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和竹石的詩意,《石灰吟》和《竹石》的不同點是什麼

時間 2021-08-16 23:17:28

1樓:千島雲

《石灰吟》的大意是: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裡開採出來的石頭,對烈火的焚燒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全詩表現了詩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竹石》的大意是: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鬆,它的根牢牢紮在岩石縫中。千種磨難萬種打擊仍然堅韌不拔,不管你刮的是什麼風。

全詩表現了詩人那種剛烈、堅韌,不畏任何艱險、不怕任何打擊的硬骨頭精神。

2樓:

厲害,闊以,正愁不知道呢!

《石灰吟》和《竹石》的不同點是什麼

3樓:十年念你

詩意上:

石灰吟: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裡開採出來的石頭,對烈火的焚燒已看得平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就粉身碎骨也不怕.

竹石: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紮在破裂的岩石中.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風北風,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讓它屈服.

對比:石灰吟表達的是應對磨難的平常心,竹石表現的是應對困難的堅決心.

內容上:

竹石:敘述了竹子紮根於岩石的景象,讚頌了竹子堅貞不屈的精神.

石灰吟:讚頌了石灰堅貞不屈,不怕磨難,保持高尚節操的精神.表達了詩人一身正氣,純潔高尚的思想品質.

對比:竹石表達了作者不流世俗,兩袖清風的品格.

石灰吟表達了詩人一身正氣,正直高尚的思想品質.

《石灰吟》和《竹石》都用了象徵手法,石灰吟是託物言志,表達自己不懼困難,淡看危險的平常心,竹石是贊物喻己,表達自己堅貞不屈的正直高尚的品格.

石灰吟和竹石這兩首詩寫的都是什麼情懷

4樓:匿名使用者

《石灰吟》和《竹石》這兩首詩都是用(擬人)的手法來詠物言志。

竹石·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詩是一首題畫詩,題於作者鄭板橋自己的《竹石圖》上。這首詩在讚美巖竹的堅韌頑強中,隱寓了作者藐視俗見的剛勁風骨。

詩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鬆」,首先把一個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著青

鄭板橋詩意竹石

山岩縫的翠竹形象展現在了讀者面前。一個「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個主動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動作。

它不僅寫出了翠竹緊緊附著青山的情景,更表現出了竹子那種不畏艱辛,與大自然抗爭,頑強生存的精神。緊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巖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於青山之上的基礎是它深深紮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鄭板橋詩、畫中的竹又往往與「石」是分不開的。

有時侯,石構成竹的對立面,如「畫根竹枝插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雖然一尺讓它高,年來看我掀天力」;有時候石成為竹的背景,如」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一千場」。在這首詩裡,竹石則形成了一個渾然的整體,無石竹不挺,無竹山不青。這兩句詩也說明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哲理:

根基深力量才強。

有了前兩句的鋪墊,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兩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裡竹有個特點,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靜止的竹,而是巖竹,是風竹。

在作者鄭板橋的詩畫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頑強意志的象徵,而風則往往是惡勢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風昨夜渡瀟湘」這幾句,又如:「一陣狂風倒捲來,竹枝翻迴向天開。掃雲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地埃。

」在這首詩中同樣竹子經受著「東西南北風」一年四季的千磨萬擊。但是由於它深深紮根於岩石之中而仍巋然不動,堅韌剛勁。什麼樣的風都對它無可奈何。

詩人用」千」、「萬」兩字寫出了竹子那種堅韌無畏、從容自信的神態,可以說全詩的意境至此頓然而出。這時挺立在我們面前的已不再是幾桿普通的竹子了,我們感受到的已是一種頑強不息的生命力,一種堅韌不拔的意志力,而這一切又都蘊涵在那蕭蕭風竹之中。

詩中的竹實際上也是作者鄭板橋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詩人正是這樣一種與下層百姓有著較密切的聯絡,嫉惡如仇、不畏權貴的巖竹。作者鄭板橋的題畫詩如同其畫一樣有著很強的立體感,可作畫來欣賞。這首詩正是這樣,無論是竹還是石在詩人筆下都形象鮮明,若在眼前。

那沒有實體的風也被描繪得如同拂面而過一樣。但詩人追求的並不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巖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進了自己的人格,從而使這竹石透露出一種畜外的深意和內在的神韻。

這是一首借物喻人、託物言志的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託巖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全詩語言簡易明快,執著有力。

石灰吟·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閒」。「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

加「若等閒」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作者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

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5樓:

借石灰,竹子來表達作者的氣節高尚

竹石的詩意

6樓:鍾易珊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古詩今譯

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鬆,根鬚已經深紮在岩石之中。歷經千萬次磨鍊更加堅韌,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

註釋]1. 《竹石》是一首題畫詩。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不鬆口一樣。

3. 磨:折磨。堅勁:堅定強勁。

4. 爾:你。

5任:任憑 。

7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 竹石 鄭燮 原文賞析

8樓:百度使用者

這就是詩意

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鬆,根鬚已經深紮在岩石之中。歷經千萬次磨鍊更加堅韌,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

《墨梅》《竹石》《石灰吟》詩意

9樓:匿名使用者

註釋:[墨梅]單用墨畫的梅花。 [池頭]池邊。 [洗硯(y4n)池]洗毛筆、硯臺的池塘。

[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跡,指花的顏色。[清氣]清香的氣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詩意:這幅畫畫的是我家洗硯池旁邊的一棵樹,每一朵梅花都呈現出淡淡的黑色,沒有鮮豔的色彩。我不需要別人誇它顏色多麼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間留下清淡的芳香。

註釋 若等閒:好像很平常。

詩意: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裡開採出來的石頭,對烈火的焚燒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註釋]1. 《竹石》是一首題畫詩。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不鬆口一樣。

3. 磨:折磨。堅勁:堅定強勁。

4. 爾:那。這句意思說:隨那東南西北風猛刮,也吹不倒它。

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紮根破巖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

作者在讚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鬥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

10樓:琇兒

墨梅:我家畫中洗硯池邊的梅樹,花開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它不需要別人誇獎顏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滿乾坤的清香之氣。

竹石: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鬆,根已經插在岩石中,歷經千萬次磨練更加堅韌,不管你吹什麼風.(字面理解)

石灰吟: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裡開採出來的石頭,對烈火的焚燒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都是這麼有志氣的詩啊...

11樓:紫色的夢幻

我家畫中洗硯池邊的梅樹,花開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它不需要別人誇獎顏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滿乾坤的清香之氣。

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鬆,根已經插在岩石中,歷經千萬次磨練更加堅韌,不管你吹什麼風

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裡開採出來的石頭,對烈火的焚燒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古詩竹石詩意

12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一點就好.. 最好作者把石灰吟作者于謙的資料也打上來噢..``!

我來答熱心網友

2019-12-17

原文: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燮: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揚州八怪」代表人物,詩書畫世稱「三絕」。

竹石詩意: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岩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寒冷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舊堅韌挺拔。

13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燮: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揚州八怪」代表人物,詩書畫世稱「三絕」。

竹石詩意: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岩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寒冷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舊堅韌挺拔。

14樓:匿名使用者

1、詩意

這首詩是一首詠竹詩。詩人所讚頌的並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前兩句讚美立根於破巖中的勁竹的內在精神。

開頭一個「咬」字,一字千鈞,極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再以「不放鬆」來補足「咬」字,勁竹的個性特徵表露無遺。次句中的「破巖」更襯托出勁竹生命力的頑強。

後二句再進一層寫惡劣的客觀環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不管風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千磨萬擊」、「東南西北風」,極言考驗之嚴酷。

這首詩借物喻人,作者通過詠頌立根破巖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詩語言質樸,寓意深刻。

2、原文

竹石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3、註釋

①竹石:紮根在石縫中的竹子。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青山不鬆口一樣。

③立根:紮根,生根。

④原:本來,原本,原來。

⑤破巖:破裂的岩石。

⑥磨:折磨,挫折,磨鍊。

⑦擊:打擊。

譯文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岩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麼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4、作者簡介

鄭燮(1693~1765),清代書畫家、詩人。字克柔,號板橋,興化(今江蘇興化)人。擅畫竹、蘭、石,書法以「六分半書」名世,詩文也寫得很好,所以人稱「三絕」。

其畫在畫壇上獨樹一幟。與羅聘、李方膺、李鱔、金農、黃慎、高翔和汪士慎並稱」揚州八怪「。

竹石和石灰吟用了什麼的手法,石灰吟和竹石都用了什麼的手法

石灰吟和竹石都用了 託物言志 的手法。託物言志就是通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採用託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 品格 思想 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 物品 與 志向 物品 與 感情 的內在聯絡。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

竹石石灰吟這兩首詩的意思是啥,竹石和石灰吟這兩首詩運用了什麼的表達方法

竹石 清 鄭燮 y o d ng q ng sh n b f ng s ng咬 定 青 山 不 放 鬆,l g n yu n z i p y n zh ng立 根 原 在 破 巖 中。qi n m w n j hu n ji n j ng千 磨 萬 擊 還 堅 勁,r n r d ng x n n ...

石灰吟和竹石都用了什麼樣的手法?讚揚了它們什麼樣的精神

1 石灰吟和竹石都用了 託物言志 的手法 2 讚揚了做人的精神,奮不顧身 積極向上,分歧惡勢力與世浮沉。有一種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 的品質 心明心誠 託物言志 石灰吟 不怕艱難 不惜犧牲 堅守清白,決心在艱苦中磨練,堅守清白。竹石 頑強而又執著 竹 石 清 鄭 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