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下雪的憧憬
1、吃月餅。
洛中記聞》說,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冊含搏早的關於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了「荷葉」、「芙蓉」等雅稱,其製作方法也更加精緻。宋代以後,製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州祥。
餅面上的圖案,起初是先畫在紙上然後貼上在餅面上,後來乾脆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之上。
2、燃燈。古人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在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
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為興盛,特別是廣東地區,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出果品、鳥獸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3、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4、偷蔥偷菜。
相傳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將來會遇到乙個如意郎君。臺灣地區有句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一習俗。
5、觀潮。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老慎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大賦名篇《七發》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
6、玩兔兒爺。
清代宮廷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後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遊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
2樓:匿名使用者
食物:月餅。
習俗:賞月,拜月,玩花燈,舞火龍。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大家明盯都知道吃月餅的習俗,除了吃月餅,許多地方都會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生活習俗吃一些土特產和時令水果。比如廣東人過中秋,在吃月餅的同時,還有吃芋頭、菱角、田螺和柚激頌和子的傳統習俗,雖然這些傳統食品吃的含義不同,但都有祈福求神保佑、辟邪消災的意思。
中秋節吃菱角,據說能讓孩子長得聰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數吃法是將菱角用清水(或鹽水)煮熟,然後剝殼當零食吃;也可以將剝了殼的菱角加公尺煮成鹹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膩的月餅後,喝上一碗菱櫻彎角粥,胃中的油膩當場去除不少。
中秋節的風俗 中秋節的寓意是什麼
3樓:andrew在上班
1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祭月習俗,現在不少地區依然保留著在中秋節祭月的傳統,不過,現在傳承這項習俗的並不多,在古代,祭月是一件大事,《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而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人們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2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在中秋節賞月的傳統習俗,並且古人在賞月的時候還會拜月,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人拜月的已經很少了,但是,對著月亮吃著月餅,已經成了中國大部分家庭在中秋節時會做的事情,在某些地區還會在桂花樹下賞月,別具一番意蘊。
3中秋節時,浙江地區還有一項盛事,那就是觀潮,每年的中秋節在錢塘江都會聚集一批本地和外地趕來看漲潮的人群,中秋節觀潮的由來已久,最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4中秋節的花燈規模比元宵節時小,玩燈也是以家庭為單位,主體為兒童,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中秋節的意義和習俗是什麼?
4樓:盧定杭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可以寫:中秋節簡介、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主要習俗、中秋節的傳說、 中秋詩詞等。
延展:1、中秋節簡介: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
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乙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3、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中秋賞月 ,吃月餅,品桂花糕等。
4、中秋節傳說:吳剛折桂,相傳月宮裡有乙個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把他貶謫到月宮,每天都砍伐月宮前的桂樹,以示懲處。這棵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會立即合攏。
李白在《贈崔司戶文昆季》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5、中秋詩詞:《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節的意義和中秋節的習俗一樣嗎
5樓:劍經業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中秋節象徵著親人的團圓、豐收、富足。
中秋節有什麼傳統習俗和意義啊?
6樓:原神心態調整者
中秋節是我國的乙個傳統節日,定於每年八月15。其中的意義既有神話故事,也有文人騷客的傳奇詩句,還有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意義很多,這裡給大家列舉幾個。
第一重意義:嫦娥奔月,以此發展為情侶們之間的節日。
可能大家都覺得情侶之間的節日不是七夕嗎?但其實中秋節也是具有浪漫的情侶氛圍的。在神話故事中,傳說后羿從西王母那裡求來了長生不老藥,但是后羿捨不得自己的愛人嫦娥,所以就不捨得吃。
但是嫦娥卻好奇心很重,想要上天上看看,所以就把長生不老藥給吃掉了,然後便飛昇到了月亮之上。所以二人便分開了。因為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圓,后羿覺得八月十五的時候是月亮裡自己最近的時候,也就是嫦娥距離自己最近的時候,所以每到八月十五,他就會坐在房頂上賞月,就好像是欣賞自己的愛人嫦娥一樣。
第二重意義:象徵著對親人和故鄉的思念。
在蘇軾的水調歌頭的最後一句話寫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就深刻地表達了蘇軾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並且希望他們平平安安的和自己一起欣賞月亮。
還有著名詩人寫的靜夜思中的後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都具有深刻的意義,表明了八月十五應該是家人團聚的日子。
因為八月十五的月亮圓圓滿滿,象徵著家裡的人圓圓滿滿。
經過歷史的不斷發展,中秋節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多重意義,這種意義已經深刻的雕刻在了我們的民族文化之中,現如今,我們每到中秋節,都會全家人坐在一起賞月,一起吃月餅,一起聊一聊家裡面發生的一些事情,每到中秋節,家裡面的氛圍都會和和睦睦的。
什麼是中秋節習俗?
7樓:伊萊佳
中秋又叫仲秋、月夕,應該說,是華夏民族歲時節日系統中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民俗節日。中秋節最核心的起源要素,是從上古時代就有的月神信仰衍變而來的敬月習俗,以及流傳幾千年的祭月之風,搏則它實際上是華夏民族的「祭月之節」,這個節日儲存著先民古老的天地人和的哲學思考,蘊含著華夏子孫生生不息的敬月信仰。《周禮》中即有「中秋獻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說法,但那時的「中秋」只是單純的月令時間,並無節日之意。
中秋成為節日,是唐宋以後的事。嫦娥奔月、金蟾玉兔、吳剛折桂的美好傳說,還有月餅起源與元末起義之事等等,無一不是附著在中秋節上面的美麗傳說,這些美好傳說與故事,又進一步豐富了中秋節的文化內涵。
家人團聚,團圓是中秋節俗的中心意義。因為家族生活的關係,中國人有很強的家族倫理觀念,重視親族情誼與血親聯絡,從而較早形成了和睦團圓的兆鍵民俗心理。家庭成員的團聚成為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民俗節日就為民眾的定期會聚提供了時機。
在傳統年節中都不同程度地滿足著人們團圓的要求,如除夕的「團年」、族銀巧重陽的聚飲等。
祭月拜月,慶祝豐收。唐宋時期的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娛樂性節日,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賞月、玩月。明清時期節日性質發生變化,人們同樣賞月,但似乎更關注月神的神性意義,以及現實社會人們之間的倫理關係與經濟關係。
中秋是豐收的時節,人們利用中秋節俗表達人們對豐收的慶祝。
分享、饋送「團圓餅」。中秋節令食品是月餅,月餅在民間稱為「團圓餅」。中秋時節正是收穫的季節,人們為了加強家族、社會成員之間的聯絡,互相饋贈禮物,月餅就成為人們相互交流的信物與吉祥的象徵。
中秋節以前有什么特別的習俗嗎,中秋節以前有什麼特別的習俗嗎??
燒斗香 樹中秋 點塔燈 放天燈 走月亮 舞火龍 吃月餅 賞月 祭拜月神 中秋節有什麼特殊的習俗嗎?中秋節的習俗有 祭月 賞月 拜月 觀潮 燃燈 猜謎 吃月餅 賞桂花 飲桂花酒 玩花燈 燒塔等。中秋節,又稱月夕 秋節 仲秋節 八月節 八月會 追月節 玩月節 拜月節 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
中秋節的習俗,中秋節的習俗
1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 月神 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 秋暮夕月 的習俗。夕月,即拜祭月神。2 燃燈。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3 賞月。賞月的風俗 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
中秋節會有什麼習俗,中秋節有什麼習俗啊?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賞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 中就記載有 秋暮夕月 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 西瓜 蘋果 李子 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代,中秋賞月 玩月頗為盛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