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案例分析,如何做教育心理學案例分析題

時間 2021-06-17 06:09:39

1樓:匿名使用者

案例1:開學第一週,瓊斯先生試圖教授一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應該怎樣做。他說:

“當我提問時,你應該舉起右手,我將會叫你回答。你們能夠像我這樣舉起右手嗎?”二十雙手舉起來了,但都是左手。

案例2:劉易斯女士所教的四年級學生對交家庭作業越來越漫不經心,為此,她決定在班上確立一條規矩。她對全班同學說:

“本週不交家庭作業的同學講不能參加野營活動。”碰巧,一位女生的媽媽在那周生病住院。這位女生因為家中出現此事以及對母親生病的擔憂,有一份家庭作業沒有完成。

劉易斯向全班同學解釋說,該女生沒交家庭作業是個例外,因為她的媽媽病了。但是全班同學都不樂意,他們說:“規則就是這麼定的。

她沒有交作業,所以不能參加野營。”

案例3:昆特女士教八年級的英語課。一天,剛上課時她就很興奮地宣佈:

“我想告訴你們,咱們班出了一格詩人。弗蘭克寫了一首很美的詩,我想讀給大家聽聽。”昆特女士朗讀了那首詩,它的確很美。

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蘭克的臉紅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學在竊竊私語。後來,昆特女士問弗蘭克是否願意再寫一首詩去參加全市的詩歌比賽,他說他再也不想寫了,因為他真的覺得自己在這方面並不擅長,並且也沒有時間寫。

問題:1.案例三中的學生為什麼有如此表現?如果你是老師,該如何鼓勵他?

2.對比三個案例,解釋哪個或那些案例涉及行為的、認知的、社會的、道德的或者生理髮展的兩難困境,並具體描述這些困境.

我的看法:

1、案例三中的學生的表現與它所處的年齡階段有關,按照皮亞傑的心理發展觀,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說具有“自我中心”的特點,見不得別人好,也就是說妒忌心強。而對出眾的學生他們表現出排擠的態度。這種環境(同學之間關係)給孩子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以至於他不願承認他有擅長。

如果我是老師,我會私下鼓勵,或是有能力幫他發表,因為嫉妒只發生在小的差距人之間,大的或是懸殊的就會變成羨慕。在對孩子們的認識加以引導,因為孩子是具有可塑性的。

2、三個案例中依次講了心理髮展的不同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特徵。

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要點是什麼

皮亞傑的理論是以發生學和發展的觀點**人類認識的個體心理的起源和歷史發展。認為兒童的認識是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並且知識的成長與智慧的成長是一個同步的過程。其基本理論要點:

①兒童心理髮展的階段先後次序是固定不變的,不能跨越也不能顛倒,所有的兒童都遵循這樣的發展順序,具有普遍性,但發展階段出現的年齡可因兒童的社會環境、文化教育的差別而加速或推遲。

②在兒童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中,都具有獨特的認知結構,這些相對穩定的認知結構決定兒童行為的一般特徵。兒童發展到某一階段就能從事水平相同的各種性質的活動。

③認知結構的發展是一個連續構造的過程,每一個階段都是前一階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對前一階段進行改組而形成的新系統。皮亞傑關於兒童心理髮展的理論,強調了兒童認識發展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教育要按照兒童的認知結構(智慧結構)來組織教材,調整教法,這些思想對兒童教育工作的理論與實踐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皮亞傑兒童的認知發展的幾個階段是什麼

皮亞傑一般是將智慧的發展劃分為四大階段,

①感知運算階段(出生後至1.5歲、2歲):這一階段嬰兒只有動作的智慧,而沒有表象與運算的智慧。他們依靠感知運動的手段來適應外部環境。

這個階段的兒童行為發展經過三個層次:本能時期、習慣時期和智慧活動萌芽時期。兒童出生的第一個月只是遺傳性反射格式,通過第二分階段的習慣形成,使一些單一的反射動作加以整合、聯結,如尋找聲源,用眼隨著運動的物體等,大約在9個月到1歲左右開始出現了最初的感知運動智慧。

②前運算階段(2-6、7歲):此期兒童的思維特點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很難從別人的觀點(角度)看事物。例如在這一階段後期可以說出自身的左右,但對對方的左右常常弄錯,受自旁左右的影響。

這一階段兒童思維的另一個特點是思維的直覺性以及思維的集中性。他們的判斷仍受直覺調節的限制。

③具體運算階段(6、7歲-11、12歲):這階段的基本特點是開始進行心理運算,能在頭腦中依靠動作的格式對事物的關係系統進行逆反、互反、傳遞等可逆運算。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雖然在推理上、問題解決和邏輯方面已經超過了前運算階段的兒童,但其思維還具有侷限性,抽象的語言推理還不能進行,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援。

④形式運算階段(11、12歲-15歲):這階段已經達到了**的成熟思維,是認知發展的最高階段,能在頭腦中將形式和內容分開,能根據假設來進行邏輯推理。

2樓:綠野龍

書店有這方面的心理書,建議去看看

如何做教育心理學案例分析題 5

3樓:北京花生糖教育

第一步,看問題,看問題所要求你從什麼方面回答問題第二步,在腦海中搜尋關於該方面的理論知識習題第三步,對照自己回憶的理論體系,通讀案例,在案例中對應每一個理論知識點

第四步,把對應上的知識點羅列起來,寫下,最後來一段總結。

4樓:匿名使用者

(1)創設一定難度的學習情境,需要學生努力克服,同時又是力所能及的,在此過程中實

施啟發式教學。

(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地控制動機水平。在學習較容易時使其集中注意力,儘量緊張一些,學習較複雜時儘量創造輕鬆自由的氛圍,遇到難題時可以心平氣和地慢慢引導,以免造成其過度緊張和焦慮。

(3)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其繼續努力。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找出失敗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要根據學生過去一貫成績的優劣差異,從有利於今後學習的角度進行歸因。

(4)充分利用反饋資訊,妥善進行獎懲。對於學習結果的種種反饋資訊對學習的效果有明顯影響。善於運用獎勵可以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教育心理學案例分析題三道 10

5樓:妁筱

三種學習策略: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認知策略是資訊加工的策略;元認知策略是對資訊加工過程的調控;資源管理策略是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環境和資源的策略。

綜上所述,琳琳患有焦慮症。可用通過全身鬆弛法、系統脫敏法等進行疏導教育。

關於教育心理學行為動機的案例怎麼分析

1 強化理論 強化理論是行為主義取向的動機理論。認為,人的學習行為傾向完全取決於這種行為與刺激因強化而建立的穩固關係,受到強化的行為比沒有受到強化的行為更傾向於再次出現。本案例中的小浩愛看電視愛玩電腦遊戲,那麼可以利用電視和電腦作為強化物。父母要求小浩講每天的作業做完之後才能看電視和玩電腦,不能做完...

教育心理學試題 如何建議學生學得更好

第一,要能夠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教師的 教 是建立在學生的 學 的基礎上的,當學生想學了,教 就會取得更高的效率。第二,採用學生易於理解的教學方式,不要僅僅追求形式的新穎。我們在課堂上要注意一些基本技巧的使用,比如必要的重複 示範朗誦 深入淺出的講解等。直觀的教學也是必要的。第三,多鼓勵,適...

心理學自我介紹怎麼說,心理學學生如何做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你可以就是說說你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吧,這樣比較好。心理學的一些自我介紹的,首先就是說肯定要介紹你心理上的一些方面,遇到些什麼困惑,這是最基本的基本。我是某某心理諮詢師,國家幾級的。然後我在哪兒上班兒,然後都在 諮詢過什麼事例,就ok了。大學生心理學作業,心理上的我 要求以自我介紹為形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