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的肌肉力量有多打?他是怎麼練的

時間 2022-01-10 08:40:03

1樓:匿名使用者

李小龍要求的是密度大,韌性強,發力流暢,爆發力快的肌肉,而不是大塊肌肉,因此他諮詢了韋德健美法的創始人韋德,然後得到了一個非常適合的肌肉訓練法與食譜.而且李小龍的訓練強度之大,練過健美的人都受不了.粗壯的前臂也是通過高強度的訓練得來的.

當然,是每天堅持不懈的練出來的

給你說說怎樣練肌肉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祕訣: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複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

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鍊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鐘的時間集中鍛鍊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

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長位移:不管是划船、臥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儘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儘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

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

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鐘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

「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鍛鍊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念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

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覆到動作的開始位置。

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裡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

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複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訓練計劃裡要多安排硬拉、深蹲、臥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複合動作。

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鐘裡,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鐘。

休息48小時:區域性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區域性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

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鐘;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鐘。

寧輕勿假:這是一個不是祕訣的祕訣。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

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

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2樓:匿名使用者

1、李小龍在1秒鐘內可以打出9拳。他的寸拳最高記錄可以把一個150斤的壯漢打出5、6米遠。

2、用二節棍擊出了1600磅的力量

3、以其招牌動作「墊步側踢」,把一個身穿護甲的200磅 壯漢踢飛了20米,落入游泳池中

4、把34公斤的槓鈴直臂水平前伸,收回,在伸出靜止控帛20秒5、把56公斤的槓鈴平舉並停留片刻

6、一手持32公斤啞鈴水平前接一個順勢後襬,再側舉至肩部並堅持數秒7、輕鬆地把手指插入一罐未開封的可口可樂

8、用側踢把一隻45公斤的沙袋踢破

9、把約135公斤的麻袋踢到大約一層房子的高度

李小龍的肌肉是怎麼練的?

3樓:一丟丟的人兒

李小龍的身上沒有多餘的脂肪,他堅持鍛,槓鈴訓練、臥推、頸後推、負重引體、直立肩推等等都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訓練專案,同時他還吃低脂餐,使自己的肌肉看起來更加完美。

4樓:那麼反

因為李小龍非常喜愛武術,所以他每天都到健身房進行高強度的肌肉練習,他非常刻苦,所以練就了一身肌肉。

5樓:度餘生

李小龍的肌肉應該與早期練習詠春有關,其次,後來在外國接受了科學的健身器材和高密度的訓練,才會使得肌肉組織更為強健。

6樓:瓶子尷聊

從李小龍的胸肌來看,李小龍不求數量,只求質量。他的鍛鍊不符合正常規律。比如,推的方式是推得快,停得慢;李小龍就是推得快,放得快,不停。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李小龍的胸肌不算大,但線條飽滿。正是快速的推舉創造了具有耐力、質量和爆發力的胸部。他用72公斤體重進行3組,每組10次,然後用45公斤的重量進行20~30次板凳按壓,然後以不同角度升降板凳。

李小龍的肌肉怎麼練出來?

7樓:呀食啦嘞

往死了練,一般人也不一定練的出來。正常人很難降到他那個體脂含量的, 我估計應該也是藉助了一些外力。但是不可否認李小龍的毅力是驚人的。他的成就和影響力也是驚人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祕訣: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複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

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鍊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鐘的時間集中鍛鍊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

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划船、臥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儘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儘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

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

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鐘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

「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鍛鍊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6. 念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

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7. 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覆到動作的開始位置。

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8. 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9. 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裡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10. 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

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複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訓練計劃裡要多安排硬拉、深蹲、臥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複合動作。

11. 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鐘裡,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鐘。

12. 休息48小時:區域性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區域性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

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鐘;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鐘。

13. 寧輕勿假:這是一個不是祕訣的祕訣。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

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

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或者:你可以買本《李小龍的截拳道》來看看,那本書前面解釋了關於他是怎麼鍛鍊的謝謝。

李小龍的寸拳有多大力量,李小龍的十個師傅是誰?

李小龍的拳力 拳擊 400磅 與拳王阿里相同.下面是附加的 李小龍的寸拳 相隔10釐米能將150斤的壯漢擊5,6米遠.李小龍的腿功 能夠擊出1650磅的神力,曾用側踢把一個150斤壯汗踢飛20米落入游泳池中 李小龍的速度 一秒打9拳,踢6次腿 科學依據證明李小龍中國功夫的破壞力 以其招牌動作 墊步側...

李小龍是怎麼徒手打到持刀歹徒的,李小龍是怎麼徒手打到4個持刀歹徒的

我很不同意樓上的解答,你的意思是李小龍不可能打敗4個持刀的普通人?我笑了,你知道李的出拳和出腳的速度嗎?快到你看不清。 51cto鄧鵬 1965年初,李小龍從奧克蘭搬到了洛杉磯。一晚,從華人街圖書館出來的李小龍看到一家餐館前為這一大群人,吵吵鬧鬧。原來是四個廣東飛仔向在餐館做招待工作的臺灣姑娘索取地...

李小龍很厲害嗎?可是他的肌肉並不多啊

肌肉多不代表厲害,那是莽漢。李小龍代表的是技術派,靠的的動作靈敏和瞬間爆發力以及攻擊的精準性。肌肉不能用多來形容 在瘦弱的人 身上肌肉塊也不會比別人少 只是肌肉發達的圍度不同而已 李小龍肌肉不大但是爆發力極強 擁有驚人的速度 這個才是關鍵 他肌肉密度很高,並且進行過嚴格訓練,肌肉的素質,力量,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