成了我最親密的夥伴。

求5條歇後語來歷

6樓:網友

1.曹操吃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有一次,曹操領兵攻打蜀國。戰爭打的進退兩難。曹操心中想退兵,但是怕別人笑話,心中很鬱悶。

一天晚上,庖廚給他送來了雞肋湯,正好夏侯敦來問暗號。曹操夾著雞肋,說了兩遍「雞肋,雞肋」。夏侯以為是雞肋,因此傳令下去說當晚暗號是「雞肋」。

主簿楊修聽到了,急忙要侍從收拾行裝。後來夏侯看到了,急問何故。楊修說:

主公說今夜暗號為雞肋,雞肋者,食之無味,不如棄之。我猜主公必有退兵之意,因而收拾行裝,免的臨行慌亂」。結果全營士兵都收拾起來了。

後來被曹操知道了,以散漫軍心而把楊修給殺了。

2.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周瑜為了找藉口殺了諸葛亮,故意叫諸葛在幾天時間之內造出10萬枝箭。但是諸葛亮說只要三天。結果在第三天晚上,長江上起大霧,諸葛亮帶領200只小船,擂鼓在曹操營前,曹操因為霧大,不敢出兵,只命放箭。

諸葛亮因此而得到了10萬枝,以獻周瑜。

3.諸葛亮三氣周瑜——略使小技。

在赤壁之戰中,為了讓周瑜知道厲害,齊心抗曹操,諸葛亮三次氣倒周瑜。

4.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張飛喜歡喝酒,也喜歡吃肉,因為張飛以前就是殺豬的。所以,後人就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來形容事情對某人來說很簡單。

5.曹操敗走華容道——不出所料。

話說火燒赤壁之後,諸葛亮料到曹操必然從華容道上經過。但是後來吩咐的時候,故意不分任務給關羽。後來關於立了軍令狀,諸葛亮才讓他去受華容道。

諸葛亮已經料到關於會放過曹操,因為關羽曾經和劉備失散,在曹操手下當將軍,曹操為了收買他的心,對他很好。關羽是個義氣很重的人,所以當曹操真從華容過時,關羽最終還是放過去了。這就是不出所料的來由。

7樓:本社癲眸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1、

鐵桿磨成針-功到自然成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寫一句歇後語,用歇後語寫一句話

1 聽說妹妹走丟了,我們全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團團轉。2 對於這件事,他雖然表面上不說話,但我認為他是啞巴吃餃子 心裡有數。3 經他這麼一說,我可更是啞巴吃黃連 有苦說不出了。豬八戒照鏡子 裡外不是人。十五個吊桶打水 七上八下。八仙過海一一各顯神通。包公斷案,鐵面無私。1.孔夫子搬家一盡是書。2....

歇後語破釜沉舟前一句是什麼,歇後語「倒打一耙」的前一句是什麼?

小月 有志者 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 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撰 自勉聯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破釜沉舟 只進不退。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 天不負 臥薪嚐膽 三千越甲可吞吳 繁華有一夢 項羽砸鍋 破釜沉舟 歇後語 倒打一耙 的前一句是...

畫蛇添足歇後語,畫蛇添足。歇後語下一句是什麼

學霸君分享祕籍 畫蛇添足的歇後語是什麼 多此一舉 意思 比喻做多餘的事有害無益。出處 戰國策 齊策二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 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故事 古時候,楚國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後,準備將祭祀用的一壺酒,賞給幫忙辦事的人員喝。參加的人很多,這壺酒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