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陽光文學城
冬夜讀書示子聿。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終身為之奮鬥,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
註釋】 在宋寧宗家慶五年,即1199年年底,陸游寫了《冬夜讀書示子聿》一首詩。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終身為之奮鬥,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
2樓:匿名使用者
靠讀書打發日子,不退縮走過了重重的山巒,曲折的河水,就作詩《遊山西村》,豐年留客足雞豚: 莫笑農家臘酒渾,在故鄉閒居三年,春光明媚:宋·陸游《遊山西村》詩:
南宋時期,正懷疑前面沒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突然出現了乙個花紅柳綠的小山村,面對重重艱難險阻。 只要人們正視現實,那麼,不畏懼,發奮前進,勇於開拓:「山重水複疑無路,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經過一山又一山,終於找到乙個綠柳成蔭的山村。 出 處,前方將是乙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複疑無路,陸游被免職回到故鄉山陰。
簫鼓追隨春社近。 故事。四月的一天,他獨自一人到西山遊覽。
讀書本意在媛媛出自南宋陸游的作品讀書詩中的圓圓指的是什麼
3樓:教育細細說
「媛媛」應寫作「元元」,其意思是百姓。
原詩: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譯文:歸鄉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是為了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不比從前,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出處:宋代陸游的《讀書》
寫作背景
陸游從抗金前線調回成都以後,又相繼在蜀州、嘉州、榮州等地供職,遷徙頻繁,就像他自己所說,「身如林下僧」,成了乙個四處遊方的和尚,很不得意。直至孝宗淳熙元年,范成大主持蜀府、知任成都,聘請他為參議官,才相對穩定。範陸兩人均有詩人稟質,故「二人以文字交」很是合得來。
但他又因「不拘禮法」「恃酒頹放」,被人誣陷,免了職,於是,他乾脆就自號「放翁」。因陸游罷職的真正原因是朝廷認為他始終主戰,不能使用,當時主蜀政務的范成大也無能為力,但對其別號,當即寫詩答和,對「放翁」表示肯定。「陸放翁」的別號即由此而來。
他雖然被朝廷罷了官職,但在范成大的照顧下,仍然可住於他的官居。在這樣清閒而相對安定的環境下,他就抓緊時間讀書,並寫了這首《讀書》絕句。
宋 陸游的《書憤》是什麼意思,陸游《書憤》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年代 南宋 作者 陸游 作品 書憤 內容 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這詩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 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六十有二,這分明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只能賦閒在鄉,想...
陸游的關山月是什麼意思,比較陸游的關山月與李白的關山月有什麼異同,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感想
陸游 關山月 關山月和戎詔下十五年 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 廄馬肥死弓斷絃 戍樓刁斗催落月 三十從軍今白髮。笛裡誰知壯士心 沙頭空照徵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令宵垂淚痕 翻譯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與金人議和的詔書已經下了十五年,將軍不作戰白白地來...
書生無地效孤忠什麼意思,陸游寫的書笨憤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陸游溪上作落日溪邊杖白頭,破裘不補冷颼颼。戇愚酷信紙上語,老病猶先天下憂。末俗陵遲稀獨立,斯文崩壞欲橫流。紹興人物嗟誰在?空記當年接俊遊。其二傴僂溪頭白髮翁,暮年心事一枝筇。山銜落日青橫野,鴉起平沙黑蔽空。天下可憂非一事,書生無地效孤忠。東山七月猶關念,未忍沉浮酒盞中。溪上作二首 是陸游暮年在山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