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該如何告訴孩子,父母離婚了,該如何告訴5歲的孩子?

時間 2021-10-28 00:25:08

1樓:丁香娛

所以父母離婚到底是該告訴孩子,還是不告訴孩子呢?這是一個令人苦惱的問題。不告訴孩子的人因為擔心孩子受到打擊和傷害,所以不能讓孩子知道,他們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不懂大人為什麼會分開,不懂愛自己的父母為什麼只有一個爸爸或者媽媽,所以他們認為孩子大一點就可以接受一切事實,其實並不是,像新聞中的孩子已經遭受了更大的痛苦和傷害,這孩子認為是父母欺騙了自己,讓孩子感到不信任。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在意的並不是父母之間的法律關係,而是父母之間的相處關係,如果離婚之間父母還是很好地關心孩子,照料孩子,做好家長的姿態,和睦相處,孩子也能適應。而為了保證父母能把對孩子的傷害調整到最低,我們離異的父母可以這樣做。

第一,父母要調整好自己的的心態。婚姻結果的不幸,像前文所說可能**很多方面,其中最多可能是家暴,試想有些人為了孩子長時間維持一段早已經結束的感情,每天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對孩子的傷害也是極大地,結束這場悲劇可以讓雙方彼此和孩子也能更好的生活,所以別擔心對孩子有什麼傷害,還是應該實話實說,孩子有時候比大人還要清楚。

第二,明確離婚不是孩子的問題。在孩子面前儘量不要數落對方,指責對方,更不應該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孩子是無辜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告訴孩子離婚不是因為孩子,但父母依舊愛著自己。

第三,告訴孩子事實。告訴孩子離婚的一些安排和事實,一個家庭中任何人都有足夠的知情權,我們需要孩子明白即使以後大家都不住在一起,父母依舊還是會愛自己,比起在一個充滿不愉快的日子,不如為彼此的傷害畫上一個休止符,是一種重生,離婚的父母也要更好地善待彼此的關係和孩子。

現在很多人的恐婚也有一部分原因**於離婚的擔憂,離婚的女人可能生活得比較艱難,別人閒言碎語、冷嘲熱諷都是一種傷害,但是我們不是要過好自己的人生就可以了嗎?我們要保護好我們孩子不就行了嗎?在孩子得知父母離婚後短時間內會出現敏感和極端的態度,尤其是會自閉等情緒,我們離異的雙方也得多花時間聽聽孩子的聲音,別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傳染給孩子,影響孩子的情緒,離婚還是可以保持互相尊重和友好往來的。

2樓:鬆艾

在告訴孩子離婚事實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彼此抱怨,讓孩子感覺離婚後的父母更開心幸福,自己也更被關心。事實上這一點很難做到,因為中國的主流文化對離婚仍然是否定的。所以,這一點要用行動讓孩子感覺到。

◆不要讓孩子捲入離婚事件,比如說離婚是因為她不聽話,或者父親覺得母親沒有教好她等等,這樣的話會給孩子內心留下永久的傷痛,甚至無法再信任親人。

◆如果母親還年輕,努力尋找合適的物件再婚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因為孩子很小的時候比較容易接納新來者,到了七八歲以後就困難一些,十二歲以後基本不願意融入新的家庭。讓一個青春期後的孩子接受繼父或繼母是件很費腦筋的事。

作為母親,最好爭取在孩子5歲前有新的家庭,孩子接受起來要容易很多。

在這裡,也提醒單身母親們,孩子並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她只是你愛與職責的一部分,你還有更多的職責。要讓自己成長,善待自己,不要放棄追求幸福的機會,越是這樣孩子的心理髮展就越好,因為母親對生活的態度就是孩子對生活的態度。

2023年第8期的某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主人公田淑琴是一位單身母親:

她選擇了一個週日,帶著女兒去公園遊玩。玩得高興的女兒說:「爸爸怎麼不來和我們玩呀?

」母親抓住了這個機會,心平氣和地把離婚的事情告訴了女兒。剛開始女兒不願意相信,這位母親很冷靜地對女兒說,不是爸爸不要我們,是爸爸和媽媽之間有了問題,我們不願再住在一起。但爸爸、媽媽都會像從前一樣愛你。

只不過愛的方式變了——如果這周媽媽陪你玩,下週也許就是爸爸陪你玩。女兒年齡小,似懂非懂地問:「是爸爸不好嗎?

」這位母親很平靜地回答:「分手不一定是誰有錯,是雙方感情出現了問題。不是我們哪個人的錯,更不是你的錯。

」當然,女兒知道真相後,有好長一段時間不愛說話,很少在母親面前提到父親。但有一次,媽媽帶女兒回孃家,女兒聽到小姨說爸爸的壞話,表現得非常激動,她大吵大鬧:「不許說我爸爸的壞話!

」這位母親知道,不能把成年人的恩怨連帶給孩子,否則會讓她在心裡埋下怨恨或自卑的種子。母親給自己立了個規矩:絕不在孩子面前以婚姻的受害者自居。

並要求親朋好友,當著女兒的面不要談論她爸爸的是非。

更難得的是,這位母親一直提醒自己做個樂觀的單身媽媽,陪女兒去興趣班、逛街遊玩,並鼓勵女兒和爸爸制定每週出遊的計劃。漸漸地,女兒適應了生活的變化,懂事了,她開始幫媽媽分擔一些家務,並主動關心媽媽,和媽媽談心。她寫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媽媽》,其中寫道: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很好的人。雖然他們分手了,但他們對我的愛沒有改變,我也一樣深深地愛著他們。」

父母離婚了,該如何告訴5歲的孩子?

3樓:馬歌韻

告訴孩子的時候,如果孩子很小,可以淡化離婚這件事,可以避免使用「離婚」這個詞,只說「爸爸媽媽因為自己的問題分開生活,但和從前一樣,還是一樣愛你,關心你,讓你幸福」

。注意,一定不要讓孩子誤解:父母離婚是他不聽話造成的。

還有,離婚後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埋怨對方,更不能說對方的壞話,而是說對方的好話。

最後一點:和父母中的一方生活的孩子,在離婚初期,一定要安排儘可能多的時間和父母中的另一方接觸,讓孩子感覺到,父母離婚後,他得到的愛沒有絲毫減少。

請問父母離婚了,該如何對孩子說?

4樓:

你還一定要對孩子強調,儘管他的爸爸不再是你的丈夫,但他仍然是他的爸爸,孩子並不會因此失去爸爸。

另外,從一個實際性的角度來看,你應該告訴孩子家裡發生什麼變化。告訴孩子真實的情況。

還有,孩子往往需要你把同樣的話說一遍又一遍。

離婚不僅對大人而言是一種傷害,對寶寶的傷害更大,所以父母都希望能做些什麼幫助寶寶遠離婚變帶來的陰影和傷害,那麼哪些要做,哪些不要做,才可以儘可能地把離婚對寶寶的影響降到最低。

父母要做的:

簡要地回答寶寶的問題。

允許學步兒反覆地提出問題。

表現出父母雙方對寶寶的愛。

堅持婚姻已經結束。

幫助寶寶表達出他的感情。

和寶寶談論現在發生的變化。

告知寶寶的養育者和其他關係密切的人。

從大家庭成員那裡得到支援和幫助。

尋找外界的援助,例如對於自己憂鬱失落情緒的諮詢。

儘可能維持從前家庭的大多數習慣。

安慰你的寶寶,向他保證父母雙方將會繼續愛他和照顧他。

父母不要做的:

在寶寶面前批評你從前的配偶。

強迫寶寶偏袒一方。

利用寶寶。

與從前的配偶爭論。

為夫妻分開的情況向寶寶說謊。

掩飾你全部的感情。

很快介紹另一個陌生大人給寶寶。

認為寶寶還小,不能明白離婚這件事。

5樓:殳秋梵玉

首先可以肯定對孩子是有傷害的,在孩子的每個年齡段對孩子所產生的後果是不大一樣。太小的孩子會感到不理解,...大一點的會感到家庭不快樂,看到別的小朋友與家長享受天倫的時候,他會感到失落,甚至心裡扭曲,因為他想不明白。....。

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後果是最危險的。他是懂非懂感到家庭的不健全而不快樂。單人背後對他多好都沒有用。

他會感覺到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只有大了以後,理解了父母,而變的堅強、自信。最難的時候,就是在小學和初中的讀書階段。

如果父母要離婚,孩子怎麼辦?父母離婚,那孩子該怎麼辦?

首先兩個人離婚了,那麼孩子肯定是一個問題,有誰來撫養,有誰出撫養費,這個肯定都想要孩子的話,都想爭孩子的撫養權,這個有的時候要經過法院去判決了。父母離婚。關於子女撫養問題首先雙方協商。協商不成的,由法院作出判決。父母離婚,那孩子該怎麼辦?根據我國 民法典 的規定,兩歲以下的孩子原則上歸母親撫養 而兩...

若離婚,孩子歸誰,父母離婚 孩子歸誰

判給誰主要看誰對孩子好,有能力撫養,還要結合孩子的意願 不是單方面可以決定的 為了孩子的將來慎重考慮,綜合考慮,如果你給不了孩子好的條件,還是將孩子放在好的條件下比較好。前提是對方對孩子要好,不要讓孩子受委屈,成才才是關鍵。也不要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一般來說會判給父親。如果母親想要孩紙的話,很難,除...

孩子有權申請父母離婚嗎,子女有權讓父母離婚嗎?

你眼裡看見的是他們的矛盾,你心裡覺得他們在一起過日子很艱辛。但他們的潛意識裡可能從來都沒考慮過離婚這件事。即使是嘴上說也從來不去付諸於行動。成年人難道會沒有我們考慮的周全麼?只是他們的不和睦讓你心裡難受,想要想辦法去調解。我有個同學也有過這種想法,他的父母整天吵架甚至還會動手,每次他母親都說要不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