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不善於聽取別人意見的事例及後果!

時間 2023-02-11 13:25:02

1樓:度之邴格格

馬謖。固執的馬謖置王平的忠言於不顧,自認為「熟讀兵書」,結果痛失街亭,還丟掉了性命。

2樓:梅林曉風

我覺得你說的這種人,是不是就是我們常說的「固執己見」?我覺得你應該和他好的談,讓他知道你的想法,如果你們之間有了誤會,那你就要好的和他談,如果他還是那樣的態度,我覺得你就要考慮是不是你們的關係是不是真的到了該放手的時候了,畢竟兩個人在一起是要相互理解的,如果他不能理解你的想法,那你就要考慮一下你們是不是真的合適。

求不聽取別人意見的事實論據

3樓:公考路上的人

不聽別人意見造成不會的後果:

固執的馬謖置王平的忠言於不顧,自認為「熟讀兵書」,結果痛失街亭,還丟掉了性命。

蔡桓公病了幾次不聽扁鵲的意見,諱疾忌醫,最終死掉蜀漢昭烈帝劉備:在關羽死後,不聽從趙雲,諸葛亮直言相勸,出師伐吳,結果陸遜猇亭一戰,火燒連營七百里,自己也落個憂憤病死在了白帝城。

不善於採納別人建議而走向失敗的例子 70

4樓:匿名使用者

袁紹不聽田豐,沮授勸阻,執意對抗曹操。最後在官渡之戰中大敗。

關羽不聽王甫,趙累走大路的建議,執意走小路。最後敗走麥城。

劉備拒絕諸葛亮,趙雲的苦諫,堅持討伐東吳為關羽,張飛報仇。最後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落得白帝城託孤的悲慘結局。

馬謖拒絕諸葛亮,王平的當道紮營勸阻,執意在山上屯兵,最後導致街亭失守,馬謖自己被諸葛亮依法處斬。

諸葛恪不聽丁奉勸阻,盲目攻取新城,最後大敗,自己被孫峻設計殺害。

不知錯就改,不善於聽取建議的君主事例(三個)

5樓:匿名使用者

袁紹---不聽許攸的建議打持久戰,導致被曹操打敗。

項羽---不聽范增的意見除掉劉邦,結果兵敗烏江。

李隆基---不接納打壓安綠山的計劃,最後出現安史之亂。望採納。

6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不聽勸伐東吳不聽勸扎300裡連營,遭遇夷陵大敗;苻堅不聽王猛臨終勸誡南伐東晉大敗;梁武帝不聽勸終被侯景圍困活活餓死。

生活中或者歷史上有哪些不聽取別人意見的人以及他們的事例

7樓:在黃蓋湖旅遊的曹丕

你說幹嘛 不是查資料就是寫作文。

8樓:匿名使用者

那就多了,你問這幹嘛啊。

9樓:0o黑人牙膏

袁紹 , 和曹操官渡之戰,沒有聽取荀彧的正確意見導致失敗。

不聽取意見的事例

10樓:逆水茯苓

袁紹不聽許攸的,許攸反水,袁紹官渡之戰失敗了。

項羽不聽範曾的,後過不言而喻。

11樓:徐鴻軒

趙括不聽不下的意見,採取攻勢作戰 最終失敗身亡。

12樓:泉語詩

媽媽讓我一點點感冒就吃藥我不吃。結果後來去吊針。

朋友悔隱銀碧宴為啥非得要古代的。換個思路現代的。身邊的。企業攜改的。多的是。

關於善於採納別人建議的例子與反面例子有哪些

13樓:網友

鴻門宴上項羽不聽范增的話錯失殺死劉邦的機會,終失天下;官渡之戰中袁紹不聽許攸的話錯失謀士。

歷史上不善於採納別人建議的人無外乎兩種,一。

種是絕對自負者,不屑於聽取別人的建議,項羽就屬此類,還有一類就是無能者,昏庸而不能區分哪些是良言哪些是佞語,最明顯的就是一些昏庸的末代皇帝。

不聽取別人勸告而失敗的素材作文

該聽取別人意見還是遵從自己內心選擇?

我認為這兩者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聽從他人建議和聽從自己想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如果非要讓我選一個的話,我要選的是遵從內心選擇。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的因為沒有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而深深的後悔過。人生的選擇有無數個,但通常情況下,是完完全全聽從自己內心的選擇卻沒幾個。雖然現在的社...

我的問題是不善於與別人交流,也不知道怎樣和別人溝通,和別人說話有時候接不上話或者不知道該說什麼

1.平時多瞭解一些新聞或者其他感興趣的知識,這樣跟別人聊天時有話題2.多參加些演講類的聚會,訓練自己表達能力3.溝通時別人說的話如果沒聽進去,可以不說話,只傾聽但要微笑點頭表示贊同 4.訓練集中注意力 這些都慢慢來,不要苦惱,要知道很多名人成名前都不善於溝通例如列寧,華盛頓,瑪麗蓮夢露,布魯斯威利斯...

怎麼才能讓內向不善於表達的人變的活潑

自卑是指對自己的能力 品質作出偏低的評價。自卑是人們自身最大的心理障礙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人的自我發展。有不少同學存在自卑心理,如何消除這種心理呢?以下方法不妨一試。一 提高自信心。自信是消除自卑心理的最根本的動力。不要害怕失敗,因 為失敗是難免的,要想到 失敗是成功之母 勝敗乃兵家常事 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