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中的媽港指什麼,《七子之歌》中的媽港指什麼

時間 2021-10-23 08:45:40

1樓:漫漫長路無阻

應該是媽媽的香港吧!說明是為祖國的懷抱,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

2樓:日常碎事說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字面意思理解

3樓:冰米女

指澳門。。。《七子之歌》是 聞一多 先生於2023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媽港是英文翻譯過來的 macau .澳門被葡萄牙侵略後佔據

4樓:波特古

媽港,指澳門,英文為"macau"譯成中文為」媽港「出自聞一多的七子之歌中的澳門。在七子之歌中,澳門是長子。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駕船來到澳門,以晾晒被水浸溼的貢物為名,採用行賄地方當局的手段,得以在澳門半島南端的媽閣廟前登陸。

當他們向當地人詢問地名時,操閩語的澳門人說叫「媽閣」,後來葡人就按葡語音譯,將澳門稱為「媽港」。相傳當年葡萄牙人來到澳門,在媽閣廟前登岸問路,當地人回答"媽閣",葡萄牙人誤以為它是澳門的名字,「媽閣」,葡萄牙語記作「macau」

5樓:

《七子之歌》中的媽港指澳門

七子之歌-澳門中的"媽港"是什麼意思?

6樓:左邊的位置

在明成化年間,由居澳的福建莆田、泉州以及廣東潮汕等地的居民集資,興建媽閣廟。 始建時的媽閣廟,位於娘媽閣,初名海覺寺。媽閣廟歷史逾五百年,葡人商船最早來澳的,是在媽閣廟涉頭登岸,詢問居民地名。

據說 " 馬交 " ( macau )之名乃由此而來,實為閩語娘媽的一音之轉而至。媽閣廟是天后廟,是澳門三大古廟之首。所以澳門又稱為「媽港」

7樓:匿名使用者

是葡萄牙對澳門的稱呼的音譯

8樓:匿名使用者

葡萄牙語演變而來的英語「macau」 在國際上就是指 「澳門」。

9樓:匿名使用者

是macau "澳門"的英語!!

10樓:匿名使用者

是澳門的意思,有點象外來語的音

11樓:匿名使用者

都說的差不多了,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還是不說了.

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

七子是指七塊土地:香港、澳門、臺灣、九龍、威海衛回、廣州灣和旅大答(旅順、大連)。

《七子之歌》也是近代愛國主義詩人聞一多於2023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組詩作品。詩人在這一組詩作品裡用擬人化的手法,把中國的澳門、香港、

臺灣等七個被割讓、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國母親被奪走的七個孩子,讓他們來傾訴「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的悲哀之情,「以抒其孤苦亡告,春懷祖國之哀忱」,從而讓民眾從漠然中警醒,振興中華,收復失地。

其中,全詩的整體構架均齊、各節勻稱、富於建築美,韻律迴旋起伏、一唱三嘆、饒有深致。

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哪七子?

13樓:匿名使用者

七子是指:香港、澳門、臺灣、九龍、威海衛、廣州灣和旅大(旅順 大連)

2023年8月,清朝**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2023年英國割佔九龍半島南端;2023年,「香港的姐妹」九龍半島其餘部分劃為「新界」,租給英國100年。

2023年,中葡簽署《友好通商條約》,葡萄牙此強據了「蓮花寶地」澳門。

2023年,中日簽署《馬關條約》,「東海的一串珍珠」寶島臺灣割讓日本。

2023年,俄羅斯帝國租借渤海灣畔的「孿生兄弟」旅順和大連

2023年,中英簽署《訂租威海衛專條》,威海衛租借英國25年。

2023年,中法簽署《廣州灣租借專條》,廣州灣(今廣東省湛江市)被租讓給法國。

14樓:於璧侍平樂

2023年3月,身在美國紐約的著名詩人聞一多有感於時事,將被帝國主義掠走的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和大連),喻為七個與母親離散的孤兒,並寫出了七塊土地對祖國的眷念,澳門便是「七子」之首。

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

15樓:土↘豆ゝ泥

香港、澳門、臺灣、九龍、威海衛、廣州灣和旅大(旅順 大連)。

16樓:樊楊氏回俏

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等七塊土地,比喻為祖國母親的七個兒子。

17樓:炫舞紫鑽

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

七子之歌中澳門的意思是什麼??

18樓:匿名使用者

七子之歌中澳來門是用自

擬人的手法比作祖國母親bai

被奪走的七du個孩子之一。zhi

七子之歌傾訴「失養於祖國dao、受虐於異類」的悲哀之情,「以抒其孤苦亡告,春懷祖國之哀忱」,從而讓民眾從漠然中警醒,振興中華,收復失地。

全詩整體構架均齊、各節勻稱、富於建築美,韻律迴旋起伏、一唱三嘆、饒有深致。

擴充套件資料

《七子之歌—澳門》創作背景:

從2023年冬到2023年春,聞一多留學美國。留學期間,他切身體驗到了弱國子民在強國所遭遇到的無處不在的歧視與欺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對祖國深厚的愛,激發了他創作的靈感,身在紐約的他寫下了組詩《七子之歌》。

2023年初,電視片紀錄片《澳門歲月》的總編導在一次偶然翻閱聞一多詩集時,發現了組詩《七子之歌》,即請祖籍廣東中山的作曲家李海鷹為其中《七子之歌—澳門》譜曲。李海鷹一遍遍地吟誦聞一多的詩句,深受感動,他將潮汕民歌的特色融入其中,並從配樂上也有意貼近聞一多生活的年代,一夜之間完成了《七子之歌—澳門》的譜曲。

19樓:慶泓

《七子之歌·澳門》的詩意是:澳門被無情的侵略,但心中依然儲存著一顆赤子之心,對祖國無限的愛,體現了澳門與祖國心靈相惜,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懷念和讚美,另一方面表達了對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憎惡。

20樓: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2023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分別是澳門內、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容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

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主題曲亦使用此組詩《七子之歌·澳門》。

由於紀錄片的影響力,故而在2023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用作主題曲。

《七子之歌》的作者是誰?分別指哪七子?

21樓:憑清悅

聞一多,本名聞家驊,字友三,在2023年11月24日生於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於2023年7月15日去世,版中國現代權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

聞一多於2023年考入清華大學留美預備學校。2023年開始在《清華週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2023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七子之歌》。

2023年1月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2023年聞一多離開青島,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中文系教授。

22樓:吃布丁嗎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2023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七子指的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這些地方。

23樓:匿名使用者

聞一多臺灣,香港,澳門,九龍、威海衛、廣州灣,旅順大連

七子之歌的含義,七子之歌香港意思?

此詩中,聞一多以擬人的手法,將中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澳門 香港 臺灣 威海衛 廣州灣 九龍 旅順大連七處 失地 比做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 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感情。這種第一人稱 獨白 的方式,不但讓人感到親切,而且極大地增強了歸屬感,使每一首詩都灌注著被擄掠的血肉之軀的疼痛,強烈...

七子之歌是什麼意思,有哪幾首,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哪七子?

小豬和大象 當時中國被外國侵略 大概在190幾年吧 中國有7塊領土被割佔了 所以有七子之歌 就一首歌!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哪七子? 七子是指 香港 澳門 臺灣 九龍 威海衛 廣州灣和旅大 旅順 大連 1842年8月,清朝 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 中英 南京條約 香港島割讓給英國。186...

《七子之歌》作者是誰,《七子之歌》的作者是誰?分別指哪七子?

一號程式設計師 七子之歌 作者是聞一多 1899年11月24日 1946年7月15日 本名聞家驊,字友三,在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出生,曾經是現代中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貞的民族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以及新月派代表學者和詩人。聞一多先生的一生是曲折的,曾經有過失誤 迷茫與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