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和下意識有什麼區別,潛意識和無意識的概念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8-30 09:19:41

1樓:蚯蚓不悔

「下意識」是在思想中,有在即將行動時所作選擇的作用。有很大的適合於自己的正確意義。它是現實的一種思維活動。

「潛意識」也是在思想中,則在人即將做一件事的時候隨機的一種感覺,對行動的正確的指導意義不大。它是一種隱約的感覺。 意識的哲學定義:

意識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人腦把世界萬物分成生物和非生物兩大類後,從這兩大類具體事物中思維抽象出來的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是具體事物的存在、運動和行為表現出來的普遍性規定和本質,是每個具體事物普遍具有的自主、自新、自律的主體性質和能力。 意識是生物和非生物共同具有的一般規定和本質。是人腦從生物和非生物的行為和存在中抽取出來的普遍性規定,是存在於世界萬物之中的絕對抽象事物。

下意識 即潛意識。 心理學上指不知不覺,沒有意識的心理活動。是有機體對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應。

先天性行為,沒有經過後天學習所作出的本能反應。 1、下意識僅從心理學意義上講,即人的不自覺的行為趨向。而潛意識則是人心理上潛在的行為取向。

大家可以發現,除了有個別字眼有區不明顯的區別外,這兩個名詞可說是很相類似的。而在文學領域內的這兩個詞一般是通用的。 2、如果從完全的心理學角度分析,可以參照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對二者進行比較。

無論是下意識還是潛意識都是人在長期生活中的經驗、心理作用、本能反應以及心理和情感的暗示等不同的精神狀態在客觀行為上的反映。二者的一般界限是行為的支配力不同,儘管表現相類,但我們可以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下意識行為往往是由本能、性情或其他「人」本身的先天因素引起的,如我們在遇到危險時,總會下意識的產生「趨利避害」的想法,這是人進行自我保護的本能;而潛意識行為一般是有某種心理暗示或是在行為之初產生過有意識的思考而引起的,諸如我們在犯罪分子身邊,縱使他被羈押,但我們潛意識中仍會認為「他」是危險的,同樣在遇到國家曾經的敵人時,我們心理也會不自然地產生一種排斥情節,並非對其某個人,而是我們受到了長期以來愛國教育的暗示。

2樓:手機使用者

潛意識多指思想和思維的傾向;下意識指本能或不自覺下做出的行動。

3樓:小魚僈丳稩

1+2=3,潛意識根植心中的答案,不用思考。88除5下意識。

4樓:詩翠

潛意識是意識之下的龐大人類精神中樞系統,是無意識的狀態。 而下意識是潛意識的一種動作上細節上的體現,例如:他下意識的拔出槍;他下意識的躲開了飛來的足球…… 網上參考資料:

5樓:手機使用者

潛意識是表示內心有些猶豫,而下意識說明已經決定了

潛意識和無意識的概念什麼區別?

6樓:白龍馬

區別:1、本質區別:無意識就是意識不到的但在起著意識作用的那部分意識。潛意識應該屬於無意識的部分,因為它躲在意識的下面,使意識無法發覺它的存在它是清晰的符合人的性格特點的。

2、驅動能力的區別::無意識它「做出的決定」符合理智合乎當事者的利益。人的很多正常行為都是被無意識支配著的。

與正常無意識不同的是,潛意識涉及的是事主不敢面對的慾望、動機、想法、事件。人的很多正常行為都是被無意識支配著的。

3、最終結果的區別:無意識是人類進化的成就,它是一種節省注意力資源的功能。意識的功能還是存在的,他會在夢境中和矯情的行為背後出現。

潛意識是人類文化、道德意識與社會形態擠壓出來的副產品。

4、影響形式的區別:潛意識有時會混雜在一般無意識中,對人類的動機發生毫無察覺的影響。但潛意思發生作用的更常見的形式是,扭曲的、矯情的、**的。

這一點也是發覺潛意識和區分無意識的要點。

潛意識概念是也是弗洛伊德提出來的。

擴充套件資料

弗洛伊德精神層次成就影響:

該理論是闡述人的精神活動,包括慾望、衝動、思維、幻想、判斷、決定、情感等等 ,會在不同的意識層次裡發生和進行。不同的意識層次包括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層次,好像深淺不同的地殼層次而存在,故稱之為精神層次。

意識(conscious)即自覺,凡是自己能察覺的心理活動是意識,它屬於人的心理結構的表層,它感知著外界現實環境和刺激,用語言來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內容。

前意識(preconscious)是調節意識和無意識的中介機制。前意識是意識的一部分,是一種可以被回憶起來的、能被召喚到清醒意識中的部分,它的作用更體現在阻止潛意識進入意識,它起著「檢查」作用,絕大部分充滿本能衝動的潛意識被它控制,不可能變成前意識,更不可能進入意識。

潛意識(又稱無意識,英文unconscious,又譯為下意識),則是在意識和前意識之下受到壓抑的沒有被意識到的心理活動,代表著人類更深層、更隱祕、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潛意識」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內驅力,它包括人的原始衝動和各種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關的各種慾望。

由於潛意識具有原始性、動物性和野蠻性,不見容於社會理性,所以被壓抑在意識閾(所謂意識閥,是指能否意識到的分界線)下,但並未被消滅。

它無時不在暗中活動,要求直接或間接的滿足。正是這些東西從深層支配著人的整個心理和行為,成為人的一切動機和意圖的源泉。潛意識(無意識)的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論基礎。

7樓:李相淳

潛意識和無意識的概念在學術上是一致的,但在

實際用語中有一定的差別。潛意識是深層次的心理結構,無意識則是深層的潛意識不經過意識思維直接表現出來的動作或語言。

潛意識最先是佛洛依德提出來的,後來榮格對潛意識的概念進行了拓展,提出了「集體無意識」理論。

第一、潛意識的提出

潛意識的概念是佛洛依德提出來的,佛洛依德把人的心理系統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部分。

意識是我們自己能感知到的部分,比如我們的想法、念頭,想起昨天發生的某一件事,見到一個熟人的時候就記起他叫什麼名字等,都屬於意識的部分。

潛意識則是資訊的「儲存器」,我們所有的記憶都儲存在潛意識裡,經歷過的每一件事,看過的每一本書,見過的每一處風景都被儲存於潛意識中,這些資訊在需要的時候會浮現到意識層面。

前意識,是在意識和潛意識中間,起到一個「資訊提取」和「督查者」的作用。因為潛意識裡的資訊太多,前意識就是負責在特定的時候提取有用的資訊,壓制無關的其他資訊。比如見到張三的時候,前意識就從潛意識裡提取有關張三的資訊,壓制了關於李四的資訊,所以不會把張三認成是李四。

第二、榮格對「潛意識」的發展

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它的範疇陷於每個人個體的心理,後來榮格對此進行了延伸,提出了「集體無意識」的概念,也就是除了個人有平時不可覺察,但一直支配自己言行的潛意識之外,集體也有類似的心理。

第三、「潛意識」與「無意識」的異同

榮格把個體的「潛意識」概念延伸到集體的時候,稱為「集體無意識」,而非「集體潛意識」,所以無意識和潛意識在這個層面上是一樣的。但平時生活中常說的「無意識」是特指人們沒有經過思考就表現出來的言行、情緒等外在表現,在這個層面上「無意識」和「潛意識」又有一些區別。比如:

「我無意識地大喊了一聲」,是指沒有經過思考,本能地大喊了一聲,這個動作是潛意識直接地反應。因此在這個層面,無意識是潛意識的直接反應,無意識已經是外在的表現了,已經並非是一種心理意識的狀態。

8樓:只愛小

潛意識,心理學術語。是指人類心理活動中,不能認知或沒有認知到的部分,是人們「已經發生並未達到意識狀態的心理活動過程」。弗洛伊德又將潛意識分為前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有的又譯為前意識和潛意識。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包含兩個主要的部分:意識和無意識。在後人對他的理論總結中,意識是能夠覺察得到的心理活動;無意識包含人的本能衝動,以及出生後被壓抑的人的慾望。

這種慾望因為社會行為規範不允許滿足,而被壓抑到內心深處,意識不能將其喚起。它不同於覺察不到的通常意義上的「無意識」,為避免混淆,後來經常將其叫做潛意識。

2023年,潛意識心理學權威、潛意識成功學創立者約瑟夫·墨菲博士出版了《潛意識的力量》一書。他鼓勵人們挖掘自己內心深處的潛意識力量,達到心想事成的境界,實現自己的夢想人生。這場「潛意識的力量」運動奠定了墨菲博士人類潛能運動靈魂人物的地位。

半個世紀以來,這一理念影響了美國好幾個世代的勵志作家與演說家,併成為了《祕密》、《吸引力法則》等書的思想源頭。作為影響人類進步的50部自勵經典之一,這本書改變了數百萬人的思考方式。

另有一些心理學家並不滿足這個簡單的定義,他們給被試(被研究的人)一張模糊的**(如下圖),讓你說出這張**看起來像什麼,實際上圖上除了隨機潑灑的墨跡什麼也沒有,但是,由於我們人類有非常豐富的知識經驗,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看法去描述它,我第一次看到這幅圖的時候,我報告給我的老師說這是雷鋒的**,他帶著帽子……經過我的描述,導師可以判斷我的抽象思維能力、組織能力、衝動性、需要等個性特點。

這種測試的原理就是過去經驗會在潛意識中影響到我們看待外界事物的觀點。因此潛意識也可以定義為過去經驗對現在心裡活動的影響,但是我們卻意識不到這種影響。

無意識並不是心理學所特有的概念,而是為哲學、精神病學、心理病理學、法學、文藝、歷史學等學科所共有。它作為心理學概念有著悠久的歷史,以無意識為基本概念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包括新精神分析)學說,現在在美國已不再是一般的關於心理學的理論,它已滲透到文學、哲學、藝術和其他社會科學領域,西方知識界就像講述自己的心臟和胃的活動一樣講述著無意識現象。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包含兩個主要的部分:意識和無意識.在後人對他的理論總結中,意識是能夠覺察得到的心理活動;無意識包含人的本能衝動,以及出生後被壓抑的人的慾望.

這種慾望因為社會行為規範不允許滿足,而被壓抑到內心深處,意識不能將其喚起.它不同於覺察不到的通常意義上的「無意識」,為避免混淆,後來經常將其叫做潛意識。

後來弗洛伊德又提出了「前意識」的概念,是指意識和潛意識之間,此時此刻雖然意識不到,但在認真回憶的情況下可以回憶出的經驗。(似乎很多朋友混淆了潛意識的概念,弗洛伊德提出的潛意識概念最早是被稱為「無意識」,但又不同於常人心目中的「無意識」,這是一個常引起混亂的地方;再就是「潛意識」和「前意識」常常混為一談。)

拓展資料:

潛意識並不是弗洛伊德最早提出的,但心理學界公認是弗洛伊德使這個概念成為了無人不知的心理學術語.最早弗洛伊德提出的是「無意識」概念,後來改稱「潛意識」。

但弗洛伊德的著作和演講中,其實從未明確的給其下過定義,他70歲生日的時候說:「在我之前的詩人們和哲學家們就已經發現了無意識,我發現的只是研究無意識的方法.」 當然以前的關於潛意識(無意識)的提出,幾乎多是從哲學角度進行的,如叔本華,尼采等等.

無庸置疑,潛意識是弗羅伊德首先在真正近代科學基礎上,首先在精神分析領域裡發現和首先應用於精神分析領域裡的一個嶄新的觀點。

什麼是潛意識,它和意識有什麼區別

寧靜de雨兒 弗洛伊德 把人的意識分為潛意識,下意識和意識三個層次。潛意識是指人被壓抑的慾望 本能衝動及其替代物 如夢 癔症 它在每個人心理上構成了最大 最有力的部分,如一些本能衝動 被壓抑的慾望或生命力卻在不知不覺的潛在境界裡發生,因不符合社會道德和本人的理智,無法進入意識被個體所覺察,這種潛伏著...

什麼叫潛意識 潛意識有什麼作用啊

我們的思想分成兩部分,一是意識,二為潛意識。潛意識的力量比意識大3萬倍,所以要激發潛能,需要運用潛意識。潛意識會依照我們心中所想的畫面,構成真實事物。潛意識無法分辨事情是真還是假,一旦被接受,它終究要變成事實。只要有明確畫面進入潛意識,潛意識立即想盡辦法把這個畫面轉為事實。只要我們給予潛意識一個畫面...

這和潛意識有關嗎,什麼是潛意識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類似的情況,我和我的好朋友也出現過,那時我們都說再見轉身要回家了,突然想起一件事,又回頭,兩人異口同聲說出同一句話,那種場面很歡樂。後來想想,應該是兩人相處默契後,思想的頻率一致,很多東西就會不謀而合。你和你媽媽說話的時候,已經是把思維模式切換到她的思想軌跡,所以明白她的思路,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