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被譽為「古今七律之冠」,為什麼?

時間 2023-05-23 04:27:02

1樓:使當事人迷惑了

杜甫此詩,在高渾博大的氣象中,抒發其沉鬱悲涼的情感,詩氣渾灝流轉,形成極為悲慨的藝術境界。

杜甫的《登高》為什麼被評為唐詩七律第一?

2樓:釣史公

在大家的認知以及在上學時讀過的七言律詩當中,杜甫曾寫過一首七言律詩《登高》,這首登高與崔顥的一首《黃鶴樓》在七言律詩第一的位置上產生了極大的爭執。

在唐朝還在發展的過程中時,那時候古詩詞的格式都還不是很完整,當時的古詩詞也正在一個由古到律的一個過渡階段,所以也常常會出現孤平、三平尾等現象。詩詞也都是由半古半律然後慢慢演變成律詩的。

然而,崔顥所寫的《黃鶴樓》便是半古半律的一首詩。

崔顥的這首《黃鶴樓》本來是被譽為「千古第一律詩」,但是,很多人還是認為杜甫的《登高》比崔顥的《黃鶴樓》更有資格被稱為「千古第一律詩」,只因為《黃鶴樓》是一首半古半律的詩。

杜甫是有盛唐轉向中唐的,在當時的詩詞已經改善的很完整了,所以對於杜甫來說,他所寫出來的詩也是很完美的。

也有的人將崔顥所寫的《黃鶴樓》給譽為「千古第一七言律詩」,如果我們根據律詩來看,他的《黃鶴樓》也只能算得上是一首半古半律的一首詩詞。但是杜甫所寫的《登高》便就屬於一首特別規整格式也是很完美的一首七言律詩。

登高》這首詩是杜甫在長江邊上的夔州所寫出來的。當時的社會也是很混亂的,而在這是年僅六十歲的杜甫在身體極差的情況之下發自內心地寫出了此詩。之後就被人們所譽為「千古第一七言律詩」。

格律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關鍵之處往往就在於作者的發揮。而在杜甫《登高》這首詩之中,可以看出,從頭到尾沒有一處是刻意的寫出來的,語句也是非常通順的。整首詩讀下來,讓人回味無窮。

在《登高》這首詩中,格律也體現得很完美,他的這首詩也將格律體現的淋漓盡致。

3樓:小朱同學啊

因為這首詩語言精練,通篇都是對偶,一二句中還有句中對,彰顯了杜甫對詩歌語言聲律的完美把握,並且詩中情感描寫十分到位,引發讀者強烈共鳴,所以被評為第一。

4樓:不著急上課

因為這首詩無論是在押韻上還是在寫法上。都體現了詩人極高的憂國憂民的情操。詩句中不僅寫出了杜甫的痛苦,無奈的情感。更反映出了當時國家的腐敗和難以言說的東西。

5樓:隨身書卷

首先,因為他符合律詩的平仄規律,並且在這樣的規律裡寫出了名對詩句。另外在詩意上也蒼涼和豪邁的情緒,情景交融的典範。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詩嗎

6樓:帳號已登出

登高杜甫七言律詩賞析。

七言律詩 登高】登高。

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翻譯:天高風急秋氣肅煞,猿啼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飛回。落葉飄然無邊無際,層層紛紛撒下;無盡長江洶湧澎湃,滾滾奔騰而來。

身在萬里作客悲秋,我常到處漂泊;有生以來疾病纏身,今日獨登高臺。時世艱難生活困苦,常恨鬢如霜白;困頓潦倒精神衰頹,我且戒酒停杯。

題解:這一首重陽登高感懷詩,是大曆二年(767)在夔州寫的'。「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絃。

前半首寫登高所聞所見情景,是寫景;後半首寫登高時的感觸,是抒情。

首聯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頷聯著重渲染秋天氣氛;頸聯抒發感情,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末聯寫白髮日多,因病斷酒,映襯時世艱難。 全詩八句都對,句句押韻。金性堯以為「是杜詩中最能表現大氣盤旋,悲涼沉鬱之作。」

7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詩。

前四句寫景,述登高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緻。首聯為區域性近景,頷聯為整體遠景。後四句抒情,寫登高所感,圍繞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發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的悲哀之情。

頸聯自傷身世,將前四句寫景所蘊含的比興、象徵、暗示之意揭出;尾聯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詩語言精練,通篇對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對,充分顯示了杜甫晚年對詩歌語言聲律的把握運用已達圓通之境。

登高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髮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8樓:阿憶老師**解答

七言律詩,簡稱「七律」,起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文學家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到唐朝時,七律已經成熟,格律嚴密,詩句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沒兩句為一聯,共四聯,而此詩被譽為七言律詩第一,比七步詩還絕,至今難以超越。

七律能夠在唐朝快速由定型走向成熟,得益於杜甫。在初唐時,文人沈佺期、宋之問、杜審言、李嶠始有成篇,後又有王維、李頎、岑參等人刻意錘鍊,體制上尚且純熟,不過有名的詩人崔顥、李白仍有駢散交雜、半古半律的作品出現。

詩人杜甫就全面開闢了律詩的境界,風土人情、時事政論、身世抱負、文物古蹟,皆一概熔鑄於精嚴的格律之中,從而使得七言律詩這一詩體的價值可以與古詩、絕句處在同一高度。

而杜甫的七律之作《登高》被譽為是七言律詩第一,至今難以超越,《登高》原文如下: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此首七言律詩創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秋,此時杜甫已經56歲,已經經歷了人生中的諸多變故,過得極度困窘。這一年距離安史之亂已經過去了四年,但各地軍閥卻為爭奪地盤大打出手。

杜甫本來投靠了嚴武幕府,奈何嚴武不久病逝,杜甫被迫離開經營了年的成都草堂,然後乘船南下,年老的杜甫也可以被病魔纏身,身體一日比一日消瘦,到了夔(kuí))州後,受到了當地都督的照顧。

不過杜甫待在夔州的三年時間裡,過的十分困苦,一日他獨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遙望遠方,想起往昔種種,心中別是一番滋味,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由此而來。

慶餘年中稱杜甫的《登高》為什麼為千古第一七言律詩?

9樓:傾心的小北老師

慶餘年當中,之所以稱杜甫的登高為千古第一七言律詩。這主要原因是因為杜甫的這首詩寫的是非常的精彩,不僅寫出了豪邁的悲涼之感,還寫出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心情。

10樓:觀點面對面

因為《登高》就是千古第一七言律詩啊!前四句寫景,遠近與動靜,目光所及,盡皆入詩。後四句抒情,多少悲歡,窮困潦倒,一杯濁酒,足慰平生。悲情而不喪,何其難得!

11樓:永老師玄學解答

因為登高這首詩是非常好的,不僅表達了作者的個人意願,也表達了對社會的思考。

《登高》的鑑賞 杜甫的,杜甫《登高》的賞析

希冀 此詩是杜甫大曆二年 767 秋在夔州時所寫。夔州在長江之濱。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 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絃。楊倫稱讚此詩為 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杜詩鏡銓 胡應麟 詩藪 更推重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對起。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

李白為何被譽為「詩仙」

那麼李白為什麼會被譽為 詩仙 呢?可以看的出,詩仙李白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所傳誦。李白被譽為詩仙是因為他寫了蜀道難這首詩,被好友賀知章說有仙從天上來,從此被叫詩仙。李白在詩歌和絕句方面的成就非常之高。他的詩非常豪邁,極具浪漫主義色彩,對後世的文人墨客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被譽為詩仙。在中國詩歌史上,李白...

杜甫登高悲秋在結構上有何作用,杜甫 登高 悲秋二字在結構上有何作用

悲秋 是從時令上烘托前詩悲哀之重,秋 字是在前兩聯寫足秋意後,順勢帶出,並應合著 登高 的節候。用秋天的悲涼來引伸出憂國傷時的情操。原文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