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怎麼樣才算是真正的灌頂呢

時間 2021-09-06 10:11:58

1樓:匿名使用者

灌頂是什麼意思

摘自大乘無量壽經(第十九集)  1998/8/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34-019

「灌」這個意思是比喻大悲護念的意思,就是大慈悲,我們今天講加持,大慈悲加持,大慈悲的護念,或者是世間人說「大慈悲的保佑」,這個意思都能夠講得通。「頂」是最高的,人的頭頂上,頂代表一切法門裡面最高的法門,最殊勝的法門,頂法。由此可知,我們把「灌頂」兩個字連起來,意思就明白了,是佛以大慈大悲,將最圓滿、最殊勝的頂法傳授給你,這叫做灌頂。

不是用點水,彈幾滴在你頭頂上,那叫灌頂;那個灌頂不管用,那是形式,表法的形式。重要的是他傳法給你,這個法決定是至高無上的頂法,你得到這個法門,決定得一切諸佛護念,一切諸佛加持你、幫助你,使你契入頂法,契入如來究竟果地的法門,這才叫灌頂。由此可知,形式上的灌頂,我們顯教裡面形式上的皈依,形式上的受戒,都不足以為憑。

佛法要講實質、要講真實,你真正去幹

2樓:海印放光

明心見性,就是真正的灌頂。

其他的,都是儀軌或宗教形式。我們要尋求真正的灌頂,就要追求佛法的修證。

3樓:匿名使用者

每部**的最後都有「信受奉行」,這就是真正的灌頂

4樓:匿名使用者

嘩嘩譁,,,,

給你灌頂完畢。

佛家的灌頂是什麼意思?意味著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灌頂的本意是什麼我不想具體說,而現在的灌頂已經變成了一種佛教的儀式了。就和皈依,受戒這些差不多。

6樓:無情_非眾

灌頂是密宗的一種說法。

簡單的說,就是「授權」的意思,授權什麼呢?

密宗有很多修法,我打個比方,比如修四臂觀世音本尊法好了。

密宗的上師通過一定的灌頂儀式以使密法的修行者,能夠了解此種本尊的實修方法。

也就是說,如果周筆暢的上師給她灌頂之後,那麼她就瞭解了四臂觀世音本尊的修行方法,她也得到了修行四臂觀世音本尊法門的權利。

密宗有很多灌頂,難得,簡單的。灌頂來說,並不是太什麼的事,你有機會也可以得到灌頂。

周筆暢如果經過灌頂的話,那她就是佛教密宗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娛樂新聞。

小周不是修藏密佛法的佛家**,只是一個摸頂祝福儀式而已。藏族普通老百姓幾乎都有的經歷。

當今時代,灌頂是個廣義詞。

過去灌頂是密宗**修法時候得到上師的一種加持,或說一種幫助。這種灌頂也要分成許多的層次、不同階段。而且很多僧人一生都沒有機會得到藏密上師的高層大灌頂。

後來灌頂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的一種情況。就是成為一個儀式,一個祝福的儀式,沒有真正的修行內涵。

在很多普通人看來,活佛的摸頂也說成是灌頂,摸頂就是傳統的純粹祝福儀式,用手輕輕挨一下頭頂的樣子。幾乎所有藏族人都受過。

退一萬步說,小周是皈依佛門的居士(娛樂界很多人是成年後皈依佛門的居士,不是出家人是信徒),小時候不可能修行藏密。

即使從小出家的藏密僧人,小時候得到藏密的灌頂傳法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8樓:匿名使用者

灌頂傳法儀軌,這是藏傳密宗傳授密法的隆重儀式。灌頂傳法時,具有傳法灌頂資格的活佛或上師手持本吧,即一種祕密水壺(俗稱灌頂壺),將聖水灑於受法者頭頂。這一舉動含有授予力量的意義。

9樓:給孤墀

灌頂,梵文為「abhişeka 阿毗晒噶」,有「驅散 」及「注入」之涵意,也可以翻譯為「授權」。在修行密法時,首先要有一位具足實證資格的上師,設立本尊壇城,以使密法的修行者,能夠了解此種本尊的實修方法。   在本尊壇城中,依次透過用寶瓶的甘露水、咒幔、本尊法相、鈴杵及水晶等具有不同意義的法器,配合修持儀軌,用以驅散行者的所知障及煩惱障,或清淨身口意之罪業,並注入智慧之力,讓受灌者透過不同的觀想,及咒力的加持,覺悟自己心性本質的訣竅,達到內在身口意、氣脈明點當下淨化,成為佛的身語意三門金剛。

灌頂使受灌者成熟為修密之容器,猶如世間之授權,從此可聽聞修習殊勝之金剛乘。

含義什麼是灌頂?   我們學佛應當依據經典,如實為大家解說佛教的道理。既不能誇大,故意神化,也不能貶低。

一說到灌頂,很多人就想到密宗。想到持個咒,打個手印。浮想聯翩,甚至崇拜得五體投地。

不過呢,灌頂並沒有那麼神祕,也不是某些人、某個教派的專利。   我們先說說灌頂的含義。在《佛說灌頂王喻經》中講了這麼一個例子:

有三剎帝利王。於三時中。在於某方。

受王灌頂。也就是王權更替的時候,行灌頂禮,進行權力的傳遞。從這裡我們知道灌頂,通俗的講就是一種儀式,一種權力,職位交接的儀式。

《華嚴經》中也說過:得法王位。無量自在。

譬如世間。灌頂受職。這說明灌頂並不是佛教,或者宗教特有的東西。

這是個禮節性的儀式,是權力地位交接的一種儀式。

佛法的灌頂和世間的灌頂有不同的含義,因為其所傳遞的完全不同,但是其作為傳遞、傳授的含義不變。《楞伽經》講:諸最勝子眷屬圍繞。

從一切佛剎來佛手灌頂。如轉輪聖王太子灌頂。這裡講的是十地菩薩受佛灌頂,就如同轉輪王太子接受王權灌頂一樣。

由此我們大致明白灌頂是什麼意思。   佛法灌頂和世俗灌頂的區別體現在傳遞的是佛法智慧。《華嚴經》講:

佛子。菩薩摩訶薩。得如來灌頂。

無礙辯才。到於一切文字言音。開示祕密究竟彼岸。

菩薩得到諸佛灌頂,可以得到無量辯才。獲得究竟祕密佛法的鑰匙。這個灌頂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意譯梵語的意譯:原為古印度帝王即位的儀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入門或繼承阿闍梨位時,必須先經本師以水或醍醐灌灑頭頂。灌謂灌持,表示諸佛的護念、慈悲;頂謂頭頂,代表佛行的崇高。

典故唐法崇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疏》:「所謂灌頂者,若初修道者,入真言門先訪師主大阿闍梨,建立道塲,求灌頂法,入修三密,願證瑜伽,猶如世間輪王太子,欲紹王位,以承國祚,用七寶瓶,盛四大海水,灌頂方承王位,故號佛子。」 唐 顧況 《行路難》詩之三:

「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蒙古源流》卷八:「至 蒙古國 ,與汗灌頂,病立愈,遂興禪教。

」取得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取得灌頂呢?是不是非要某位『上師』灌頂呢?不是的。

首先,要達到相應的成就才可以。《楞伽經》講:最勝無邊善根成熟。

離自心現妄想虛偽。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

無量剎土諸佛灌頂。得自在力神通三昧。如果我們能夠見到自心妄想流住,了知自心的虛妄境界,那麼無量佛土的諸佛都會為您灌頂。

這樣的灌頂是比任何人灌頂都殊勝的。事實上這個要求,正是《佔察善惡業報經》中所傳授的唯心識觀的專長。如果我們認真修習此法,一定可以得到諸佛灌頂。

《華嚴經》同樣說到:善根具足。諸行究竟。

一切如來。所共灌頂。如果我們的善根圓滿,菩薩行究竟,那麼一切如來都會為我們灌頂。

  不過這些條件都很高啊。我們有這樣的功德善業不容易。佛法也有方便。

而且不是一種。比如《楞嚴經》中為我們開示的灌頂法:戒成已後,著新淨衣,然香閒居,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一百八遍,然後結界,建立道場。

求於十方現住國土無上如來,放大悲光來灌其頂。   首先要以戒律為基礎,必須清靜,然後於清潔安靜之道場。唸誦楞嚴神咒,祈求十方如來大悲灌頂。

當然後面的儀軌有比較詳細的解說,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灌頂是我們修行成就的一種標誌,也是諸佛加持的方式,是智慧的傳遞。其實獲得灌頂的方法還有不少。除了上面說的楞嚴咒(其實此咒本就稱為灌頂咒),還有很多方法散在於大藏經中,大家可以參考學習。

但是無論如何灌頂並不是想有就有的,而是我們如法修行後自然的結果。

作用那麼除了上面說的,灌頂還有很具體的作用。比如《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就傳授了一種智慧灌頂。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於大乘經典,深生珍重,發不思議心,欲讀欲誦。

縱遇明師,教視令熟,旋得旋忘,動經年月,不能讀誦。是善男子等,有宿業障,未得消除,故於大乘經典,無讀誦性。如是之人,聞地藏菩薩名,見地藏菩薩像,具以本心恭敬陳白。

更以香華、衣服、飲食、一切玩具,供養菩薩。以淨水一盞,經一日一夜,安菩薩前。然後合掌請服,回首向南,臨入口時,至心鄭重。

服水既畢,慎五辛酒肉,邪淫妄語,及諸殺害,一七日或三七日。是善男子善女人,於睡夢中,具見地藏菩薩現無邊身,於是人處,授灌頂水。其人夢覺,即獲聰明。

應是經典一歷耳根,即當永記,更不忘失一句一偈。

這個方法有興趣***可以試試,我建議大家最好能夠在修幾天八關齋戒的基礎上修這個方法,比較好。佛菩薩的慈悲無量,願以一切方便引大家入門,絕無私有私藏之法。唯在我們是否能如法修行,是否能承擔如來家業。

  補充(2005-8-2):很多同修說不知道灌頂到底是什麼儀式,那麼在柬莆寨西哈努克傳位給他的兒子時,大家還可看到灌頂的遺風。

灌頂原因

灌頂是藏傳佛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宗教儀式,也是每個相當層次的僧人所必須履行的過程,它帶有強烈的密宗色彩。   藏傳佛教認為,佛教僧人的修行,是一個不間斷的傳承,而這個傳承必須來自一位德高望重上師,才能夠信任;而且,這份體驗必須由沒有間斷的修證者傳達給下一代,從而得到證悟。因此每個佛教徒都必須與這個重要的傳承接觸,這項接觸就是透過灌頂來實現的。

  藏傳佛教還認為,接受灌頂能夠喚醒修行者心中的特別能量,讓**與上師之間建立起一種溝通,啟發**內在的潛能,走上良好的修行道路,直到圓滿成就。接受灌頂需要上師和門徒親自參加,一般在寺院裡指定的地點,在特定的時間舉行。在舉行儀式時,還要有專門的僧人誦經奏樂,宗教氣氛十分濃厚而神祕。[

10樓:匿名使用者

【灌頂】

(術語)梵語abhi&sdotblw;ecan&imacron;,天竺國王即位時,以四大海之水,灌於頂而表祝意。密教效此世法,於其人加行成就,嗣阿闍梨位時,設壇而行灌頂之式。顯教雖說等覺菩薩於色界之魔醯首羅天由十方諸佛受灌頂而成佛之事,而無說於學人實行之之法則者。

大日經疏八曰:『如西方世人,受灌頂法時,取四大海水及境內一切河水,具置寶藥谷等,作境內地圖,令此童子踞師子座,以種種珍寶莊嚴,所統眷屬,隨其大小,列次陪奉。韋陀梵志師,坐於象寶,以臨其後,持此寶水,以注象牙,令墮其頂上。

而後唱令,以告眾人。又嘆說古先哲王治人濟代之法,如是隨順行者,當得壽命長遠,本枝繁盛,克紹轉輪之業。若不作如是事者,則當自退其位,殞身絕嗣。

如是一一而教誨之。今此法王子灌頂,則不如是。陳列密嚴佛土法界大圖,坐於妙法蓮華自在神通師子之座,以本性清淨智慧慈悲水具含萬德,而灌其心。

爾時諸菩薩眾,下至八部眾生,莫不歡喜贊喜而生敬仰。時阿闍梨,以法王遺訓而教訓之:從此以後,當得生如來家,定紹佛位。

若不如是對明,則不知正法尊法也。』同十五曰:『譬如世間剎利之種,謂欲紹其繼嗣令王種不斷故,為其嫡子,而作灌頂。

取四大海水,以四寶瓶盛之。種種嚴飾,又嚴飾子身。眾物鹹備,又飾大象,於象背上持瓶。

令太子坐於壇中,所統畢集,於象牙上,水令流注太子之頂。灌此水已,本聲三唱:汝等當知,太子已受位竟。

自今以後,所有教敕,皆當奉行。今如來法王,亦復如是。為令佛種不斷故,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為順世法故。

有此方便印持之法,從此以後,一切聖眾,鹹所敬仰。亦知此人畢竟不退於無上菩提,定紹法王之位。諸有所作,真言身印,瑜伽等業,皆不敢違越也。

』此就行人之初位而釋之。祕藏記末曰:『灌頂義,灌者諸佛大悲,灌頂者上之義。

菩薩初地乃至等覺,究竟遷佛果時,諸佛以大悲水灌頂,即自行圓滿,得證佛果,是頂義也。』此就後位而釋之。表制集一曰:

『灌謂灌持,明諸佛護念,頂謂頭頂,表大行尊高。』祕藏記鈔七曰:『以水灌頂,是五種中甘露灌頂也。

自餘四種無灑水義,雖無灑水名灌頂,其故灌者大悲護念義。頂者佛果最頂義,諸佛護念,令至佛頂住。皆名灌頂也。』

怎麼樣才算是真正的喜歡人,怎麼樣才算是真正的喜歡一個人

生命中每一階臺階都有各自的風景,所以每一級臺階我們都要上,每一種風景我們都要領略.哲人說 世界產生於偶然,必然毀於偶然 智者說 飄泊的人,雖有艱辛卻永無歷史 學者說 換步棋子,你一定會贏,可惜你卻放錯了位置 普通人說 人一定要記住過去,卻一定要放眼未來。一個人一生可愛上很多人,等你獲得真正屬於你的幸...

怎麼樣才算是真正的戀愛

孔庸玉夫 心裡一直想著他 她 幹什麼都喜歡和他 她 一起 他 她 不在的時候,想和他 她 在一起時的事,不由自主的笑對他 她 的感覺就像清澈的溪水,沒有一點汙染她 他 開心的時候,你也開心 她 他 難過的時候,你也難過 你不準任何人對他 她 有一點點的傷害,甚至只是一句口舌之爭,你也不準還有,看到他...

怎麼樣才算是真正愛自己

君無引 愛自己的人,會在天冷的時候記得加衣服,生病的時候好好吃飯按時吃藥照顧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做自己喜歡事情愉悅自己,不會為了去取悅別人而忘了愛護自己。 原生態蜂蜜 什麼是真正的愛自己,說白了就是因為你為別人付出太多啦,你不懂得為自己付出,不論何時何地,你為別人想的時候,你把這一刻往你自己身上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