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將一晝夜分為哪十二個時辰?它們與時代的時間如何對應?

時間 2025-06-01 06:10:18

1樓:紫忠忻酉

古代乙個時或扮辰為現在的兩小時。

古人將一晝夜冊團宴分為州銀十二個時辰,分別對應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3:00後到凌晨1:00前為子時,1:00後到3:00前為丑時……依此類推。

以上請參考。

2樓:駱淑蘭戈子

分為十二個時辰。子。下午。

時正至上午。

時正)鼠閉粗拆。

鼠在這時間最躍。醜。上午。

時正至上午。

時正)牛。牛在這時候吃完草,準備耕田。寅。上午。

時正至上午。

時正)虎。老虎在此時最猛。卯。上午。

時正至上午。

時正。兔。月亮又稱玉兔,在這段時間還在天上。辰。上午。

時正至上午。

時正)龍。相傳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巳。上午。

時正至上午11時正)

蛇。在這時候隱蔽在草叢中。

午。上午11時正至下午。

時正)馬。這時候太陽最猛烈,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未。下午。

時正至下午。

時正。羊。羊轎棗在這段時間吃草。申。下午。

時正至下午。

時正)猴。猴子喜歡在這時候啼叫。酉。下午。

時正至下午凳巖。

時正)雞。雞於傍晚開始歸巢。戌。下午。

時正至下午。

時正。狗。狗開始守門口。亥。下午。

時正至下午。

時正)豬。夜深時分豬正在熟睡。

3樓:睦秀榮鄞溪

點為子時,1-3

點為丑時,3-5

點為寅時,5-7

點為逗數卯時,7-9

點為辰時,9-11

點為巳時,11-13

點為午時,13-15

點為未時,15-17

點為申磨指鄭時,17-19

點為酉時,19-21

點為戌瞎頌時,21-23

點為亥時。

4樓:都桂花黎姬

點為子時,1-3

點為丑時,3-5

點為寅時,5-7

點信虛為卯時,7-9

點滑羨燃為辰時,9-11

點為巳時,11-13

點為午時,13-15

點為未時,15-17

點為申時,17-19

點為酉時,19-21

點為戌時,派臘。

點為亥時。古人的智慧太神奇了。

5樓:輝蘭箕羅

點為子時,1-3

點為醜肆坦時,3-5

點為裂蔽桐寅時,5-7

點為卯時,7-9

點為辰時,9-11

點為巳時,並滾。

點為午時,13-15

點為未時,15-17

點為申時,17-19

點為酉時,19-21

點為戌時,21-23

點為亥時。是啊。

中國古代一晝夜分為幾個時辰?

6樓:生活常識愛分享

1、子時(23時至01時)

2、丑時(01時至03時)

3、寅時(03時至05時)

4、卯時(05時至07時)

5、辰時(07時至09時)

6、巳時(09 時至11時)

7、午時(11時至13時)

8、未時(13時至15時)

9、申時(15時至17時)

10、酉時(17時至19時)

11、戌時(19時至21時)

12、亥時(21時至23時)

7樓:網友

中國古代一晝夜分為幾個時辰,晝夜指白天和黑夜,按現在計算一天24小時,每兩小時為乙個時辰。

具體如下:子時:(23:

00:00時至0:59:

59時)丑時:(1:00:

00時至2:59:59時)寅時:

3:00:00時至4:

59:59時)卯時:(5:

00:00時至6:59:

59時)辰時:(7:00:

00時至8:59:59時)巳時:

9:00:00時至10:

59:59時)午時:(11:

00:00時至12:59:

59時)未時:(13:00:

00時至14:59:59時)申時:

15:00:00時至16:

59:59時)酉時:(17:

00:00時至18:59:

59時)戌時:(19:00:

00時至20:59:59時)亥時:

21:00:00時至22:

59:59時)

中國古代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指是哪幾個時辰?!

8樓:晨林夕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乙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公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中國古代十二時辰對應的現代幾點鐘?

9樓:船帆煇

子時】又叫子夜,它對應現代晚上11點到1點,古人這個時候早就睡覺,不會像我們現代還在熬夜。

丑時】叫做雞鳴, 它對應現代晚上1點到3點。

寅時】又稱黎散脊明,它對應現代晚上3點到5點。這個時間段就是快要天亮的時間,如果想要看日出的話,就要在這個時間段裡起床。

卯時】又名破曉,它對應現代晚上5點到7點。破曉顧名思義就是太陽剛剛衝慎滲出來的孝段時候,也就是天亮了。

中國古代十二時辰,分別對應現在幾點鐘?

辰時】被叫做食時,它對應現代晚上7點到9點。這個時間段就是古人吃早飯的時間,其實和現在吃早餐的時間很相近,這個時間進食最為合適。古代人一般就是兩餐制,所以這個點吃早飯很合適。

巳時】又稱隅中,它對應現代晚上9點到11點。這個時間接近中午。

中國古代十二時辰,分別對應現在幾點鐘?

午時】叫做正午,它對應現代晚上11點到13點。在電視劇集中時常出現的午時三刻,就是對應著這個時間。因為太陽處於最中間的位置,最熱也是陽氣最為集中的時候。

乙個小時有4刻,一刻大概在分鐘,粗略等於15分鐘,午時三刻就是中午11時 分。

未時】又名日跌,它對應現代13點至15點。 日跌,也就是太陽要下山的時候了。

中國古代十二時辰,分別對應現在幾點鐘?

申時】叫做夕食等,它對應現代15點至17點。這就是晚飯的時間。很喜歡古人以吃飯的時間來命名時辰,非常的貼切合適。

酉時】就是傍晚,它對應現代17點至19點。在這個時間裡意味著太陽落山了。

中國古代十二時辰,分別對應現在幾點鐘?

戌時】叫做黃昏,它對應現代19點至21點。看到這裡就會想起一句詩詞,「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個時候就是去看夕陽最好的時候了。

亥時】叫做人定,它對應現代21點至23點。這就是大家該睡覺時間了,人們都安定下來,所以9點到11點是最佳的睡覺時間,古人對時間的把控也是非常完善的。古代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繼承和保留正確的就很好。

子夜為何時?古人將夜晚劃分為幾個時段…

10樓:漢匠文化

古人將一夜劃分為五更,每更等於乙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晚上7時稱為定更,又稱起更;9時稱為二更;11時稱為三更,俗語「三更半夜」或說「子夜」指的就是這個時辰;次日凌晨1時稱為四更;3時稱為五更;5時稱為亮更,也就是天亮的意思。

紀時法】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

1)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時、日入、黃昏、人定。

2)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古天色紀時、地支紀時與今序數紀時對應關係見附表。

天色紀時 地支紀時 現化紀時。

夜半 子 23-1點。

雞鳴 醜 1-3點。

平旦 寅 3-5點。

日出 卯 5-7點。

食時 辰 7-9點。

隅中 巳 9-11點。

日中 午 11-13點。

日昳 未 13-15點。

晡時 申 15-17點。

日入 酉 17-19點。

黃昏 戌 19-21點。

人定 亥 21-23點。

天色法與地支法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兩種紀時方法。如《孔雀東南飛》:「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雞鳴,雪止……,晡時,門壞。

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別稱。

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時困至戌時。」《景陽岡》:

可教往來客人於巳、午、未三個時辰過岡。」《祭妹文》:「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群英會蔣幹中計》:「從巳時直殺到未時。」

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如《孔雀東南飛》:「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

群英會蔣幹中計》:「伏枕聽時,軍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

四鼓,恕至城下,無一人知者。」《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

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夜間時辰:黃昏 人定 夜半 雞鳴 平旦。

五 更: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五 鼓:一鼓 二鼓 三鼓 四鼓 五鼓。

五 夜:甲夜 乙夜 丙夜 丁夜 戊夜。

古代乙個時辰相當於現在幾小時

11樓:愛上匆匆那年的你

古代乙個時辰相當於現在兩個小時。

時辰是中國傳統計時單位。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乙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起算,半夜十一點到一點是子時,中午十一點到一點是午時。

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相傳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讀音:

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一晝夜時針分鐘幾次重合,一晝夜時針分鐘幾次重合

分針每分鐘走6度,時針每分鐘走0.5度 設經過x分鐘他們重合,得,6 0.5 x 30x 60 11,下一次重合時是1點5又5 11分。分針與時針重合時的時間的規律 這個問題是追趕問題,第2次重合,分針需要多走60度,方程為 6 0.5 x 60,x 120 11 10又10 11,即2點10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