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是在幾歲時寫的石灰吟這首詩,石灰吟這首詩是作者幾歲寫的

時間 2021-05-07 19:59:28

1樓:匿名使用者

《石灰吟》是于謙17歲時寫的一首石灰的讚歌.

據《明史·于謙傳》、清雍正版《浙江通志·人物·于謙》及有關史料記載:于謙永樂十年(1412),十五歲時被錄取為錢塘縣儒學生員(秀才);次年就讀於吳山三茅觀;十七歲時應鄉試不第,仍就讀於吳山三茅觀,就在這年,他寫出了《石灰吟》。

另據《明史·于謙傳》記載:「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與吉祥、有貞等既迎上皇復位,宣諭朝臣畢,即執謙與大學士王文下獄。……文不勝誣,辨之疾,謙笑曰:

「亨等意耳,辨何益?」……丙戌改元天順,丁亥棄謙市,籍其家,家戍邊。……皇太后初不知謙死,比聞,嗟悼累日。

英宗亦悔之。」

由上面兩段史料可見,《石灰吟》應該是于謙17歲時所寫的明志詩,于謙晚年避難常山吟石灰一般是不可能的。因為當時抓于謙非常迅速、殺于謙非常匆忙,于謙根本沒有逃避的時間,而且依照他的個性,也不會去苟全逃避。

望採納,謝謝您!~

2樓:晨曦夏檸萌

《石灰吟》是于謙17歲時寫的一首對石灰的讚歌

石灰吟這首詩是作者幾歲寫的

3樓:晉亮棟詩

《石灰吟》是于謙17歲時寫的一首石灰的讚歌.

據《明史·于謙傳》、清雍正版《浙江通志·人物·于謙》及有關史料記載:于謙永樂十年(1412),十五歲時被錄取為錢塘縣儒學生員(秀才);次年就讀於吳山三茅觀;十七歲時應鄉試不第,仍就讀於吳山三茅觀,就在這年,他寫出了《石灰吟》。

另據《明史·于謙傳》記載:「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與吉祥、有貞等既迎上皇復位,宣諭朝臣畢,即執謙與大學士王文下獄。……文不勝誣,辨之疾,謙笑曰:

「亨等意耳,辨何益?」……丙戌改元天順,丁亥棄謙市,籍其家,家戍邊。……皇太后初不知謙死,比聞,嗟悼累日。

英宗亦悔之。」

由上面兩段史料可見,《石灰吟》應該是于謙17歲時所寫的明志詩,于謙晚年避難常山吟石灰一般是不可能的。因為當時抓于謙非常迅速、殺于謙非常匆忙,于謙根本沒有逃避的時間,而且依照他的個性,也不會去苟全逃避。

望採納,謝謝您!~

4樓:範冰焰

是作者17歲時寫的。

明代愛國將領于謙在12歲時寫過一首《石灰吟》,這首詩中描寫的情景中,屬於物理變化的是(  )a.千錘

5樓:國雞糜爛

a、千錘百鑿出深山的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

b、烈火焚燒若等閒是指高溫煅燒石灰石,生成了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屬於化學變化;

c、粉身碎骨渾不怕是指將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了氫氧化鈣等新物質,屬於化學變化;

d、要留清白在人間是指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的反應生成碳酸鈣,屬於化學變化.故選a

于謙是在幾歲時寫了石灰吟這首詩,于謙是在幾歲時寫的石灰吟這首詩

楊塵一 一般認為 石灰吟 的作者為明代的于謙。因為存在作者爭議,具體時間無法考證。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首句 千錘萬鑿出深山 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 烈火焚燒若等...

十幾歲用英語怎麼說,在我十幾歲時英語是

he is a teenager.he is a teenage boy.he is in his teens.in his twenties二十幾歲,in his thirties. he is a teenager. shi ji sui 祈暉代昂然 inone s teens,表示 十幾歲 i...

林正英是幾歲死的,林正英是怎麼死的?死時多大年紀了?几几年去世的?

q王小年 林正英是在45歲那年去世的。1997年,林正英本來打算為亞視拍 殭屍道長 這時候得到訊息自己患上肝癌 拍片過度勞累,平時喜愛喝酒 林正英仍然帶病堅持演戲,與徐錦江 劉松仁共同拍攝了最後一部作品,同年11月8日,林正英在香港九龍聖德肋撒醫院與世長辭,終年45歲。林正英生前要求葬禮低調,所以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