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在發展過程中取得那些成就

時間 2021-08-30 10:08:05

1樓:雨做的雲

教育心理學在發展過程中帶來取得過很大的成就,對學生的教育有很大的好處。特別是歐美教育心理學

2樓:匿名使用者

心理學在發展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國由應試教育轉變成了素質教育,全面提高人文素養了

3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一般綜合性的大學都會開設心理學專業,而且收分會比同學校其bai他專業低,你如果對這個專業感興趣可以查一下某些大du學的招生資訊。關於你現在該看什麼書,其實在進入大學zhi系統學習之前沒有必要看專業書籍,第一,你要複習高考沒時間。第二,大學專業的教育都是系統性dao的,對課程安排會很科學,沒有必要自己提前去看專業書專籍。

當然,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看點啟蒙性質的書籍,比如屬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引論》

4樓:窮小子丶男人

一、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學的心理學化」的思想。

德國教育家與心理學家赫爾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學理論的研究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而這個科學基礎就是心理學。

2023年**教育家烏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物件》一書,對當時的心理學發展成果進行了總結,他因此被譽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2023年,**教育學和心理學家卡普捷列夫發表了《教育心理學》一書,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

2023年,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1913-2023年,該書又擴充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綱》。他將教育心理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講人類的本性,第二部分講學習心理,第三部分講個體差異及其原因。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基礎,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名稱和體系由此確立,桑代克也因此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

(2023年桑代克研究動物,博士畢業**是《動物的智慧》,動物聯想實驗的研究;2023年,同伍德沃思共同研究了「共同要素說」。)

二、發展時期(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末)

我國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學著作是2023年房東嶽翻譯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實用心理學》。2023年,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

三、成熟時期(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末)

20世紀60年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義思潮,羅傑斯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張,認為教師只是一個「方便學習的人」。不少教育心理學家開始把學校和課堂看作社會情境。20世紀70年代,奧蘇貝爾以認知心理學的觀點系統闡述了有意義學習的條件,而加涅則對人類的學習進行了系統分類,這兩種學習理論為教育心理學的成熟奠定了基礎。

教育心理學的內容日趨集中,教育心理學學科體系基本形成。

四、完善時期(20世紀80年代以後)

2023年,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總結了教育心理學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成果:

(1)主動性研究,強調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並對自身的心理活動進行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研究,從個體內部強調知識的獲得和建構,研究元認知和自我調節學習;

(3)合作性研究,強調共享教學中的人類資源,重視合作學習、互動式學習和同伴輔導;

(4)社會文化研究,強調社會文化對學習的影響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過程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起源於何時,又經歷了哪幾個時期

5樓:

1, 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

2023年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人類的本性,第二部分講學習心理,第三個部分講個別差異及其原因。

在這一時期,教育心理學領域中逐步形成了兩種對立流派:行為主義和認知理論。行為主義強呼叫科學的方法研究可觀察的外顯行為,主張學習就是在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建立聯結。

與行為主義對立的是格式塔學派,主張研究學習的內部過程,研究人的經驗,強調學習在於在頭腦中構成和組織一種「完形」。格式塔是早期的認知傾向的學習理論。

2,發展時期(20年代到50年代末)

這一時期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佔據了主導地位。但也吸取了很多認知學習理論的思想,從而出現了折中傾向的學歷理論。

3,成熟時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

認知學習理論日益得到重視。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人本主義,人本主義反對把人還原和分割為各種要素,主張研究整體的人,而每個人都具有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潛能和動力;從追求自我實現的角度來解釋學習,強調學習者的自我參與、自我激勵、自我評價和自我批判。

4,完善時期(80年代以後)

建構主義作為認知學習理論的新發展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和實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強調學習不是隻是從外到內的傳遞,而是一個積極主動地知識建構過程。

試述教育心理學研究發展經歷的幾個階段

6樓:我們如何結尾

1, 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

2023年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人類的本性,第二部分講學習心理,第三個部分講個別差異及其原因。

在這一時期,教育心理學領域中逐步形成了兩種對立流派:行為主義和認知理論。行為主義強呼叫科學的方法研究可觀察的外顯行為,主張學習就是在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建立聯結。

與行為主義對立的是格式塔學派,主張研究學習的內部過程,研究人的經驗,強調學習在於在頭腦中構成和組織一種「完形」。格式塔是早期的認知傾向的學習理論。

2,發展時期(20年代到50年代末)

這一時期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佔據了主導地位。但也吸取了很多認知學習理論的思想,從而出現了折中傾向的學歷理論。

3,成熟時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

認知學習理論日益得到重視。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人本主義,人本主義反對把人還原和分割為各種要素,主張研究整體的人,而每個人都具有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潛能和動力;從追求自我實現的角度來解釋學習,強調學習者的自我參與、自我激勵、自我評價和自我批判。

4,完善時期(80年代以後)

建構主義作為認知學習理論的新發展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和實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強調學習不是隻是從外到內的傳遞,而是一個積極主動地知識建構過程。

心理學,是不是性格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改變

照道理來說應該是這樣 一個人的人格主要包括氣質和性格。氣質是一生具來的,沒有好壞之分,是有先天遺傳決定 性格受到遺傳的影響但更多來自於環境 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也有心理學家認為性格就是環境作用的產物。傳統的發展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決定童年期的發展,而從當代的畢生發展觀點來看,人生每一階段 ...

扶貧車間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扶貧車間如向何對接

我們我們這裡好多閒置,我想租他們要的,租金又很高 因為必須要幹加工業 我想開超市 主要擔心政策的變化。扶貧車間如向何對接 提高認識,調動支援積極性。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認識決定行動。就業扶貧車間良好運營不但解決了貧困人口就近就業脫貧,而且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難題,企業得到了收益,同時村集...

心理學,考研,學習,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 求知道的告知下,感謝

真秋日如風 1 注意 注意的認知理論及其實驗支援 注意現象在實際生活的應用 雞尾酒會效應應支援哪種模型 返回抑制的經典正規化。2 知覺與表象 知覺的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模式識別理論 特徵鬼模型 表象的認知理論及經典實驗。減法法的經典應用 3 情緒與動機 情緒的認知理論 會用任一解釋一種實際現象 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