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寓意,粽子的寓意和象徵是什麼?

時間 2023-08-15 02:47:33

1樓:小董老師說教育

粽子的象徵是“中”,主要是在古代的時候取一個“功名得中”的寓意。現代人的寓意是懷念和紀念屈原。相傳在公元前340年的時候,屈原面臨亡國之痛,在5月5日的時候投江自盡,而當時的人們為了防止魚蝦吃掉屈原,就往江裡投放竹筒裝米。

1.主要是為了紀念屈原

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2.驅趕蛟龍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

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3.求子

端午節中,人們會互贈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

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4.功名得中

因為“粽”和“中” 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時寓意學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舉考試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節時,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舉中的。

5.光宗耀祖

因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過端午的時候吃上粽子。

2樓:孤獨寫者

中國古代傳統文人善於寓物,所用所食之物,無不隱含深刻寓意,白菜被冠以“咬根”文化被眾人所推崇,又因葉青莖白寓意“清白”、“至簡”等精神寄託;蘿蔔辛而不傷,也被用來隱喻人之品格;而粽子背後,自然也有所承載。

1、粽與“宗”、寓意光宗耀祖

粽”字的構成解釋為與傳“宗”有關的食物,“粽”與“宗”音近,也就是說祈求傳宗接代,這樣的說法不僅賦予粽子美好的寓意,也表明其最初的祭祀功能。

2、粽子諧音“中子”,有求子之意

粽子諧音“中子”、“眾子”,也有多子多孫的寓意,人們在在粽子裡包紅棗、栗子,以及用綵線將其串成“九子粽”作為贈禮相送。

這一做法,頗有些歷史,在《皇后閣帖子》中有詩句:

爭傳九子粽,皇祚續千春。

章簡公在《端午帖子》對此亦有提及:九子黏筒玉粽香,五絲縈臂寶符光。

3、陰陽調和的傳統觀念

其次,粽子還被人們揉進了中國傳統的陰陽觀念,古稱“角黍”,因為黍又名“火谷”,火屬陽,而包裹用的菰葉水生,屬陰,所以是“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像”。粽葉的“陰”和米的“陽”相互轉化、互為消長,呈現複雜而有動態的變化,契合中國傳統的陰陽調和之觀念。

粽子的寓意和象徵是什麼?

3樓:kk解夢

粽子寓意我們生活中多子多孫,萬事如意步步高昇。

粽子的象徵是“中”,主要是在古代的時候取一個“功名得中”的寓意,粽子正式被定為端午節食品是在晉代。到了唐代,粽子用米“白瑩如玉”,形狀也出現了菱形、錐形等,成為節日或民間風味小吃。宋代時,出現了“蜜餞。

粽”,即果品入粽。元代以後包粽子已不限於菰葉,而是改用箬葉。

和蘆葦葉。<>

粽子的煮法

1、高壓鍋。

煮粽子:需要注意平時自己在家包的粽子,可以用高壓鍋來煮制,在煮的時候要把包好的粽子擺放在高壓鍋中,然後加入足量的清水,清水一定要沒過粽子5到10釐米。

2、隔水蒸制;粽子除了放在水中煮熟以外,還可以放在鍋中隔水蒸熟,這種方法類似於,平時人們蒸米飯,可以在鍋中放足量清水上面放上蒸屜,然後把粽子擺放在蒸屜上,蓋好鍋蓋以後加熱燒開,再隔水蒸至一小時,這時鍋中的粽子就能熟透,雖然沒有煮的粽子那麼水靈,但口感卻特別好。

以上內容參考 百科-粽子。

4樓:春眠不覺曉

粽子具有多子多福、功名得中、光宗耀祖的寓意。因為“粽”和“中”讀音相近,吃粽子取了“功名得中”之意,明清時期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都要吃家裡包的“筆粽”,為了討個好彩頭;其次就是九子粽,送人有多子多福的意思。

注意。因地區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由於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其中比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市場上**的大多數是糯米粽。

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5樓:預見五月的

粽子的寓意包括:紀念屈原、寓意中舉。

紀念屈原。端午節的由來就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當年屈原因為國家滅亡所以就投江自殺了,非常的悲壯,世人也覺得十分可惜痛心。

為了能夠紀念這個偉大的詩人屈原,於是家家戶戶都用粽葉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兒去啃食,這樣就不會侵害屈原的屍體,保護屈原的軀體。

寓意中舉。在古代想要出人頭地,就一定要參加科舉考試,並且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也叫做中舉,中舉之後可謀得一官半職,能夠取得事業上面的成就。因此在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吃粽子其實有一舉高中的意思。

粽子的“粽”和“中”諧音,所以端午節會吃粽子。

端午節美食

蛋類:包括雞蛋、鴨蛋、鵝蛋等等,種類很多寓意不同,但總體是為了防止中暑,增加食慾。

喝茶:舊時民間會採嫩樹葉、野菜葉蒸晾,製成茶葉,熬涼茶有降溫解渴的功效。

吃五黃:指的是黃鱔、黃魚、鴨蛋黃、黃瓜、雄黃酒,人們認為可以驅邪避暑。

吃五紅:隨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發展,“五黃”的內容逐漸演變為現在的“五紅”,即烤鴨、莧菜、鴨蛋、龍蝦、雄黃酒。

綠豆糕:製作綠豆糕的原料有綠豆粉、豌豆粉、黃砂糖、桂花等,是很好的清熱解毒,保肝益腎的消夏小吃。

粽子的含意是什麼?粽子的寓意和象徵是什麼?

粽子是指墓裡的屍體儲存的比較完好,沒有腐爛,摸到大粽子就是說碰上麻煩了,指殭屍 惡鬼之類不乾淨的東西,幹粽子是指墓裡的屍體爛得只剩下一堆白骨了,還有肉粽子,是說屍體身上值錢的東西多。盜,墓的有一套黑話切口,例如 粽子 指墓裡的屍體儲存的比較完好,沒有腐爛的古屍。大粽子 則是指殭屍 惡鬼之類不乾淨的東...

鹿的寓意和象徵是什麼

1 鹿是美麗的象徵 美麗的麗繁體寫作麗,而麗字從鹿,說明從古至今人們認為鹿是美麗的。無論是那獨特的角,還是油光水滑的花紋斑點皮毛,以及修長健壯的四肢,尤其是鹿天性中的善良 柔美 內斂的氣質,更是值得人們的讚美。2 寓意愛情 甲骨文鹿字突出一雙鹿角。由公鹿 母鹿成雙出遊衍生而有婚姻含義。而麗字本來就是...

海棠花的寓意和象徵

1 玉堂富貴。海棠花的 棠 字與 堂 同是同音字,把它與玉蘭花 牡丹花 桂花相配在一起,取玉蘭花的 玉 字 牡丹的花語 富足 桂花的花語 貴重 組成了 玉堂富貴 這幾種花都代表美好和富貴,組合在一起有富足有餘的含義。在看望長輩或者領導時,可以送一束由這幾種花紮在一起的花束。2 報捷壽滿堂。把它與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