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國中重要歷史人物的名 字 號,越多越好,急

時間 2021-05-07 19:59:14

1樓:匿名使用者

「五虎大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蜀中名將還有:魏延、馬岱、李嚴、嚴顏、關興、張苞、姜維、傅僉……魏國「五子良將」是:張遼、徐晃、張邰、于禁、樂進.

另外魏國大將還有很多!魏謀士有:郭嘉、荀文若、荀攸、程昱、賈詡、劉曄等.

吳國名將有:程普、韓當、黃蓋、周泰、董襲、陳武、潘璋、太史慈、甘寧、周瑜、呂蒙、陸遜、諸葛謹父子、陸抗……

2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字玄德 曹操字孟德 孫權字仲謀 諸葛亮字孔明 東吳四英將:周瑜字公瑾 魯肅字子敬 呂蒙字子明 陸遜字伯言。 呂布字奉先 外號飛將軍, 許褚無字 外號虎痴。

五虎將:關張趙馬黃字分別是:雲長,翼德,子龍,孟起,漢升 。。。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差不多都有!

歷史三國中,字:子明 的是誰?

4樓:匿名使用者

孫亮,字子明。

呂蒙,字子明。

張臶,還是字子明。

(順便提一下,上邊那位張老兄活了105歲,不出意外是三國裡活的最長的!)

三國中的人物姓名為什麼都是兩個字?

5樓:匿名使用者

王莽復古制 二名之禁

以前的所謂古代平民,尤其是底層農民,是沒名沒姓的...

一般都是排大小排的名字.

越是到後來,人口也越來,人民也比較開化,姓名也就流行也底層平民了,但越往後,兩個字的名字,已經不夠用了,名字也開始重複,當然三個字的名字也就越來越多了.

三國名字二個字的多,一般是尤於西漢末年"王莽復古制"導制的.

出生後命名,成年時加字,以後平輩和晚輩要稱字。另外,很多場合要避諱名,也是起字的一個原因。

秦漢之後人都有名,但一般只有讀書人、統治者起字。

隋唐之後字稱表字,或許是因為名字相應,或許是因為「字以表德」的古語。

名與字之間有一定的聯絡,不一定就是進一步解釋的關係。

東漢三國時期流行單名,一方面王莽把犯法的王宗的單名改回原來的雙名,作為懲罰的一部分(「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還「去二名」等等。

另一方面減少犯諱的機會,以及古代交際範圍有限,重名不會很麻煩。

王莽的「二名之禁」造成東漢、三國乃至西晉三百餘年的單名大倡

6樓:year醫海無邊

你好,這個宋朝當時起習俗文化有關,在某一時期人們會傾向於兩個字的名字,或者三個字的名字,就比如當今社會,80後90後在取名字的時候更喜歡四個字的。《中國文化要略》中有一章是專門講姓氏起源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到明代都是單名,明以後族譜流行,加字輩後兩個字的名才多起來 。正解

8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到明代都是單名,明以後族譜流行.

9樓:匿名使用者

漢朝當時以2字的名字為高貴!3個字的低賤!當時風氣的緣故!

10樓:匿名使用者

也有三個字的,但我說的不是諸葛司馬等複姓,我說的是曹操的侄子曹安民,死於宛城

11樓:波風そ水門

那是他們的姓和名,他們都有字的,就是我們現在的名字,像劉玄德、關雲長、張翼德。。。。。

誰是三國中最愛叛變的人,三國中叛變的人有誰?

暮靜雨 大多數人的眼中這個問題是唯一的答案,沒有討論的必要 呂布嘛。先丁原,後董卓甚至還有袁術而且三姓家奴說的就是他,但是仔細想想也許呂布並不是最多,最多的是劉備這位所謂的先主,先是公孫瓚,再是陶謙,曹操,袁紹,劉表,劉崎,劉璋,呂布有四位的話那麼劉備就有7位,若不是最後建立了蜀國也許三國中評價最差...

三國中蜀國的人物,要有以上,三國中蜀國的人物,要有7個以上

戰鬥王 劉備劉備 公元161年 公元223年6月10日 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 今河北省涿州市 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關羽關羽 220年 字雲長,河東解良 今山西運城 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

三國中那個人最賤,三國中最厲害的人

演義裡看應該是漢賊曹操,但是三國志裡看的話非劉備 關羽二人之一莫屬。劉備在荊州是借了東西不還,入西川了劉璋好心接待他,又給糧草又給兵馬,他緩過神來就把劉璋做了,歷史上的劉備跟仁德完全不沾邊。關羽更是小人一個,一輩子最大的戰功是斬殺了顏良文丑,說實話,都算不上絕對的一線武將,正史上沒有任何關於此二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