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的原文?
1樓:白衣小雪
城西門前灩預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西來。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
竹枝詞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唐代把民歌變成文人的詩體,對後代影響很大。竹枝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由於社會歷史變遷及作者個人思想情調的影響,其作品大體可分為三種型別:
一類是由文人蒐集整理儲存下來的民間歌謠;二類是由文人吸收、融會竹枝詞歌謠的精華而創作出有濃郁民歌色彩的詩體;三類是借竹枝詞格調而寫出的七言絕句,這一類文人氣較濃,仍冠以「竹枝詞」。
2樓:網友
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一)賞析。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陌上動鄉情。
竹枝詞,是一種詩體。這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主要因四川乃熊貓之故鄉,竹子甚多)民歌中的《竹枝》,流傳年代古老,白居易詩中有:
幽咽新蘆管,淒涼古竹枝」。從民歌演化為文人詩體,一般認為是從唐代劉禹錫開始的。劉於長慶二年(八八二年)任夔州刺史時,這年春正月來到建平(今巫山縣)見到民間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邊唱邊舞,以「曲多為賢」。
帶有賽歌的性質。他由此受到啟發,就仿效屈原作「九歌」的方式,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颺之」。實際是為當時民間的竹枝詞歌舞作的新詞。
他的新詞具有鮮明的民間歌謠格調,又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所以在民間得到廣泛流傳。當時的白居易、李涉以及其後的皇甫松、孫光憲等都寫過竹枝詞。
劉禹錫把民歌變成文人的詩體,對後代影響很大。宋代黃庭堅稱讚劉的竹枝詞說:「劉夢得竹枝歌九章,詞意高妙,元和間誠可以獨步,道風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
蘇軾也很讚賞,當黃庭堅向蘇吟讀劉禹錫九首中的第一首,即:「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蘇軾嘆道:「此奔軼絕塵、不可追也」。(見黃庭堅《跋劉夢得竹枝詞》)。
宋代不少文人寫竹枝詞,除蘇軾、黃庭堅外、還有蘇轍、楊萬里、范成大、汪元量等,都有成名之作。
補充: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3樓:網友
【竹枝詞】劉禹錫。
其一。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情。
其二。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竹枝詞這首詩全文
4樓:網友
竹枝詞(7首)
竹枝詞》- 鄭燮 - 清。
竹枝詞·十首選二》- 方文 - 清。
竹枝詞》- 方文 - 清。
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劉禹錫 - 唐。
竹枝詞·荊門灘急水潺潺》- 李涉 - 唐。
竹枝詞·十二峰頭秋草荒》- 何景明 - 明。
竹枝詞》- 袁巨集道 - 明。
竹枝詞。[ 清 ] 鄭燮。
原文。水流曲曲樹重重,樹裡春山一兩峰。
茅屋深藏人不見,數聲雞犬夕陽中。
竹枝詞。[ 清 ] 方文。
原文。春水新添幾尺波,泛舟小婦解吳歌。
笑指儂如江上月,團圓時少缺時多。
竹枝詞。[ 明 ] 袁巨集道。
原文。雪裡山茶取次紅,白頭孀婦哭青風。
自從貂虎橫行後,十室金錢九室空。
5樓:琴棲榣山
竹枝詞。城西門前灩預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西來。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
大營城裡麥苗齊,飲馬池邊野雉啼。
連日南風春意足,豆花香到板橋西。
6樓:來自盤山有領導力的洋紫荊
是霍********接**的貨發貨。
7樓:0澤國a網盤
《竹枝詞》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作,是他仿效民間歌謠的作品。
竹枝詞》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首詩摹擬民間情歌的手法,寫一位初戀少女聽到情人的歌聲時乍疑乍喜的複雜心情。
首句「楊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興。這是乙個春風和煦的日子,江邊楊柳依依,柳條輕拂著水面;江中流水平緩,水平如鏡。
次句「聞郎江上唱歌聲」敘事。在這動人情思的環境中,這位少女忽然聽到了江面上飄來的聲聲小夥子的歌聲。這歌聲就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江水,濺起一圈圈漣漪一般,牽動了姑娘的感情波瀾。
三、四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寫姑娘聽到歌聲後的心理活動。她心中早就愛上了這個小夥子,但對方還沒有明確表態。今天從他的歌聲中多少聽出了點情意,於是她覺得:
這個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氣一樣,說它是晴天吧,西邊卻下著雨;說它是雨天吧,東邊卻又出著太陽。「道是無晴卻有晴」一句,詩人用諧音雙關的手法,把天「晴」和愛「情」這兩件不相關的事物巧妙地聯絡起來,表現出初戀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這首詩語言平易,詩意清新,情調淳樸,歷來受到讀者喜愛。
竹枝詞全詩及解釋
8樓:阿沾愛旅遊
全詩: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譯文:楊柳青青江水寬又平,聽見情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出自:《竹枝詞》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
黃庭堅 竹枝詞二首
9樓:匿名使用者
塞上柳枝且莫歌,夔州竹枝奈愁何。
虛心相待莫相誤,歲寒望君一來過。
黃庭堅簡介。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
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
竹枝詞古詩,《竹枝詞》古詩的原文是什麼?
唐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大意 江邊楊柳,樹葉青青,江水平緩地流動,一葉輕舟在江上行駛。岸上少女忽然聽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她從歌聲獲得的印象是,對方雖沒有更明確的表示,卻似乎有些情意。這真好象黃梅季節晴雨不定的天氣,說是晴天吧,西邊還下著雨 說...
竹枝詞古詩,古詩 竹枝詞的意思
竹枝詞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唐代劉禹錫把民歌變成文人的詩體,對後代影響很大。竹枝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由於社會歷史變遷及作者個人思想情調的影響,其作品大體可分為三種型別 一類是由文人蒐集整理儲存下來的民間歌謠 二類是由文人吸收 融會竹枝詞歌謠的精華而創作出有濃郁民歌色彩的詩歌 ...
竹枝詞究竟是詞還是詩,竹枝詞古詩的意思 竹枝詞古詩是什麼意思
是詩。唐代劉禹錫作為把賨人民歌變成詩體的文人,對後代影響很大。竹枝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由於社會歷史變遷及作者個人思想情調的影響,其作品大體可分為三種型別 一類是由文人蒐集整理儲存下來的民間歌謠 二類是由文人吸收 融會竹枝詞歌謠的精華而創作出有濃郁民歌色彩的詩歌 三類是借竹枝詞格調而寫出的七言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