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兒童智慧故事,古代兒童聰慧的故事

時間 2021-05-07 19:58:58

1樓:匿名使用者

區寄童區寄傳

柳宗元兒童區寄,是柳州打柴放牛的孩子。他正一邊放牧一邊打柴,兩個強盜把他綁架,反揹著手捆起來,用布矇住他的嘴,(帶他)走了四十多裡,到集市上賣他。區寄假裝像小孩似地啼哭,(假裝)害怕得發抖,像小孩常有的那樣。

強盜以為他好對付,就互相敬酒痛飲,喝醉了。一個強盜去交涉買賣;另一個躺著,把刀插在路上。孩子暗地裡察看他睡著了,把捆手的繩子靠在刀刃上,用力上下磨刮,繩子終於被割斷,就拿起刀來殺了他。

(孩子)還來不及逃遠,去交涉買賣的強盜回來了,抓住孩子,十分震驚,要殺害孩子。(孩子)急忙說:「當兩個人的僕人,哪比得上當一個人的僕人呢?

他待我不好,你果真能保全我的生命,並且好好待我,怎麼處置都行。」去交涉買賣的強盜盤算了很久,心想:「與其殺了這個僮僕,不如把他賣了;與其賣錢兩個人分,不如我一個人獨佔。

幸好(孩子)殺了那傢伙,好得很!」就藏起那個強盜的屍體,帶著孩子到集市上窩藏強盜的人家,(把孩子)越發**結實。半夜,孩子自己翻轉身,讓**的繩子靠近爐火把它燒斷,雖然燒傷了手也不害怕;又拿起刀殺了這個要賣掉他的強盜。

接著大聲哭叫。整個集市的人都大吃一驚。孩子說:

「我是區家的孩子,不該做別人的僕人。兩個強盜抓了我,我幸好把他們都殺了。希望把(這件事)報告官府。

」管集市的小吏報告州官,州官又報告上級**太府。太府召見孩子,原來既幼小又老實呢。刺史顏證覺得他與眾不同,留他當衙門小吏,(他)不肯。

就給(他)衣服,(讓)小吏護送(他)回到鄉里。鄉里搶劫綁架的人,不敢正眼看他,不敢經過他的家門,都說:「這孩子比秦武陽還小兩歲,卻殺了兩個強盜,怎麼能接近他?

」李寄李寄斬蛇

東越的閩中地區有一座庸嶺,山高几十里,嶺西北山洞裡有一條大蛇,七八丈長,十幾圍粗.當地人常常害怕它。東冶郡都尉及屬縣的縣吏也有不少被它傷害死的。於是人們用牛羊去祭祀,但照樣得不到保佑。

或者託夢給人,或者下告巫祝,說蛇要吃十二三歲的女孩子。都尉和縣官都為這件事大傷腦筋。可是大蛇妖氣造成的災害並不因此停息。

大家一起尋找家生女婢和犯罪人家的女孩,先把她養著,等八月初祭期一到,就把她送到大蛇洞口。大蛇一出洞就吞吃了小女孩。接連好多年都是這樣,已經斷送了九個小女孩的生命。

這一年,又在預先尋求招募祭蛇用的小女孩,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將樂縣李誕家裡有六個女兒,沒有兒子。小女兒名叫李寄,想自願去應招。

父母不同意。李寄說:「爹媽的命相不好,只生了六個女兒,連一個兒子也沒有,雖說有後代,卻和沒有一樣。

我沒有緹縈那種能給父母解救苦難的力量,既然不能供養雙親,只是白白地浪費衣食。活著沒有什麼益處,倒不如早點死掉。賣掉我還可以得到一點錢,拿來供養爹媽,難道不好嗎!

」父母疼愛孩子,始終不允許她去應招。李寄偷偷地一個人溜走了,父母制止不了。

於是李寄就向官府請求賜給鋒利的寶劍和咬蛇的獵狗。到了八月初祭那天,她便帶上劍,牽著狗,來到廟中坐下。她預先用幾石米拌上蜜糖,做成餈粑,放在蛇洞口。

大蛇爬出洞外,頭大得象個圓頂糧屯,眼睛象兩面二尺闊的銅鏡子。蛇聞到餈粑的甜香氣味,就先大口吞食起來。李寄立即放出獵狗,那狗衝上前去咬大蛇。

李寄又從後邊用寶劍砍傷了蛇幾處。蛇受不了傷口劇痛,就猛然躍了出來,竄到廟中院子裡死掉了。李寄進洞一看,發現九具女孩留下的頭骨。

她從洞中把這些頭骨全拿出來,痛惜地說:「你們這些人軟弱膽小,結果被蛇吃掉了,真值得憐憫啊!」說完,李寄就緩步回家去了。

2樓:小妮子看動漫

民間故事——工匠的智慧

3樓:寶燕伍依霜

古代所謂神童,以語言天賦突出的居多,曹衝卻表現出解決問題的高超思維能力。曹衝七歲時以等量置換的辦法稱大象體重,不但震驚了當時之眾,也流傳千古,成為最經典的兒童智力啟蒙故事之一。

還有一個典故:孫權曾送來一隻漂亮的雉雞。曹操想觀賞雉雞舞蹈,但使盡辦法,這珍禽就是不鳴不舞,讓人徒嘆奈何。

曹衝想出一個辦法,讓人制作一面大鏡,擺在雉雞面前。那雉雞於鏡中看到同類,起了爭勝之心,當即舞將起來,這一下對鏡成雙,煞是好看。

古代兒童聰慧的故事

4樓:晨晨沉

曹衝稱象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麼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杆頂大頂大的秤來稱。」

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家說:「你這個辦法呀,真叫笨極啦!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真叫人為難了。

這時,從人群裡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爸爸,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衝把辦法說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

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好辦法!」現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孔融讓梨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叫孔融他們七兄弟從最小的小弟開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而孔融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

「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三字經中的「融四歲,能讓梨。」就是出自這個典故。

孔融小時候,不僅學習勤奮,而且善於思考。父親外出拜客總是帶著他去。10歲那年,他隨父親來到洛陽。

正逢洛陽太守李膺在任,孔融徑直往大府內走。這時守門人忙把他拉住,問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邊玩去!

」孔融嚴肅地回答說:「請你們進去通報,山東孔融來訪。」守門人見他一本正經,也不知是什麼來頭?

笑著問:「小公子,可有紅貼?」孔融說:

「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師生之誼,無需紅貼,只管通報。」守門人怕慢待貴客,只好進去通報。這時李膺正和許多文人雅士交談,聽了通報,一時想不起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麼關係,只好哈哈:

「請進!」小孔融興沖沖走進大廳,一邊向主人問候,一邊拱手招呼各位來賓,態度不亢不卑。李膺一邊讓座,一邊打量著這位俊才少年,心裡好生奇怪:

這小孩從未見過面,而他為何自稱通家呢?於是,李膺問道:「小公子,你說我們兩家世代交情,我怎麼想不起來啊!

」孔融微笑著說:「500年前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說明孔、李兩家500年就有師生之誼。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師生關係,我們兩家不是累世通家嗎!

」孔融語出驚人,在座客人無不暗暗稱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小公子真神童也。

」唯有太中大夫陳韙不以為然,冷冷地說:「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後未必有作為。」面對挑戰,孔融笑著說:

「這樣說來,想必先生小時候一定很聰明。」這一巧妙對答,弄得陳韙面紅耳赤無言回對,暗暗坐在一旁生氣。孔融則目不斜視,裝著大人模樣,一本正經地喝著茶,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院子裡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廠裡。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

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裡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就是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

王獻之習書法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工草書隸書,也善畫畫兒。他七八歲時始學書法,師承父親。有一次,王羲之看獻之正聚精會神地練習書法,便悄悄走到背後,突然伸手去抽獻之手中的毛筆,獻之握筆很牢,沒被抽掉。

父親很高興,誇讚道:「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小獻之聽後心中沾沾自喜。

還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讓獻之在扇子上寫字,獻之揮筆便寫,突然筆落扇上,把字汙染了,小獻之靈機一動,一隻小牛栩栩如生於扇面上。再加上眾人對獻之書法繪畫讚不絕口,小獻之滋長了驕傲情緒。獻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獻之問母親郗氏:「我只要再寫上三年就行了吧?」媽媽搖搖頭。

「五年總行了吧?」媽媽又搖搖頭。獻之急了,衝著媽媽說:

「那您說究竟要多長時間?」「你要記住,寫完院裡這18缸水,你的字才會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會站得直立得穩。」獻之一回頭,原來父親站在了他的背後 。

王獻之心中不服,啥都沒說,一咬牙又練了5年,把一大堆寫好的字給父親看,希望聽到幾句表揚的話。誰知,王羲之一張張掀過,一個勁地搖頭。掀到一個「大」字,父親現出了較滿意的表情,隨手在「大」字下填了一個點,然後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

小獻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並說:「我又練了5 年,並且是完全按照父親的字樣練的。您仔細看看,我和父親的字還有什麼不同?

」母親果然認真地看了3天,最後指著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個點兒,嘆了口氣說:「吾兒磨盡三缸水,惟有一點似羲之。」

獻之聽後洩氣了,有氣無力地說:「難啊!這樣下去,啥時候才能有好結果呢?

」母親見他的驕氣已經消盡了,就鼓勵他說:「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沒有過不去的河、翻不過的山。你只要像這幾年一樣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就一定會達到目的的!

」獻之聽完後深受感動,又鍥而不捨地練下去。功夫不負有心人,獻之練字用盡了18大缸水,在書法上突飛猛進。後來,王獻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紙背、爐火純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並列,被人們稱為「二王」。

古代人用智謀戰勝敵人的故事,古代用智慧戰勝困難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帥哥 赤壁之戰 是指東漢末年,孫權 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 208年 在長江赤壁 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 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 三大戰役 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

古代優秀少年的故事,古代優秀少年的故事

百里冰霜 孔融七歲讓梨,甘羅十二拜相,十三週瑜能帶兵,都是優秀少年。 司馬光 嗯.是個聰明的孩子.馬良.是個有福氣的孩子.王冕.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國家棟梁 關於古代傑出少年的故事 凮起雲湧 1 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穩重的就像一個大人,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

古代漢字的傳說故事,古代漢字的傳說故事400字

漢字的起源 人類社會之初,生產力極其低下,出於生存的需要,人們不得不聯合起來,採用原始 簡陋的生產工具,同大自然作鬥爭。在鬥爭中,為了交流思想,傳遞資訊,語言誕生了。但語言一瞬即逝,它即不能儲存,也無法傳到較遠一點的地方去,而某些需要保留和傳播到較遠地方去的資訊,單靠人的大腦的記憶是不行的。於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