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紗 周邦彥 賞析
1樓:匿名使用者
浣溪沙 周邦彥【賞析】 浣溪沙 周邦彥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註釋】1. 碧:指碧空,蔚藍的天空。
2. 天涯:很遠的地方。
3. 堂下:屋前。
4. 林表:林梢,也就是樹的末端。
翻譯】我登上樓來,只見清朗的藍空,像天幕一樣,高高的垂掛在四周。樓的前方,一片碧綠草原,綿綿無盡,彷彿要蔓延到天邊。離鄉的人啊,勸你別登上樓的最高層;美麗的風光最容易叫人觸景生情呵!
瞧,新春時候才發出的嫩筍,幾時都長成了屋前濃密高大的竹?而昨兒盛放的花兒,幾時又已凋落滿地?那片片的花瓣都叫燕兒和著泥土銜上屋樑,搭築他們的窩巢了。
唉!時光飛逝,我卻仍作客異鄉,教我如何再忍心去聽那林梢杜鵑「不如歸去」的哀啼?
詞的故事】雖說有國色天香的美人李師師長伴左右,周邦彥想家仍是想得厲害啊!—親情原來就是人類最自然,最原始的一種感情。你看他,「蘇幕遮」的荷塘景色,讓他心疼:
浣溪沙」的晴天碧草,更叫他心泣。再吟唱一回「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一字一句都要人落淚呢!杜鵑的故事,被人說了千百遍。
據說是古時候蜀國的乙個好國王死了,魂兒化成了乙隻杜鵑鳥。他想念他的百姓,日夜啼叫著:「不如歸去!
不如歸去!」最後竟然啼出了血,灑滿大地,化作一朵一朵斑斑斕斕的杜鵑花。燕子也有它動人的故事。
有一種燕,叫做金絲雀,它嘔心瀝血的吐進口中的唾液,為小燕兒築起乙個溫暖、牢固的家,叫做「燕窩」。筍已成竹,花已成巢,燕兒忙造窩,杜鵑催人歸;周邦彥,何時才能回家鄉?
2樓:匿名使用者
水漲魚天拍柳橋,雲鳩拖雨過江皋。一番春信入東郊。
閒碾鳳團消短夢,靜看燕子壘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春來漲潮,魚遊於水,如翔於天,拍打著柳橋而已。
雲鳩形容墨雲行雨,其色如鳩。這又是乙個妙手偶得的好辭。上句寫春水空明,此句寫春江煙雨,一陰一晴,陰晴不定,正是春天的特徵之一。
春從東來,東郊先得春信。這又是詞人下筆極細緻有味之處。下片二句,詞境從江郊轉為室內。
閒碾鳳團消短夢,靜看燕子壘新巢。」上句寫自己沏茶。鳳團是宋時一種名茶。
春日人常渴睡,短夢也是常有的。飲茶之意,在破睡提神。句首雖下乙個「閒」字,語似不經意,實則方才一餉短夢,竟大有難以遣除了卻之愁,故須飲茶以消其乙份夢後的惘然。
下句寫燕子壘巢。燕子不辭辛苦飛來飛去,一次又一次銜泥而來,眼看著就漸漸營造了新巢。燕子極忙,詞人則靜。
句首乙個「靜」字,暗示的實是詞人並不平靜的心緒。大好時光白白流逝而不能有所作為的悲哀,隱約見於此二句之言外。結句轉為室外。
時光流轉,不知覺間,日影又已移上花梢。句首乙個「又」字,則日日空對春光之意亦隱然可見。挽合下片三句首字所下之「閒」字、「靜」字、「又」字,詞人心頭不忍時光白白流逝的愁怨不難體味。
這種淡淡的哀怨,實是一種普遍的人生情緒。而詞中表現得極精微、含蓄。
求 《浣溪沙》 周邦彥 的 翻譯。。
3樓:向無力
浣溪沙[宋]周邦彥。
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
譯文晴空萬里,我登上楊柳掩映的高樓,眺望一片芳草綠到天邊。勸你不要登上高樓的頂點,因為此時登高懷遠,最是傷懷。
堂下的新筍已長成竹子,落花已碾成塵土作了燕子築巢的新泥。此時再怎忍心聽那林梢上傳來杜鵑的的啼叫呢?
4樓:閱記好花千萬樹
浣溪沙宋代。 周邦彥。
雨過殘紅溼未飛,疏籬一帶透斜暉。遊蜂釀蜜竊春歸。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篝盡日水沉微。一春須有憶人時。
譯文雨後幾朵殘花還溼漉漉地掛在枝頭,沒有隨風飛散凋落。一帶疏籬,透進星星點點的斜暉。那些竊香釀蜜的蜂兒遊蕩夠了,都忙著回窠了。
房屋中空寂無人,只有窗外的竹樹在晚風中搖擺。薰衣的香篝裡,水沉的香氣經過一整天,已經變得很稀薄了。屋中主人在整個春天中總有懷人的時候吧!
求 《浣溪沙》 周邦彥 的 翻譯。。
5樓:誓言送粉
浣溪沙。宋代。 周邦彥。
雨過殘紅溼未飛,疏籬一帶透斜暉。遊蜂釀蜜竊春歸。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篝盡日水沉微。一春須有憶人時。
譯文。雨後幾朵殘花還溼漉漉地掛在枝頭,沒有隨風飛散凋落。一帶疏籬,透進星星點點的斜暉。
那些竊香釀蜜的蜂兒遊蕩夠了,都汪喊忙著回窠了。房屋中空寂州陵絕無人,只有窗外的竹樹在晚風中搖擺。薰衣的香篝裡,水沉的香氣冊姿經過一整天,已經變得很稀薄了。
屋中主人在整個春天中總有懷人的時候吧!
周邦彥浣溪沙全詞抒發了什麼情感?
6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
這首小令是即景抒懷之作,從結句看,所抒寫的當是鄉情。
小令不比慢詞,沒有鋪敘,作者複雜的感情,起伏變化的心態,都必須壓縮在不長的篇幅裡。因此,語言必須凝鍊集中而又深沉蘊藉,才具有感人的力量,這首小令就有這個特點。
作者的立足點是樓上,從樓上看四周,乙個廣闊的立體空間盡收眼底。因為是晴天,沒有浮雲障目,極目遠眺,晴朗高曠的碧天,與四周的曠野一同延伸到遙遠的地方,無邊無際,分不出**是天,**是地,渾然一碧,似乎融進了無限浩渺的碧色海洋裡,境界開闊。
蘇幕遮周邦彥,周邦彥《蘇幕遮》全文
1.這詞以寫雨後風荷為中心,由此而引入故鄉歸夢。作者面對著象徵江南陂塘風色的荷花,很自然地會鉤起鄉心,詞的結尾用 小輯輕舟,夢入芙蓉浦 古人也稱荷花為芙蓉 綰合,上下片聯成一氣,融景入情,不著痕跡。2.下片直抒胸臆,通過回憶 想象 聯想,以荷花貫穿,實以虛構的夢景作結,雖虛而實,變幻莫測。既細緻傳神...
蘇幕遮周邦彥改成散文,蘇幕遮 周邦彥改成散文600字
詞人一早醒來,便嗅到昨夜點燃的 依舊瀰漫在空氣中,令人煩悶的暑熱也已退去.窗外傳來鳥兒的歡叫聲,據說鳥鳴聲能 晴雨,莫非天已放晴?詞人抬頭朝窗外望去,只見天色才微微放亮,鳥雀在屋簷上跳來跳去,晃動著頭腦爭噪不停,似乎也在為雨後新晴而喜悅.盛夏酷暑時節,難得有這樣一個清爽的早晨,詞人漫步荷塘邊,只見 ...
周邦彥晚年階段創作的詞有哪些,周邦彥經典詩詞有哪些?
天似鏡風如紗 周邦彥 1056年 1121年 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 今浙江杭州 人。歷官太學正 廬州教授 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 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派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