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在我心 讀後感 400字

時間 2025-05-06 09:35:14

1樓:匿名使用者

孝德在我心》讀後感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乙個好人,乙個善良的人,乙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

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高銷知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蹟,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

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係。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孃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能禦寒呢?

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

是太驕養戚消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

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呆呆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

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

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乙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鬥高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2樓:匿名使用者

先把故事抄下來,然後再把讀後感寫下去。

3樓:匿名使用者

開頭你寫你讀了有什麼感覺鍵褲。中間寫這個故稿敗簡事是這樣是的。結尾你就寫最後那裡 是怎麼枯告樣的開頭就寫 當我讀完這個故事之後眼淚不知不覺的調了下來。

讀後感作文,讀後感作文400字

這一週學習了第十六課 范仲淹的故事 以後,受到很大的啟發,特別是他寫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的名句,不但 讓我理解了內容 而且讓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給了我極大的教育。范仲淹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通過艱苦奮鬥 刻苦努力做了大官,處處為群眾著想,為國家做了很多貢獻.讓人最感動的是能夠先天...

《童年》讀後感,《童年》讀後感400字

飄汐凌鸝 每個人都有童年,並且每個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有高爾基那麼貧苦嗎?不,我們沒有,我們在家裡是獨生子,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高爾基的童年沒有我們幸福,家庭也沒有我們美滿。高爾基從7歲起就沒有了爸爸,跟著媽媽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別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沒有,他有的就只有幾件打滿補...

讀後感(400)快,讀後感(400 450字)快!!!!

雲深步知處 讀 西遊記 有感 妖為鬼域必成災。西行途中的妖魔,決不僅僅是一般困難的化身,而大都是代表著一些危害人民 無惡不作的封建黑暗勢力,具有一定的現實生活的真實內容。過去曾有人把妖魔指為 農民造反者 而現在仍有人把妖魔美化為 敢於觸動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秩序的 嬌魔 這些說法,實在非常牽強。實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