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戰爭的詩詞並瞭解其背景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時間 2025-04-11 14:00:12

1樓:曾經年少愛魯管

憑君莫話封候事,一李培將譁擾搭功成萬骨枯。(己亥歲)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曲亂拿) 自己找背景和詩人感情。

關於 戰爭 的詩詞 並分析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2樓:漢匠文化

分類: 藝術 >>詩詞歌賦。

問題描述:請高手們幫幫忙啊!

解析: 杜甫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註釋】國破(國家殘破)山河在,城春(都城的春天)草木深(叢生)。感(感嘆,感傷)時(時事)花濺淚。

見了美麗的花兒,禁不住湧出眼淚),恨別(怨恨和家人隔離)鳥驚心(聽到悅耳的鳥鳴,便驚動愁腸)。 烽火(指戰爭)連(連續)三月, 家書(信)抵(值)萬金。 白頭(白髮)搔(抓)更短,渾欲(簡直要)

不勝(受不住)簪(古人別住髮髻的條狀物).

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晚年曾定居成都,唐代偉大的詩人。他的詩廣泛、深刻地。

反映了他所處時代的政治、社會生活,人稱「詩史」。

題解】這首詩寫於公元七五七年春,當時杜甫被困在安祿山叛軍佔領的長安城內,觸景傷情,發出了國破家。

亡的沉痛感嘆。春望,在春天的遙望。

描寫戰爭的詩詞 表達詩人怎樣 思想感情

3樓:承吉凌

蒿 裡 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蒿里行》是漢樂府舊題,為古代的輓歌,漢樂府古辭尚存,見於宋人郭茂倩《樂府詩集》中的《相和歌辭·相和曲》.曹操的《蒿里行》是借舊題寫時事,內容記述了漢末軍閥混戰的現實,真實、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難,堪稱「漢末實錄」的「詩史」.

袁紹等關東諸將起兵討董卓,結果雖然造成自相戕殺的軍閥混戰局面,但其始未免不心存忠義,是「心在王室」的正義之舉,故首四句仍予以肯定。「軍合」以下六句一轉,寫關東諸將各懷異心,不免導致爭權奪利的混戰。「踟躇」句以「雁行」喻諸軍貌合神離,尤其生動。

勢利」四句,扣緊「勢利」二字,寫盡諸將的自私心理。「鎧甲」以下四句寫戰爭給軍民帶來深重的苦難,概括而形象,「生民」二句直抒胸懷,憐世憫人熱腸自見,使本詩更具思想深度。

全詩氣度雄闊,筆力雄健。詩以敘事起,以抒發戰爭帶給人民深重災難之情終,是詩亦是史,「詩史」之譽,足以當之。

涼州詞》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既然生命是從戰場上揀回來的,就不妨看得開一點,活得瀟灑一點,讓它在美酒、奇盃和胡樂中,實現自己悲壯的輝煌好了。面對茫茫沙場和胡風酒筵,此詩對戰爭與娛樂、生與死的體驗,也帶有幾分唐人的豪華感和豪放感。

描寫戰爭的詩詞 表達詩人怎樣 思想感情

4樓:網友

一般是悲哀吧……

憂國之情。

5樓: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思想感情:這是一首紀念南京解放、慶祝革命勝利的詩篇。詩人熱情歌頌了人民解放軍飛渡長江天塹,解放南京,改造黑暗舊社會的光輝史實。

並以富有哲理意味的詩句,闡發了「追窮寇」的深刻軍事哲理。這首詩描述了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揭示了它的重大意義,表現了它的激動人心。

關於戰爭的詩詞,關於戰爭的詩句

描寫戰爭的詩詞如下 1.夜深經戰場,寒月照白骨。出自唐 杜甫 北征 此寫戰爭之後的慘象。寒月 對 白骨 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且都是白色,都是令人頓生寒意的的景象,由此悽慘肅殺的氣氛便充溢於天地之間矣。2.音書斷絕干戈後,親友相逢夢寐中。出自唐 李頻 春日思歸 音書,報告訊息的書信。干戈,代指 此指戰...

關於矛盾的名言和詩句,有關戰爭的名言和詩句,拜託了!

只聽說過茅盾,沒聽說過矛盾 茅盾 只有不幸而生於富貴之家被捧在學裡,含在嘴做活寶見烘軟了骨頭的現代青年,才是很不幸地只配在歷史的大輪子下被碾成肉呢!茅盾 青年!你們背上的擔子是一天重似一天,你們的生命之火應向改造社會那條路上燃燒,決不可向虛幻的享樂道上燃燒。茅盾 只有竹子那樣的虛心,牛皮筋那樣的堅韌...

從古至今關於赤壁的典故和詩詞,關於古詩詞《赤壁》的典故和歷史背景

典故 火燒赤壁。歷史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 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 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 208年 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其結果是孫 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