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大禹·謨》上說「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姿大。
各人理解不能強求一致,察冊巖以下有兩種有區敗御別的看法:
1、 人心的特色就是具有危險傾向,而道心的特色在於微妙、難明,也由於道心微妙,所以才不容易發現、證得。
人心唯危」,所以大多數人都具有一種毀滅的傾向,人心所含有的佔有、支配、嫉妒、憤恨、抱怨、不滿、懷疑……都蘊含著破壞、毀滅的傾向。人的自我我欲,對欲的追求,不僅會迷失,也會走上毀滅之途。
今天的社會,其所以會這麼混亂,正反映出人慾的泛濫、橫流。私慾的泛濫,正由於大多數人不肯守分;不耕耘只要收穫,不努力只想成功,不付出硬要獲得,所以才形成今日社會的險象橫生,這樣下去,豈不人人自危,這不是「人心唯危」的自我毀滅傾向是什麼?
2、道家的修養中有言道: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即做事謹言慎行,修道貴在無(微的意思是無)心無我。佛教修身術更是推崇無,講求心無住無留。人如果無我,便能無礙,無傷。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是什麼意思?
2樓:親愛的郡愛生活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個字便是儒學乃至中國文化傳統中著名的「十六字心傳」。古文《尚書·大禹謨》中有記載,《荀子·解蔽篇》中也有類似的引注,稱:
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
據傳,這十六個字源於堯舜禹禪讓的故事。當堯把帝位傳給舜以及舜把帝位傳給禹的時候,所託付的是天下與百姓的重任,是華夏文明的火種;而諄諄囑咐代代相傳的便是以「心」為主題的這十六個漢字。可見其中寓意深刻,意義非凡。
這是中華十六字心決。含有所有中國治國世間法和修行出世間法得總綱。是說給悟道的人聽的,助其護國安民,和修已成道。
歷史上很多聖賢君主和名人,是悟道修行之人。所以能人天感應,國泰民安。同時幫助有根性的善良人悟道成道。
和打磨出治國安邦之才利益天下。
悟道的人,才可以真正修道,然後可以洞察天下眾生心,惟能使人心安定,不出現危難的後果。第一句就涵蓋無窮治天下妙法,不是幾句話能全部一一闡述。唯有悟道之人。
才可真正開始修道。微一字真空妙有。非文字強行解釋一相。
惟精惟一中精一字,都是證得無為法的修行人才可以用好,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區別。是世間法把控的程度。一這個字,道德經裡有闡述道生一,指的就是這個一,修行自己真心本性迴歸方面的。
允執厥中是具體指導世間治天下和修行自己的具體方法。
也是悟道後修證無為法的人,才可以學習和修證。慢慢學習運用。
原文出處
出自於《尚書·虞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引申分析
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亦有:「故《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
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盤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鬒眉而察理矣。微風過之,湛濁動乎下,清明亂於上,則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心亦如是矣。」
以上內容參考 百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出自何處?
3樓:網友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四句通讀,其涵義為:人心險惡莫測,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們要真誠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變、不變換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出自於《尚書·虞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據傳,這十六個字源於堯舜禹。
禪讓的故事。當堯把帝位傳給舜以及舜把帝位傳給禹的時候,所託付的是天下與百姓的重任,是華夏文明。
的火種;而諄諄囑咐代代相傳的便是以「心」為主題陪清物的這十六個漢字。可見其中寓意深刻,意義非凡。
4樓:網友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出自」尚書」。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出自**?
5樓:憶安顏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四句通讀,其涵義為:人心險惡莫測,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們冊衡要真誠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變、不變換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出自於《尚書·虞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據傳,這十六個字源於堯舜禹禪讓的故事。當堯把帝位傳給舜以及舜把帝位傳給禹的時候,所託付的是天下與百姓的重任,是華夏文明的火種;而諄諄囑咐代代相傳的便是以「心」為主題的這十六個漢字。可見其中寓意深刻,意義非凡。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是什麼意思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直譯 人心難易其詭,道心難得其真,求真總須精純專一,治世貴在守中固善。意譯 人心是危險難測的,道心是幽微難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誠懇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國家。惟 語助,無實義。危 凶險。道心 指倫理道德的準則。微 精微。精 精心。允 真誠。厥j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