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笑雨聊情感
涵涵的兒子今年三歲,正是調皮的時候,在孩子小的時候,一直都是姥姥帶大的,等到夫妻倆穩定下來之後,就將兒子和婆婆一起接過來了,所以現在是奶奶在帶孩子,前兩天姥姥來看孩子,但是孩子根本不讓姥姥抱,姥姥對此很傷心,但是也沒有說什麼,到了晚上的時候,涵涵問兒子為什麼不讓姥姥抱,沒想到孩子說了句:姥姥總是不給我買玩具,奶奶給我買,姥姥是壞人。
聽到兒子這麼說的涵涵非常震驚,還有些疑問,按理說孩子是在姥姥身邊長大的,怎麼和姥姥不親,反而是和剛接觸幾個月的奶奶更親呢?相信部分家庭也會有這樣的情況,為什麼孩子和奶奶親,和姥姥雖然也親,但是相對來說會差一些,而出現這樣的情況,無非就是這三種原因造成的。
1:媽媽對老人的態度。
姥姥是媽媽的親媽,所以媽媽在平時說話就會不注意一些,當自己有不滿意的地方,就會直接向母親抱怨,其實這種情況是會影響到孩子的,如果孩子看到媽媽總對姥姥發火,就會認為是姥姥對媽媽不好,出於愛媽媽的心,孩子也是會對姥姥有些看法的,但是奶奶就不一樣了,作為沒洞兒媳婦肯定是會對婆婆非常尊敬,不會與婆婆生氣,因此孩子就會對奶奶的印象更好一些。
2:不同的教育方式。
多數的姥姥帶外孫都是因為心疼女兒,因為自己也是從女兒的那個年紀過來的,所以怕女兒辛苦,就會自己主動去幫忙帶孩子,並且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為了讓女兒少點負擔,所以就會好好教育外孫,奶奶也是很愛孩子的,但是奶奶和姥姥的愛不同,姥姥是嚴厲的愛,但是奶奶是寵溺的愛,都說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命根子,對於這個隔輩的孫子,老太太更是恨不得將心都掏出來去寵愛,所以孩子會非常的喜歡奶奶,而姥姥的愛,孩子卻不懂。
3:老人之間的競爭。
奶奶和姥姥之間肯定是有競爭關係的,其實不只是兩位老人,就連孩子的父母都會有競爭關係,經常會問孩子更喜歡爸爸還是媽媽,這種競爭是良性的,姥姥帶大的孩子肯定會親近姥姥,所以奶奶怕孩子不喜歡她,就會加倍的寵愛孩子。
以上的這三點枯檔枯,就能說明為什麼孩子會蠢行更喜歡奶奶了,其實小的時候,孩子什麼都不懂,只要誰給他買東西誰就好,兩位老人對於孩子的愛肯定都是很多的,只不過是方法不同而已,所以作為家長,要去平衡兩位老人在孩子心中的關係,千萬不要讓一方的老人因此而傷心。
2樓:佐佐佑佑
從小被姥姥帶大的孩子更喜歡奶奶,有可能是隔代親的緣故,再加上姥姥帶大的話,可能平時帶的過程中比較嚴格,所以他不是很喜歡山指,奶奶又不經常帶的話,平時會比較寬鬆一些,沒有帆慎那麼拘束,所以會更喜歡逗轎配奶奶。
3樓:真小熊兄弟
可能是家庭教育的緣故。小孩子比較喜歡奶奶,說明小孩子更認可爸爸這邊的家庭教育。
4樓:年少時了了
由於「隔代親」棗迅的原因,我國隔代育兒的現象非常常見,尤其是現在年輕人養家壓力大慎或,養娃的事好寬巖伍像就預設遞到了老人身上。
從小由奶奶帶大的孩子和從小由媽媽帶大的孩子有什麼不同
教育方式方肯定是會不同的,老人的教育觀念跟不上時代了 接受的教育不同,其次,孩子會和奶奶比較親近吧 一般老人帶孩子不會注意講究教育 媽媽親自帶就不同 會通過各種方式給寶寶進行早教 在餵養上也比老人要講究的多 如果奶奶的教育方式很好和別的同齡孩子沒有什麼區別,但這樣的孩子一般都和奶奶非常的親 還是給媽...
都說孩子從小被誰帶大和誰近,真的是這樣嗎
因為繁忙的工作,許多爸爸媽媽在孩子出生後沒有多久就要把孩子交給孩子的爺爺奶奶來照顧,這樣一來,寶寶與自己的爸爸媽媽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孩子疏遠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必然。這種疏遠不僅是指行為上的疏遠,在某些事情上,孩子也會從心理上去疏遠自己的爸爸媽媽。孩子的爺爺奶奶照顧孩子的時候,肯定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照顧...
孩子的智商高低,會和誰帶大的有多少的聯絡呢?
個人覺得寶寶的智商發育和帶他的人也有一定的關係,因為智商發育不僅僅是先天的也有後天的培養,如果多引導寶寶學習一些早教類的知識,那麼會讓他的智力有所發展。我覺得首先是和父母帶大有一定的關係,覺得家長只會讓孩子吃好喝好,而在教育方面不太重視。我個人認為是和父母帶孩子有一定的關係吧,因為我覺得父母帶孩子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