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琪琪琪琪琪琪
因為每次都陰差陽錯的錯過了。
杜甫是李白的粉絲嗎?
2樓:木永
杜甫和李白,這兩個男人,似乎不用過多介紹了,然而穿越千年後的今天,我們總會有乙個疑惑揮之不去,那就是這兩個男人之間的關係,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那一年,李白四十四,杜甫三十三,差了十一歲。乙個已經是中年人,乙個還算是小夥子。當然,關於李白放到現在,絕對是網紅大v,他用的東西絕對是名牌,而且座位肯定也是vip。
也許你還記得,這些都是杜甫寫的:
然而,相信你也讀了李白寫的《贈汪倫》。所以,李白和杜甫的關係,足夠讓我們腦補出無數個版本的長篇、中篇還有短篇**,主線是:虐戀情深緣淺。
與其說他們兩個是朋友,不如說在那悠悠歲月,杜甫像是乙個毛頭小子,追逐著自己的偶像。李白大火大熱的時候,杜甫正在默默無聞、無人問津。
論到杜甫的發跡,大約說是他的父親是一位伯樂,在他七歲就發現此人才華驚人。逢人就誇我家杜甫7歲能做詩。從此,杜甫對自己的未來特別有信心!
可是,24歲的他信心滿滿到洛陽參加科舉考試,不料落選。如果說那會的大佬們開通了朋友圈,那麼,杜甫還是乙個只會為各路行家們點讚的楞頭小子。
如果歷史上沒有唐玄宗,不曾有這位神助攻,那麼,這兩個人只能乙個向左、乙個向右。他們相遇了,33歲的杜甫見到了自己的偶像———44歲的李白。
於是,他們從秋天玩到春天,又玩到了秋天,兩個人的基情友誼迅速公升溫。比如:
醉眠秋空被,攜手日同行。——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李白終於公開寫詩回應:杜甫你這傢伙太瘦了!原句是: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李白《戲贈杜甫》
事實上,李白是大忙人, 他紅著呢,忙著約汪倫,約孟浩然,約王昌齡…杜甫每次寫完詩,都只好默默寫詩@李白。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夢李白二首》
幾乎所有誇讚李白的名句,都是杜甫寫下的。如果說他們的感情是由萍水相逢到惺惺相惜,似乎又太過於戲劇化。客觀地說,這是一段文人之間的詩詞會友的故事,不過,足以看出杜甫絕對是一枚好粉絲,但是李白還是那麼瀟灑,他的朋友太多了,至於杜甫,對他也許只是一時間的煙火罷了。
3樓:你看那朵白雲
並不是,杜甫對李白只是欣賞而已,兩人是朋友,談不上腦殘粉,你想想如果你是你朋友的腦殘粉,或者你朋友是你腦殘粉,不尷尬嗎?
杜甫可是要和李白「重與細**」的,把他當成乙個可以坐而論道,平起平坐的朋友,怎麼可能是他腦殘粉?
再有,如果杜甫真的是李白腦殘粉,那應該學習他,然而實際上完全沒有,他一直堅持自我,創造出和李白完全不同的體系詩歌風格,為人處事也和李白的放曠任情完全不同。
杜甫之所以寫那麼多詩歌來誇李白,其中除了對李白才氣的真心讚賞,也不乏對自己的自況,很多寫李白的話,何嘗不是寫他自己呢?比如「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悴。」等。
還有就是李白也回過杜甫起碼3首詩,李白本就不是個喜歡給朋友寫詩的人,給杜甫3首,已經不能不說很重視了,何況當時交通不便,很多杜甫詩歌根本沒能傳到李白手裡,他既然不知道,怎麼給杜甫回詩?而且千年來李白的詩歌散失的不少,說不定很多寫給杜甫的詩歌已經遺落在歷史裡了呢。
4樓:新人文視界
杜甫是李白的粉絲?馬未都:他們不是兄弟嗎?
在西方,李白的粉絲為什麼沒有杜甫多?
5樓:網友
二、李杜二人所處時代環境不同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國家安定,海晏河清,除了手法難以複製外,李白詩篇展現出的氣勢磅礴很大程度是仰仗於盛唐的興盛,雖然這個時代同樣會經歷挫折,但依舊克服的了。李白豁達大度的心胸是後世難以效仿的。
6樓:網友
因為西方人讀不懂李白,不會明白李白詩中透露出的灑脫飄逸,也感受不到那股驕傲和霸氣,這就是獨特的中國文化。
7樓:阿木子香
因為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外國的朋友們理解不了李白詩詞中的一些比喻。
8樓:喵聲四起
杜甫代表著中國士大夫的悲天憫人,心繫天下的氣魄與胸懷。可是於內心深處總是不忍,如同對梵谷的心疼。能夠完全挖掘出人們對悲劇的共情,從而跨越國度與異鄉人做著穿越時空的交流。
李白為什麼很少給頭號粉絲杜甫回詩
9樓:完美假知己
杜甫有多首贈李白的詩,但李白卻只有一首《贈汪倫》。李白成了「負心漢」,事實真是這樣嗎?
其實李白與杜甫是有相互贈詩的。就流傳到今天的資料來看,杜甫贈李白的詩有十幾首,李白贈杜甫的詩「起碼明確的有三首,疑似的有一首」。
唐玄宗天寶三年(西元744年)至天寶四年(西元745年)間,李白與杜甫相遇並同遊。記者梳理李杜間贈詩發現,現存的李白贈杜甫之詩都創作於這一時期,同時杜甫在這時期也有詩作贈與李白。
這期間,李杜兩人互有贈詩往來,傳世至今的、這兩年間的二人互贈詩作數量也大體相當。這以後,杜甫仍有贈李白詩作,卻並無李白回贈的詩作傳世。
10樓:宇文無顧
說的好像你們愛豆會給你私信一樣
李白和杜甫,高分,李白與杜甫的比較
李白 701年 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 謫仙人 賀知章評李白,李白亦自詡 被後人稱為 詩仙 與杜甫並稱為 李杜 身長七尺有餘 約1.83米 漢族,生於安西都護府碎葉城 一說生於四川江油青蓮鄉 4歲遷居四川綿州昌隆縣 今四川省江油市,這種說法以郭沫若為代表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
李白與杜甫是否是時代的人,李白與杜甫是否是一個時代的人?
李白和杜甫是我國歷史上兩位最偉大的詩人,他們生活的時代是唐朝由全盛到逐步衰退的時期。坎坷的生涯和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們有了共同的語言。天寶三年 公元744年 杜甫在洛陽。那年三月,李白離開朝廷,四月途經洛陽,兩位詩人相見。爾後同往開封 商丘遊歷,次年他們又同遊山東,賦詩作歌 親同手足。李 杜互相寫的...
李白和杜甫的區別,李白與杜甫的比較
李白年齡比杜甫大 李白詩風浪漫 杜甫是現實主義的 李白給我們現在人的印象是白長衫飄飄的中年人,杜甫則是一個好瘦的老頭李白較杜甫有錢 林黛玉與薛寶釵 王蒙先生說過一句話 如果你的女兒是林黛玉式的性格,她非倒黴不可 如果是薛寶釵式的性格,那她可以有光明的前途。縱觀 紅樓夢 林黛玉帶給人的是一種詩人般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