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橫江詞六首》原文及翻譯賞析

時間 2025-07-23 11:55:21

橫江詞 李白

1樓:網友

橫江詞其一。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於瓦官閣。

橫江詞其二。

海潮南去過潯陽。

牛渚由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

一水牽愁萬里長。

橫江詞其三。

橫江西望阻西秦,漢水東連揚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愁殺峭帆人。

橫江詞其四。

海神來過惡風回。

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

濤似連山噴雪來。

橫江詞其五。

橫江館前津吏迎。

向餘東指海雲生。

郎今欲渡緣何事。

如此風波不可行。

橫江詞其六。

月暈天風霧不開。

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

公無渡河歸去來。

橫江詞六首的作者、簡介、譯文、註釋

2樓:菀桐老師

簡介: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李白的詩橫江

3樓:極速香香

橫江詞六首。

其一】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

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於瓦官閣。

其二】海潮南去過潯陽,牛渚由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

其三】橫江西望阻西秦,漢水東連揚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愁殺峭帆人。

其四】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其五】橫江館前津吏迎,向餘東指海雲生。

郎今欲渡緣何事?如此風波不可行!

其六】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

對於這組詩創作背景的看法,學界還沒有取得一致意見。上海復旦大學及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先後出版的《李白詩選》,均據此詩中「郎今欲渡緣何事」一語,認為「郎」乃古時對年輕男子的稱呼,因此推定此詩乃西元726年(開元十四年)李白初出蜀時所寫。李協民則認為這組詩是西元742年(天寶元年)秋李白由南陵奉詔赴京途中所作,詩中「顯示當時李白初受玄宗信任,急欲上到西秦為玄宗效力,大展巨集圖」,而「白浪如山」的橫江,卻阻擋了去「西秦」的道路,可望而不可及,最急人,詩人把急切欲渡的心情寫到了十二萬分。

而黃錫圭《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將此詩繫於西元755年(天寶十四年),地點在當塗採石戍之橫江館前;何慶善也認為這組詩是「安史之亂爆發前夕的天寶十四年秋」所作,詩中的橫江風波象徵著「黑暗腐朽的政治局面」、「岌岌可危的國家命運」,寄寓著「大亂將興、大禍將起、迫在眉睫的危急形勢」。安旗先生則認為這組詩是西元753年(天寶十二載)秋天,李白由幽州歸來南下宣城途中經橫江浦時所作,認為橫江風浪象徵安祿山行將叛亂,寄寓著詩人對唐王朝危急形勢的憂慮。

李白的橫江詞六首中的橫江的惡表現在哪些地方

4樓:網友

這六首詩主要是寫橫江的地勢險峻,氣候多變,長江風浪大且惡。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別人都說橫江好,而我卻說橫江不好那「惡」在什麼地方呢?「一風三日吹倒山一作猛風吹倒天門山,白浪高於瓦官閣。」原來是橫江的狂風惡浪。

風波惡」,是指世事險惡,人心難測,所以才會有乙個「愁」字了得。

《塞下曲》唐李白六首由哪六首,塞下曲六首其一 作者李白的怎麼翻譯

港口河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塞下曲六首 其一 內容 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賞析 塞下曲 出於漢樂府 出塞 入塞 等曲 屬 橫吹曲 為唐代新樂府題,歌辭多寫邊塞軍旅生活。李白所作共六首,此其第一首。作者天才豪縱,作為律詩亦逸氣凌雲,...

塞下曲六首其一作者李白的怎麼翻譯

太山一毫芒 塞下曲六首其一 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翻譯 五月的天山仍在降雪,沒有花朵只有寒冷。笛聲中響起了 折柳 的旋律,春天的景色卻從未看到。早晨隨著戰鼓出擊,夜晚懷抱著馬鞍睡去。只願手持著腰中的寶劍,直接為國殺敵掃滅敵人。樓主 ...

李商隱《無題六首其三》,李商隱《無題》六首。

呵呵你好你好。h f yu y 在於他的人生軌跡和軌跡中午的不同而有所期待才知道你有物件為 李商隱 無題 六首。李白 三五七言詩 李商隱 無題六首其三 李白 三五七言 一 秋風詞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