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子書中從反面論述並勸誡兒子戒驕戒躁的句子?

時間 2025-06-21 01:05:17

1樓:成利域雨呀

誡子書》的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

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在《誡子書》彎慎中,諸葛亮。

教育兒子說,「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意思是說,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埋手敬幹;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薯蘆成功。

2樓:我是掃碼方

兒子伯禽:貴為君王者,更應謙虛謹慎、昌悄態戒驕戒躁,乃至精神內斂,重才不露,大智首句成王封伯禽於魯,交代耐源周公誡子的目的,突顯運茄誡子之必要性。

3樓:真不錯學長

不要生氣,不要生氣,生氣給自己添脾氣。

《誡子書》這篇文章中能表現「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4樓:網友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出自: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誡子書》

原句: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窮困的破舍裡,到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5樓:網友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6樓:網友

險躁則不能勵精影慢則不能置信。

誡子書中反面勸誡兒子勤學勵志的句子是?

7樓:夜弦

《誡子書》的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

在《誡子書》中,諸葛亮教育兒子說,「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意思是說,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

誡子書表達了作者對兒子怎樣殷切的希望?

8樓:暮靜雨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

在這裡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用現代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的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誡子書的閱讀答案

9樓:唯一愛你武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1、指出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及意義。

1)靜以修身:

2)非學無以廣才:

2、文中常被人們引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兩句話是「……作為新世紀的莘莘學子,應當1.用作連詞。才能。的意思。

2.用作介詞。憑藉,依據的意思。

3.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所謂「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是一種精神境界,「靜」意味著一種孤獨,對於孤獨的承受是乙個人的精神的考驗,縱觀歷史,大部分有成就的人都經歷過這樣的考驗!!!而對於孤獨的體驗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而在此對於人生重大問題的思考可能會上乙個臺階,但大部分人可能會在這樣的情況下消沉下去(關於這方面我建議你看看關於***三起三落時的有關文章,以及文革時期有關報道,孟母三遷則也是源於此)。而對於儉以養德,則也是修身養性的一種辦法,德行的提高在於對於自身的約束,而「儉」則是對於自身的一種約束,對於德的修養則無疑是有好處的!!

如何做?請談談自己的理解。

10樓:網友

1、本文的主要內容?

答:寫了諸葛亮希望兒子需要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學有所成。

2 、作者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麼?

答:諸葛亮寫這封家書用意是告誡兒子要注意珍惜光陰,勉勵他刻苦學習。

3、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請寫出這兩句話?

答:非澹薄(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4、誡子書從哪兩個方面論述?

答: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立功與立德。

5、本文作者就哪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從這幾個方面又是怎樣論述的?

答:非澹泊(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1樓:請問餓讓她雨

諸葛亮希望兒子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學有所成!

誡子書通假字,《誡子書》中的一詞多義 通假字 古今異義分別是哪些?

誡子書哪來的通假字 誡子書 中的一詞多義 通假字 古今異義分別是哪些?誡子書 中的一詞多義 通假字 古今異義 一詞多義 1以 連詞來,表源示後者是前者的目的 以 連詞,因為 2行 操守,品德 行 走路 3成 達到,成就 成 成為,變成 古今異義 1慢 古義 懈怠 今義 速度緩慢 2治 古義 修養 今...

誡子書中的去是什麼意思?

誡子書 中的 年與時辭,意與日去 的意思是 年華隨時光消逝,意志一天天的失去。這裡的 去 是逝去和消磨的意思。對的意思。1.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跟 來 相對 路。向。從成都 重慶。他 了三天,還沒回來。2.離開 國。世。職。留兩便。3.失去 失掉 大勢已 4.除去 除掉 病。火。皮。這句話 幾個字就...

《誡子書》中表現「躁」的危害句子是

以慢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誡子書 這篇文章中能表現 躁 的危害的句子是?年與時馳,意與日去。出自 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 誡子書 原句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譯文 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 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