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相倚在西窗前,剪著一朵朵美麗的燭花,向你傾吐,我對你的無限思念,在那巴山秋雨的夜晚 。。
2樓:匿名使用者
何時你我重新相聚,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燭夜談, 再來敘說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意思是什麼?
3樓:影視三二一
意思是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一起在西窗下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詩人用這個寄人離思的景物來表了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表現了詩人思歸的急切心情。
出處:出自唐代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全詩: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
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我還沒有確定的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瀝瀝,雨水已漲滿秋池。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一起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賞析:
夜雨寄北》,選自《李義山詩集》,是李商隱膾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詩人寫給遠在北方的妻子的。當時詩人被秋雨阻隔,滯留荊巴一帶,妻子從家中寄來書信,詢問歸期。但秋雨連綿,交通中斷,無法確定,所以說:
君問歸期未有期。這一句有問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詩人留滯異鄉、歸期未卜的羈旅之愁。詩人與夫人王氏伉儷情深,時刻盼望能速歸故里,與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燭花,深夜暢談。
而此時,只能苦苦思念。詩只有四句,卻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既包含空間的反覆對照,又體現時間的迴環跳躍。「何當」為設想之詞,設想由實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為設想中回憶的話題,自然成為「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樣的巧妙詩句。
李商隱的愛情詩多以典雅華麗、深隱曲折取勝,這首詩,《萬首唐人絕句》中題作《夜雨寄內》,「內」就是「內人」,指妻子。詩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滿了深深的懷念之情。詩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寫出他對妻子的一片深情,親切有味。
全詩構思新巧,自然流暢,跌宕有致。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是詩人身居遙遠的異鄉巴蜀寫給他在長安的妻子的詩(或寫給友人)。李商隱對妻子的愛很真摯,他們結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於詩人到處飄泊,也不能和妻子經常團聚。
俗話說:小別勝新婚。李商隱與妻子的分別卻常常是久別,因而對夫妻恩愛、相思情長就體會的更深、更強烈。
在其筆下就呈現出「春蠶吐絲」、「蠟炬成灰」般的摯著熱烈,顯示出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這首小詩寫得明白如話,不用典故,不用比興,直書其事,直寫其景,直敘其話;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蘊無限深情於質樸無華的詞語之中,給人留下無窮的回味餘地。
4樓:少女淺夏天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整句詩的意思是:「何時能一起剪西窗下的燭光,再談起巴山上的夜雨時光。」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與親人團聚的渴望和對往事的回憶。
詩中的「剪西窗燭」意味著一同坐在西窗下,共同剪短燭花,象徵著親密的交談和相聚。這裡的「西窗」指的是家中的窗戶,而「燭」則代表照明的燈光。詩人希望與親人再次相聚,共同度過溫馨的時光。
巴山夜雨」則是指巴山地區的夜晚下雨的景象。這裡的「巴山」是指四川地區的山脈,而「夜雨」則象徵著離別和思念。詩人通過描繪巴山夜雨的情景,表達了對往事的回憶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整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與親人團聚的期盼和對往事的懷念。詩人希望能夠再次與親人共同度過溫馨的時光,一起回憶過去的經歷和情感。這句詩也反映了人們對家庭和親情的珍視,以及對離別和分離的思考和感慨。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意思是什麼?
5樓:陶陶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有那麼一天,我們一齊坐在家裡的西窗下,共剪燭花,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該多好!
原文: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創作背景:在南宋洪邁編的《萬首唐人絕句》裡,這首詩的題目為《夜雨寄內》,意思是詩是寄給妻子的。他唯歲汪們認為,李商隱於大中五年(851)七月赴東川節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隱過了幾個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訊。
現傳李詩各本題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經過考證認為它作於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後,因而雀掘不是「寄內」詩,而是寫贈長安友人的。
作者簡介:李商隱(813—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
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唐文宗年號,836—840)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
所作詠史詩多託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指仔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
何當共剪西窗燭的下句是什麼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泊秦淮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浣溪沙 宋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修辭手法
章彧 想象首先,想象 什麼時候再在一起,西窗下秉燭夜談,再說那巴山夜雨 何時,我們能相倚在西窗前,剪著一朵朵美麗的燭花,向你傾吐,我對你的無限思念,在那巴山秋雨的夜晚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託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
何當共剪西窗燭共話巴山夜雨時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首先,想象 什麼時候再在一起,西窗下秉燭夜談,再說那巴山夜雨 何時,我們能相倚在西窗前,剪著一朵朵美麗的燭花,向你傾吐,我對你的無限思念,在那巴山秋雨的夜晚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首寄內之作,一向為人們廣為流傳,是詩人李商隱在巴蜀時寄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