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亞洲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特徵

時間 2021-05-07 20:00:56

1樓:匿名使用者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濱北冰洋,西達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皮艾角(東經103度30分,北緯1度1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

在各洲中所跨緯度最廣,具有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所跨經度亦最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北部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隔寬僅86千米的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對。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毗連,形成全球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總面積約5071萬平方千米,其中亞洲大陸約佔4/5。

居民: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複雜,尤以南亞為甚。黃種人(又稱蒙古利亞人種)為主體種族,約佔全洲人口的60%。

餘為白種人、棕色人及人種的混合型別。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1000個,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一半。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

根據語言近似的程度,亞洲的居民分屬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和日本語(有人認為這兩種語系未定。)、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茶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等。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教三大宗教的發源地。

自然環境:亞洲的大陸海岸線綿長而曲折,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一洲。

海岸型別複雜。多半島和島嶼,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

加裡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嶺彙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地勢最高的一洲。

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脈,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在各高大山脈之間有許多面積廣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側還分佈著廣闊的平原。

亞洲有許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佈在喀喇崑崙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亞洲有世界陸地上最低的窪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於地中海海面592米),還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

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東部沿海島嶼、中亞和西亞北部**頻繁。亞洲的許多大河發源於中部山地,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內流區主要分佈在亞洲中部和西部。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長6397千米;其次是黃河,長5464千米;湄公河長4500千米。最長的內流河是錫爾河,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

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型別複雜。北部沿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

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草原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

西亞地中海沿岸屬**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

自然資源:亞洲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富集區多。主要礦藏有煤、鐵、石油、錫、鎢、銻、銅、鉛、鋅、錳、菱鎂礦、金、石墨、鉻等。

石油、錫、菱鎂礦、鐵等的儲量均居各洲首位,錫礦儲量約佔世界錫礦總儲量60%以上。亞洲的森林面積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3%。可利用的水力資源也極豐富。

亞洲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著名的漁場主要分佈在大陸東部沿海,有中國的舟山群島、臺灣島和西沙群島漁場,以及鄂霍次克海、北海道、九州等漁場。

經濟:在古代,亞洲人民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科學發明創造,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16世紀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相繼侵入,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遭到了嚴重摧殘,民族經濟發展緩慢。致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目前,亞洲除日本外,大多數國家為發展中國家。

農業在亞洲各國中佔重要地位。稻穀、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馬尼拉麻、柚木、胡椒、黃麻、椰幹、茶葉等的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80%—90%以上,**、魚、大豆、棉花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30%——40%,錫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60%左右,鎢精礦、花生、芝麻、菸草、油菜籽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45%,木棉、蠶絲、椰棗等的產量和牲畜總頭數也居世界前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採礦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較先進,重工業正在發展。

中國東半部、日本、韓國、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東南沿海海上運輸發達。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為主。

地理區域: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東亞:指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

面積約1170萬平方千米。地勢西高東低,分四個階梯。中國西南部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東南半部為季風區,屬溫帶闊葉林氣候和**帶森林氣候;西北部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沙漠氣候;西南部屬山地高原氣候。5—10月東部沿海受颱風影響。礦物資源以煤、鐵、石油、銅、銻、鎢、鉬、金、菱鎂礦、石墨等最豐富。

東亞是稻、薯蕷、糜子、蕎麥、大豆、苧麻、茶、油桐、漆樹、柑橘、桂圓、荔枝、人蔘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稻穀佔世界稻穀總產量40%以上,茶葉佔世界總產量25%以上,大豆佔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蠶絲等的產量在世界上佔重要地位。

東南亞:指亞洲東南部地區。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

面積約448萬平方千米。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兩大部分。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之一。

群島區和半島的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半島北部山地屬**帶森林氣候。礦物以錫、石油、天然氣、煤、鎳、鋁土礦、鎢、鉻、金等為重要。東南亞是檸檬、黃麻、丁香、豆蔻、胡椒、香蕉、檳榔、木菠蘿、馬尼拉麻等熱帶栽培植物的原產地,盛產稻米、橡膠、香料、柚木、木棉、金雞納霜及熱帶水果。

南亞:指亞洲南部地區。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錫金。

面積約437萬平方千米。本區北部為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地區,南部印度半島為德干高原,北部山地與德干高原之間為印度河-恆河平原。北部和中部平原基本上屬**帶森林氣候,德干高原及斯里蘭卡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印度半島的西南端、斯里蘭卡南部和馬爾地夫屬熱帶雨林氣候,印度河平原屬**帶草原、沙漠氣候。

礦物資源以鐵、錳、煤最豐富。南亞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蓮藕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黃麻、茶葉約佔世界總產量1/2左右。

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膠、小麥和椰乾等的產量在世界上也佔重要地位。

西亞:也叫西南亞,指亞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巴林。

面積約700多萬平方千米。高原廣佈,北部多山脈。北部山地高原與南部阿拉伯半島之間為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沖積而成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氣候乾燥。南部沙漠面積廣大。本區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區和西部山地屬地中海式氣候,東部和內陸高原屬**帶草原、沙漠氣候,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

石油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佔重要的地位。西亞是胡蘿蔔、甜瓜、洋蔥、菠菜、苜蓿、椰棗等栽培植物和阿拉伯駱駝、阿拉伯馬、安哥拉山羊、安哥拉兔等著名畜種的原產地。

中亞:指中亞細亞地區。狹義講只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四國的全部和哈薩克的南部。

本區東南部為山地,**頻繁,屬山地氣候;其餘地區為平原和丘陵,沙漠廣佈,氣候乾旱,屬溫帶和**帶沙漠、草原氣候。礦物以天然氣、石油、煤、銅、鉛、鋅、汞、硫黃和芒硝較重要。中亞是豌豆、蠶豆、蘋果等栽培植物以及卡拉庫爾綿羊的原產地。

出產棉花、菸草、稻米、蠶絲、羊毛和葡萄、蘋果等。

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西部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部為中西伯利亞高原和山地,東部為遠東山地。

極圈以北屬寒帶苔原氣候,其餘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河流結冰期六個月以上。礦物以石油、煤、銅、金、金剛石較重要。

出產麥類、馬鈴薯、亞麻和木材等

2樓:

去國家地理雜誌的官方網頁吧

亞洲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特徵

3樓:暴走少女

一、自然環境

亞洲的大陸海岸線綿長而曲折,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大洲。海岸型別複雜。

多半島和島嶼,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

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嶺彙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地勢最高的一洲。

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脈,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在各高大山脈之間有許多面積廣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側還分佈著廣闊的平原。

二、人文特徵

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第二是印度。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達4400多人,是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僅1人多;沙烏地阿拉伯、阿曼等國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

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複雜,尤以南亞為甚。黃種人(又稱蒙古利亞人種)為主要人種。其餘為白種人、棕色人及人種的混合型別。

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一千個,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80%。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

自然環境的定義是什麼,什麼是自然環境?

漫閱科技 自然環境是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人類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質及能量的總和,包括作為生產資料和勞動物件的各種自然條件,它是人類生活 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自然基礎。就現狀而言,它主要位於地球表面,處於岩石圈 水圈 大氣圈 土壤圈 生物圈的相互制約 相互滲透 相互轉化的交錯帶上 下至岩石圈的表層,上至大氣圈下...

優美自然環境描寫片段,描寫優美的自然環境的古詩

生活達人小黃老師 春天1 小區路邊褐色的泥土地上吐出了幾點新綠,小草們顏色一天比一天新鮮,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路邊的野花不知不覺間開了一大片,伏在草叢中,從葉簇中探出頭來,紅的花,白的花,黃的花,紅的星,白的星,黃的星,那一點點含羞帶怯的嬌豔的顏色,像是春天裡最瑰麗的美夢。早有幾隻蝴蝶在花間起舞,她們...

西部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的,西部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的資料

星空之吻 西部的土地面積十分遼闊,放眼望去,那是一片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原。風一吹,地上的沙石立即四處飛揚 下雨時,山上的雨水摻和黃泥一同往山下湧,最後流入了黃河。巨大的衝擊力在黃土高原上烙出了溝壑縱橫。黃土高原是一個乾旱地區,那裡的人們缺少水資源。還有,由於歷史原因,當時人們大量地砍伐樹木,破壞了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