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脾氣總是躺在地上怎麼辦,孩子躺在地上撒潑打滾,大人怎麼辦

時間 2021-12-30 01:46:53

1樓:林修良

孩子這樣的性格不能慣,這樣耍賴式一旦得到成功,他會經常使用的。我一兒時的夥伴小時候就這樣,一點不滿足他心意,就撒潑打滾,他父母就滿足他的要求了,等長大了,他父親也管不住了。

建議採用的辦法:一堅決不能滿足他撒潑打滾的要求。2、轉移話題,談論其他他可能感興趣的事情,或者他知道答案你故意說錯,讓他得到滿足感。3、冷處理。

2樓:諦聽者

靜靜地陪伴對方,不干預,不搭腔。

3樓:少野殿下

2-3歲是寶寶最容易「莫名其妙」發脾氣的階段,原因有很多種,根據你所描述的情況,可能是媽媽做的一些事情不合寶寶的心意,

4樓:太原巨目標牌

我家寶寶一歲半前段時間也是這樣,很頭疼,後來咬了牙狠了狠心,就讓她在那裡哭,哭完再跟她交流不理她,哭夠了再跟她講道理,一次就見效了,不過一定要堅持,不能心疼,要不努力就白費了

5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你所描述的情況,可能是媽媽做的一些事情不合寶寶的心意。

孩子躺在地上撒潑打滾,大人怎麼辦

6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孩子有爸爸媽媽愛,姥姥姥爺疼,爺爺奶奶寵,有什麼要求,只要手一指,嘴巴一動,就能夠得到滿足。時間長了,孩子就養成了以我為中心、任性等不良行為,稍不滿意,就大發雷霆,大哭大鬧不算,還會摔東西,躺在地上打滾,甚至是打人。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呢?

首先,父母不能因為心軟敗下陣來。孩子為什麼會不停地提出要好吃的東西、新玩具,稍不滿足就大發脾氣呢?這是因為孩子心裡清楚:

只要我哭鬧,父母就一定滿足我。這個方法是他屢試不爽得出來的結論,所以,他才會不停地哭鬧,直至達到目的。對於孩子的要求,父母應該在考慮其可行性,認為有必要滿足的就滿足孩子,否則要態度堅決地告訴孩子「no」,即便是孩子哭鬧不止,糾纏不休,父母都要挺住,不能看孩子哭得傷心就放棄了,這隻會強化孩子的行為,助長他的囂張氣焰。

其次,父母在對孩子要言而有信。在面對孩子哭鬧發脾氣時,很多父母常用的一招「滅火法」就是給孩子許願,「聽話,乖一點,媽媽就帶你去遊樂園玩。」「你要是乖乖地吃飯,爸爸就給你買新衣服」等。

然而,在平息了孩子的怒火之後,父母的這些許願卻很難兌現,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孩子說:「你們大人說話從來都不算數。」父母都無法做到言出必行,那麼,我們又怎麼能要求孩子、教育孩子先做到呢?

第三,熱處理不如冷處理。有些家長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往往以武力壓制,你脾氣大,我比你脾氣還大,一場「戰鬥」下來,常常是家長和孩子都累得夠嗆,效果卻甚微。其實,與其這樣大動干戈,倒不如置之不理,來一個冷處理,孩子看到發脾氣沒人理會,自然會覺得沒意思,平息了怒火。

待孩子的囂張氣焰被削弱了之後,正是父母「乘虛而入」進行教育的好時機。

教育孩子從來都是一個技術活,既要掌握技巧,又要掌握火候,更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經驗,方能成為一個好父母。當寶寶躺地上打滾、耍賴時,父母可以採取以下步驟:

第一步:制止寶寶

跟寶寶講道理,告訴他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並且告訴他媽媽也會生氣,讓他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達不到他想要的結果

第二步:無視寶寶

很多時候,第一步往往是失敗的,沒關係。如果寶寶不聽你的勸,執意要做,這個時候你必須無視他的需求,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或者讓他躺著哭。

第三步:安慰寶寶

等寶寶躺了躺了、哭也哭了、鬧也鬧了,肯定沒什麼力氣了,這個時候去把他扶起來。溫柔的安慰他。也可以用好吃的引誘他一下。

不過這個辦法最好不要多用,一方面會失靈,另一方面寶寶為了吃零食而再用這一招,你就得不償失了。

第四步:引導寶寶

告訴寶寶如何用正確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用這一個爛招。媽媽平時也要注意,要適時地給寶寶一些關注和關愛,他的基本需求都能及時滿足,寶寶做的好的地方也要給予表揚和讚賞,這樣寶寶就不會用這個辦法了。

7樓:花小

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小孩任性:「他根本就不聽你的話,到了商店要這要那,不給買就又哭又鬧,躺在地上撒潑打滾,不抱起來哄他就沒個完。」「我那孩子簡直是你的死對頭,你讓做的事,苦口婆心費盡心思,他就是不做,你不讓他做的事,你制止他,他偏要去做。

」 一般來說,幼兒在2-4歲期間,往往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個獨立的人而在心理上產生一個「反抗期」,在這一時期內,他往往會出現一些反抗行為,也即任性行為,如大聲吵鬧,不聽話,故意和人對著幹等行為來表現自己。應該說,在這一時期內孩子表現出任性,有逆反心理,不必大驚小怪,但是如果在這一時期不對孩子的任性進行正確地引導和處理,也往往會對孩子成長產生不良影口向。 任性的根源任性是現在孩子的通病,常常讓家長困惑憂慮,然而這要由大人負責。

現在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往往是五六個大人圍著他轉。當孩子要求沒有滿足而發脾氣時,圍繞小太陽的「奴僕們」不加分析地讓步、哄勸,只是一味滿足兒童的欲求,以此平息事態:正是大人給孩子的這種不良教育和過分溺愛,造成了孩子的「自我為中心」的心態,形成「我要什麼就有什麼」的心理定勢。

當孩子可以用任性這一利器要挾家長時,他又怎麼會改變任性呢? 任性時要「冷處理」在孩子任性時,訓斥是沒有用的,氣惱急躁也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耐心地講道理也並不奏效,最好的方法是採取不理不睬的冷處理方式,不要怕他的大哭大鬧,而只要耐心等待他哭鬧過後的冷靜。事後要「熱加工」冷處理既避免了親子教育中的正面衝突,又給家長一個考慮如何說服孩子充裕時間,同時也給孩子一個反省自己行為的機會,孩子冷靜下來以後,正是你熱加工的時候,你可以蹲下來,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講道理,擺事實,讓孩子認識到錯誤。

防微杜漸孩子的任性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家長長期無意有意地對孩子消極錯誤行為的縱容和放任造成的。有人說孩子的任性是因為大人的任性,也就是父母家長本身沒有樹立起理性的行為教育觀。家長要冷靜分析孩子的任性行為,如果只是希望引起大人注意,渴望與大人交流,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轉換他的心理要求,如果是無理的任性,對其不正確的行為和言語就決不能姑息和遷就。

家長要及早進行正面教育,建立並強化孩子的價值判斷標準,對孩子正確的言行及時鼓勵和表揚,對孩子不正確的言行及時扼制,從而讓孩子任性的「苗頭」及時消退。

兩歲寶寶稍微一不順意就會發脾氣,躺地上打滾,怎麼辦

8樓:匿名使用者

分析:2歲左右孩子處於秩序感的敏感期,如果打破這種秩序孩子就會鬧脾氣。譬如,每次都是孩子開門,某天來客人,家長開的門,孩子會讓客人出去,重新來。

建議:1 冷處理,正處於情緒中的孩子聽不進任何建議,如果家長表現過熱,孩子會越來越來勁

2 等孩子發洩完了,再講道理。注意語言簡單,只針對本次事件,不要翻老賬

3 事發前可以先約定,幫助孩子建議規則意識。

9樓:jellyjin瑾

寶寶這樣做有兩個原因:

第一、寶寶以前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所以寶寶後期也會用這種方式獲取;

第二、想引起注意力,如果爸爸媽媽平常陪伴、關注孩子的時間較少,寶寶也會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家長的關注;

所以爸爸媽媽平常要多陪伴寶寶,當孩子發脾氣時要了解發脾氣的原因,不要縱容這種習慣,讓孩子明白哭鬧、打滾這種方式是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10樓:寶貝乖乖

: 我家孩子三歲了,我的原則是在他一歲多的時候就是,就算他哭了,也休想用哭來得到他想要的,這點跟寶寶奶奶帶領的時候不一樣,

11樓:

哈哈,我家那個也這樣

12樓:匿名使用者

磨牙就是孩子肚子裡有蟲的表現啊

很容易發脾氣怎麼辦,總是生氣發脾氣怎麼辦

一 睡眠不足。在生活中常見導致情緒暴躁的原因中,一般是因為睡眠不足導致的。一旦睡眠不足,耐心就不夠,遇到問題時就容易大吼大叫。二 壓力太大。在現代人群當中壓力太大也是導致脾氣暴躁的常見因素,而這些壓力可能 於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有可能是職場上的壓力,有可能是跟朋友相處的壓力。此外,還有可能是家庭帶來的...

我丈夫總是對我發脾氣,怎麼辦

理性分析家 丈夫總是對你發脾氣有幾下幾個原因 1 心理壓力過大,沒有合適的人可以進行溝通。對於自己生活的現狀有些不滿,但是找不到好的方法去改變現在的生活。雙方的思想觀念有所不一樣,不想與你進行深度的溝通,所以只能夠通過發脾氣來發洩自己的情緒。2 性格的原因,沒有耐心。對待什麼事情都是一樣,比較衝動,...

小孩子總發脾氣怎麼辦,孩子總愛發脾氣怎麼辦?

知識力 孩子經常發脾氣怎麼辦?這個問題要問回他為什麼要發脾氣是那個答案,因為發脾氣有用,為什麼有用,一發脾氣的時候,父母正常的情況就會去關注他去幫他解決他所面臨的問題 睿爸育兒記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星知計劃 無刺仙人掌 發脾氣是孩子感情的一種流露,就是說發脾氣是他們本能表達出來的感情的累積,它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