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以德報怨的人嗎,你是一個以德報怨的人嗎?

時間 2021-10-29 03:53:35

1樓:永遠不變心

孔子曾經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他老人家的話放在什麼時候都是這麼擲地有聲。以至於有半本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關於以德報怨的話題,孔子已經明確給出了意見。如果你用善意來回報別人的惡意。那麼能用什麼來回報別人的善意呢?所以應該用正直來回報別人惡意,而用善意來回報別人的善意。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電視,裡面的一個人做過對不起另一個人的事。而希望另一個人的原諒。而這個人說「我只能儘量的不去恨你,而我不會原諒你」有的時候我們也經常看到這樣的橋段,有的人在傷害了別人以後。

還會說「我已經說對不起了,你還想怎麼樣」難道你道歉了,受害人就一定要原諒你嗎?壞人就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一輩子做好事的人呢,就活該被壞人欺負嗎。

我只能做到儘量不和壞人一般見識。但是讓我原諒他所做的惡,還要付出自己的善意,那是不可能的。聖經中描述的,一個人打你的右臉,那麼你就要把自己的左臉也給對方。

這是一種聖人的行為。感化眾生的行為。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應該遠離這個打你右臉的人。

不去做出回擊,已經是我們能做出的最大的善意了。

所以,我應該不是一個以德報怨的人。而且我是一個普通人,我覺得能做到以直報怨,已經是很有涵養的人了。所以我只能儘量的做到以直報怨吧。

2樓:藍石旅攝

並不是。

按理來說,如果真正的做到一個以德報怨的人,那何以報德呢?以德報怨,讓我想到了一個綜合性病症,叫做斯德哥爾摩。也就是說有人曾經在一定的程度上,傷害過你,但是你卻現在要反過來去幫助這個傷害你的人,或者是對於傷害你的人已心存感激依賴心,甚至於想要協助其害別人,你覺得這樣可能嗎?

一個以德報怨的人可以說是很大程度意義上的東西,它並不能代表著全部的想法。能以德報怨的人是很偉大,也很傻。想要以德報怨談何容易?

對於一個曾經欺辱過你,曾經諷刺挖苦過你,曾經把你看得很低很低的人。你將會以善良之心去感化他們嗎?我們不是聖人,可能一輩子也成為不了聖人。

我們會努力平和心態去做一個好人,但是你要讓我為別人給我施加的痛苦買單,對不起,我無能為力。

我沒有那麼豁達的心理,同時內心也經受不起那麼大的挫折,我是不可能以德報怨的。不給你穿小鞋就不錯了。總之,在生活中,以德報怨的人太少,因此我們要學著珍惜這種人。

因為這樣的人受過的苦難應該是特別多的。同時感覺這樣的人應該受到關注以及愛。因為這種表現近乎是因為他們本身缺乏關愛和照顧而思想病變化。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再犯我,斬草除根!這才是一個正常文明人的做法,同時希望每個人都能捍衛自己的權利。

以德報怨是個什麼樣的人?

3樓:南邕

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德:恩惠。怨:仇恨。 用道德公正的眼光看待與別人的仇恨。直:坦誠。

辨析:「以德報怨」最早是老子說的:「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大小多少,抱怨以德」(見《道德經》63章),它的意思是說:「順其自然,不生事端,安於淡泊。小能變大、少能增多,慈愛能使仇恨得以轉化」。

很顯然老子是從哲學層面**「德」與「怨」的關係,而孔子說的「以直報怨」則是從倫理層面的,他們說的並不是同一回事,而且也不相互牴觸。

從哲學層面上說「以德報怨」並沒有錯,但從倫理層面堅持「以德報怨」就大錯特錯了。哲學是用辯證思想進行理論探索,倫理探索的是人類具體的道德踐行方法,衡量的標準是公平與正義。如果人人都用毫無節制的寬容對待他人的傷害,客觀上就會助長害人者的氣焰,起到助紂為虐的效果。

因為「以德報怨」非但不能使作惡者幡然醒悟反而會使他越陷越深,因為任何一個作惡者都會本能地為自己的傷害行為尋找藉口,如果被傷害者打完左臉再讓對方打右臉,這樣便無形中預設了對方傷害行為的合理性,無異於為不義之舉貼了一張合法的標籤,從而使作惡者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孔子之所以提倡「以直報怨」,是因為「以直報怨」維護了人間的公平正義,將「忘恩負義」「恩將仇報」永遠釘上道德的恥辱柱,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至於成為一句空話。人類唯有不斷提高作惡者的作惡成本,讓作惡者為自己的不義之舉付出應有代價,作惡者才有可能迷途知返改邪歸正!

4樓:匿名使用者

人無完人,誰能無過。很多人可能在某方面賢德,卻在其它方面犯了錯。因此,不能容人之過的領導者都是心胸狹小之輩,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別人滿身都是錯。

發生矛盾時,錯誤都是別人的,自己還以嫉惡如仇、眼裡揉不得沙子自居,這種性格必然人緣不好,樹敵多多。不能諒解、善待別人,也就自然得不到別人的諒解和善待,最終難成大器。

不記舊仇 杜如晦兄弟二人以德報怨

唐朝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少時跟隨叔叔杜淹,陷於王世充軍中。杜淹向來與杜如晦兄弟不和,因他誣衊杜如晦的大哥,使王世充殺掉了大哥,並囚禁了杜楚客。杜楚客差點被餓死,竟毫無怨色。

王世充被秦王李世民平定後,杜淹論罪當死。而杜如晦此時已是李世民所信任的謀士。杜楚客不計前嫌,哭泣流涕,請杜如晦救杜淹一命。

杜如晦一開始不肯答應。杜楚客勸說:「叔叔已殺了大哥,現在哥哥您又因舊恨棄叔叔於不救,我們家族一門之內,相互廝殺殆盡,豈不痛心?

」杜如晦聽了杜楚客的話很感動,拋下舊仇,以德報怨,向李世民求情。杜淹於是被寬待免死。

杜淹此時沒了職務,將要委身投靠太子李建成。房玄齡擔心李建成得到杜淹,助長李建成的奸計,於是向李世民啟奏,在李世民帳下給杜淹找了份差事,使其才能用在正道上。武德八年,慶州總管楊文幹作亂,口供牽連到太子的東宮,歸罪於杜淹等人。

李世民知道杜淹無罪,贈給杜演**三百兩。等到李世民即位,任用杜淹為吏部尚書的重要職務,參與朝政。杜淹前後向朝廷推薦四十餘人,後來大多成為知名的人才。

寬恕他人 杜楚客遇難得福報

而杜楚客求情救下叔叔杜淹後,自己卻到嵩山隱居。貞觀四年,才被召入朝廷為官,但杜楚客毫無不平之意,沒有怨恨妒嫉之心。後來杜楚客犯了一個錯誤——幫助魏王李泰拿著金子賄賂朝臣。

唐太宗聽說了,忍隱不言,沒有宣揚杜楚客做的事。等到東窗事發後,唐太宗才公佈了杜楚客的錯誤,卻又寬恕了杜楚客,免其死罪。不久又讓杜楚客擔任處化縣令,給他改正錯誤、為民辦事的機會。

杜楚客在叔叔犯錯時,寬恕了叔叔杜淹,後來在自己犯錯時,也得到了皇帝的寬恕。而杜淹得到了杜楚客的寬恕,才為李世民推薦了四十多位人才。如果眼睛揉不得沙子、容不下別人的錯誤、沒有海納百川的肚量,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才為貞觀盛世作出貢獻了。

杜楚客始終對傷害自己的人——杜淹毫無怨氣。房玄齡有眼光,認識到如果不能包容、任用杜淹,就會把杜淹推到李建成那邊去,成為李世民的阻力。最有容人之量、也最能得人心的是李世民,即能容下杜淹之過,也能容下杜楚客之過,給他二人改正錯誤的機會,輕易就贏得了他二人的心。

5樓:匿名使用者

按理來說,如果真正的做到一個以德報怨的人,那何以報德呢?以德報怨,讓我想到了一個綜合性病症,叫做斯德哥爾摩。也就是說有人曾經在一定的程度上,傷害過你,但是你卻現在要反過來去幫助這個傷害你的人,或者是對於傷害你的人已心存感激依賴心,甚至於想要協助其害別人,你覺得這樣可能嗎?

一個以德報怨的人可以說是很大程度意義上的東西,它並不能代表著全部的想法。能以德報怨的人是很偉大,也很傻。想要以德報怨談何容易?

對於一個曾經欺辱過你,曾經諷刺挖苦過你,曾經把你看得很低很低的人。你將會以善良之心去感化他們嗎?我們不是聖人,可能一輩子也成為不了聖人。

我們會努力平和心態去做一個好人,但是你要讓我為別人給我施加的痛苦買單,對不起,我無能為力。

6樓:海煙人

在生活中,以德報怨的人太少,因此我們要學著珍惜這種人。

一個以德報怨的人可以說是很大程度意義上的東西,它並不能代表著全部的想法。能以德報怨的人是很偉大,也很傻。想要以德報怨談何容易?

對於一個曾經欺辱過你,曾經諷刺挖苦過你,曾經把你看得很低很低的人。你將會以善良之心去感化他們嗎?我們不是聖人,可能一輩子也成為不了聖人。

我們會努力平和心態去做一個好人

7樓:匿名使用者

以德報怨是一個成語,讀音是yǐ dé bào yuàn,意思是指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出自《論語·憲問》。

8樓:峰度旅行

從不贊成以德報怨,這句話害了太多人。因為這世界有很多人是不值得這樣去做的,有些人會覺得你這是軟弱的表現,反而變本加厲的傷害你。就好像陽光照射在屍體上,屍體會感覺到溫暖而感恩麼?

所以,我一直贊成德一句話,就是:以直報怨。

9樓:呂屹

具體情況具體看,看怎麼做好,如果單純一味以德報怨是個愚笨的人,可能還有懦弱,有的需要報仇,不然就沒有正義。

10樓:池塘中的魚

以德報怨的人就不是啥好人,人人平等,對自己亦然,對自己都做不到公平,就更不要想著能對別人做到公平,做事純碎隨心而動罷了!

11樓:**電工

就是用自己的德行來感化之前傷害過自己,對自己不好的人。現實生活中,對你之前使過絆子的人,你若對他更好了,讓他自己良心受到譴責,可能就會感化他。

12樓:匿名使用者

虛偽的人,要不就是腦子壞了,能違揹人性,還能一直堅持,。如果不是被人**了,那就是這人所圖甚大,總之不是一般人,還是那個老話,何以報德呢?

13樓:

在古代這種人就是讀書把腦子讀壞了人。在現在要麼他別有所圖要麼這人是真的智商欠費。

14樓:匿名使用者

是個傻到不能再傻的蠢貨,全話說的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5樓:相忘於江湖之中

真正的以德報怨,就必須深明因果的道理,知道別人傷害自己那是自己的業障,所以才能包容和原諒別人,並不是懦弱,好像別人欺負自己不敢還手一樣

16樓:

以德報怨是個軟弱怕事的人,孔子都不主張以德報怨。在《論語》憲問中有一問,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7樓:no的明白

以德報怨說明,人家根本看不上你,覺得對你的報復都是掉身價……,這種人都是有大抱負,大能力的人

18樓:你

沒什麼人能做到以德報怨,能做到的,要麼無慾無求,要麼和那個仇人關係很好,要麼懦弱。

19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

20樓:皓哥的歷史英雄譚

是個腦袋不太正常,或者是被**的人。

孔子的原話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先賢說你都用德來報答傷害你的人了,那你用什麼來報答幫助你的人?用正直回報惡行,用善行回報善行

面對一直瞧不起你的長輩,要以德報怨還是以牙還牙

當然要以德報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征服他,去改變他對你的看法,一定要追求上進,用自己的成果徹底的使你的長輩對你的看法改觀。 有趣娛樂雜談 我覺得應該以德報怨,因為對方畢竟是你的長輩,我們需要尊敬對方。 不必以德報怨,也不能以牙還牙,應該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他,時間長了,他或許會改變看法。 軒嘉麻麻 要...

你是會說話的人嗎,你是一個會說話的人嗎?

漓櫻愛畫畫 一個人 會 說話,到底有多重要 沉夜孤星 其實說話,一般大家多會說,可是為什麼有些人說話,大家願意聽,而有些i說話不想聽,就是一個道理,該說就說,三思而後行,說明做什麼事必須多多思考,再行動。所以說話也是一門學問?在日常生活中,做父母在兒女心目中,要起模範作用,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不必要...

你是「多面」性格的人嗎,你是一個「多面」性格的人嗎?

戶翠柏 任何人的都是一個多面性的,比如在外面熱情洋溢到家以後卸下疲憊,所以說人任何人的感 彩都是多面 殷媚 你好,我感覺自己就是,在比較熟悉的人面前性格很開朗,在陌生人面前很內向,性格多面。 廚房小廚 你是一個多面性格的人嘛,個人覺得只要在社會上歷練久了,都會是一個多面性格的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