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談《論語》有人會覺得有點「酸」或者說有點過時了。其實不然,在兩千餘年的封建社會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而《論語》則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經典。雖然新文化運動以來,儒家學說成了被打倒的物件,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們的生活裡或多或少地影響著。
儘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們這個東方古老的國家不斷滲透,態液凳國人中受其影響甚眾,但國學作為中國固有的學術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導地位的。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漢學不斷成為世界各國學術界要了解和研究的物件,今年就有許多國家興辦了孔子學院,就是乙個很好的例子。但是自新文化運動以來,白話文逐漸興起,我們的傳統文化的確是靠了邊,試問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國學瞭解多少?
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揚國學,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帆旅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傳承,中華文明之所以沒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樣滅亡,就是因為文化傳承起了很大的作用。現在重提國學教育,宣揚儒家文化,就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論語》作為儒家的經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雖然今天我們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為教育的主要部埋租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過了解,我們一定有所收穫。
2樓:匿名使用者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扮做,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譯孔子說:」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安居在自己襪缺鄭的位置,而群星告頌都環繞著它。」
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
論語中孔子為政思想用乙個字概括可以是什麼?
4樓:星恩文化
德。孔子為政以德。
再問: 「德」和「仁」有相近意思猜告,是君子為政所需的品質,但是並不能體現君子應「志於道」就是要心懷天下,志向高遠的意思,唯兆讓能再給出乙個嗎?
再答: 「和」如何。
再問: 有點道理,但我覺得還是無法表示君子應「心懷天下,憂國憂民,有所追求」的這個標準,所以我還是選擇了剛開始用指局的那個「惠」字,意思就是君子要「擅惠民」,但總是感覺還不能完整的解釋~~~還有其他的說法嗎?
再答: 是要幫你找出「惠」的理據,還是再找其他字呢,惠的話可以有這兩句,「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寬惠有恩。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
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
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孔子的為政主張
5樓:乾萊資訊諮詢
1、為政以德。
為政以德是指以道德原則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處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會圍繞著它。它代表了孔子的為政的思想,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這是孔子學說中較有價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
2、禮治。就是主張用「禮」的方式治理國家。孔子認為立身治國非有禮不可,在《論語》一書中有74處記載論禮。
孔子說「為國以禮,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意思是禮是治理國家的法則,就像秤、繩墨、規矩一樣的重要;不以「禮」治國就如沒有耜(古代的農具,用於鋤地)而要耕地一樣。
3、正名。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張。正名的目的在於維繫乙個秩序良好的社會,使人們有一定的規範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種不可預期的狀態之中。
很多人認為孔子希望能夠恢復西周的禮樂,也有一些人認為他只是以復古的名義鼓吹一種新的世界秩序。
4、仁政。孔子提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禮」。
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
如何理解孔子的為政思想
6樓:懂視生活
1、在政治上意在將外在的等級秩序轉化為人們內在的道德意識與自覺要求,在為政上的補充是他對·人的道德要求不是單向的,也要求君主仁義。這在生生活上告誡人們要「克己復禮」,讓道德成為一種自覺;
2、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最為最高的道德標準,仁就是「愛人」,尤其是自己的親人,為仁之本應從血緣關係入手,首先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然後由近及遠,推而廣之,在這一點上,他不是要求將禮儀制度強加給別人,而是要求人們由血緣親疏為基點,推己及人,以此構建和諧有序的社會關係,這在個人處理人際關係和為政上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3、孔子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末期。孔子生於西元前551年,去世於西元前479年。這個時期,是春秋戰國的交界時期。
這個時期的特點就是禮崩樂壞。由於處於乙個動亂的時代,因此作為那個時候的大思想家,他的理想就是結束動亂,回到穩定、和諧的狀態。
《論語-為政》
7樓:愛創文化
譯此族纖: 孔子說:「用道德教化來治理國政,就會像北斗星一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
感: 為政以德。德治就是用禮儀道森仿德來教化人民。
而禮儀道德的核心穗譽便是仁。仁的核心是愛人。這也就是說。
要用社會公認的道德修養來規範自己的行為。護禮,愛禮,修己,愛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果領導者自身能夠遵守禮儀道德,做好修身養心,做好德治。那麼自然就會有很多人信服於他。居其所而眾星供之。
放到現在社會上來說,也就是:無論是誰,盡好自己此時應盡的責任,遵守社會禮儀道德,人心良心。鍛鍊好自己的能力,踏實學習,用心為人。
孔子的思想主張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孔子的思想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
政治上施行仁政 教育上因材施 教交友上明理講義 孔子生活在周朝統治者無能天下混亂的春秋時代。孔子和老子都認為,是天下人不懂 禮 所以天下大亂,孔子讀遍百書總結出,夏朝之所以被商朝取代然後有被周取代,是因為禮制 統治方式 以經過時,不適應時代,所以現在需要改進周禮 統治方式 改進後的周禮,就是儒家。可...
孔子主張的「仁」學說包含什麼,孔子仁學思想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孔子把 仁 定義為 愛人 並解釋說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主要成就 1。在政治思想方面 孔子關心人民的疾苦,他提出 仁 包含一切美德 的學說,主張 愛人 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 2。在教育方面 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他創辦私學,廣收門徒,不分貴賤...
高二歷史題1 根據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2 根據材料二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漢武帝時期
1 核心 仁 或禮 2 變化 取得獨尊地位 或統治地位 意義 有利於鞏固大一統國家和穩定社會秩序,確立了儒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地位。3 代表人 程頤 程顥 朱熹 陸九淵 王陽明。影響 注重氣節和德操 注重社會責任 具有歷史使命感。4 價值 有助於社會和諧穩定,有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 一 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