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裡蜀國最強大的時候有幾個州列舉出來

時間 2022-01-16 04:40:04

1樓:匿名使用者

關羽丟失了荊州是蜀漢最終失敗的緣起。荊州失陷前,蜀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基本上達到了《隆中對》中諸葛亮設計的戰略態勢:「……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一戰略構想的關鍵實際上在於荊州,因為巴蜀是是典型的「天牢」地形,道路難行,「外人不得入,內人不得出」。如果以巴蜀作為戰略基地進攻曹魏,就必須有另一路兵力進行策應,或者本身就作為策應軍出現。但是,劉備與孫權聯合的基礎是「聯合抗曹」,重點在於「抗」字,而不是「攻曹」,否則力量的均衡會打破。

所以才有「關羽得志,吳必不喜」,孫權會看著劉備坐大而不聞不問嗎?再加上關羽外交上的幼稚,所以只要劉備軍一勝,孫權立刻就抄了他的後路。

荊州雖失,蜀漢當時的軍事實力仍然十分強大,如果陳兵吳蜀邊界,孫權恐怕也會乖乖的將荊州還給劉備,繼續保持原來的均衡,事實上孫權也就是這樣想的,所以派諸葛瑾到蜀國談判,但是劉備昏了頭,非要滅吳。要知道,當時三國各自的實力任誰要想憑一己之力滅掉另一家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彝陵大敗是必然結果。

彝陵大敗是蜀國損失慘重,一大批老成宿將或病死或陣亡,一大批久經戰陣的士卒或被俘或戰死,據估計損失精兵4萬多人,軍事上實際已經失去了本錢。之所以沒有立刻滅亡,還要得益於魏吳兩家的制衡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劉備死後,諸葛亮六出祁山,在軍事上實際上也只是以攻為守,禦敵於國門之外。但這種做法實際上也是飲鴆止渴,但是蜀國的國力使然,諸葛亮明知道是毒藥也只能硬著頭皮喝下去了。

而且,諸葛亮和後來的姜維對魏國不斷的騷擾也有利於吳蜀同盟的穩固,使魏國難以騰出手來收拾吳國。但是到了後期,隨著魏國越來越強,原來的均衡已經被打破,魏國(或說司馬父子)已經擁有了消滅兩個國家的實力。

2樓:宋來吳冰菱

東漢分為十三個州(雍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幷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另有一司隸校尉部,也稱司州)。後來三國時期也沿用了這些名稱,而蜀國大體屬於益州,雍州和涼州還有交州都有一小部分。當然鼎盛時期還有荊州。

3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蜀國是蜀漢的別稱。221年,劉備在四川(蜀)成都稱帝,續漢之大統,國號「漢」。史稱蜀漢,又稱季漢。

蜀漢(221-蜀國-263年)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後主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時期佔據荊州、益州。三國之一,主要擁有益州,漢中,南蠻等地(今四川及雲南、貴州北部、陝西舊漢中府一帶)。

三國時期,蜀國有幾州?幾郡?

4樓:匿名使用者

一、一州

包括益州。

二、九郡

包括漢中郡、巴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

蜀國,即蜀漢,三國時劉備在成都建立的政權,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亦稱「劉蜀」、「季漢」。263年為魏所滅。共歷二帝,四十三年。

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

由於天下形勢的變化,蜀國的地理面積也歷經數次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一、鼎盛時期

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取荊南四郡,219年劉備擊敗曹操奪取漢中,步入蜀國最鼎盛時期,劉備拿下漢中稱王后,關羽北伐襄樊前,鼎盛時期地跨荊、益兩州,總國土面積約120萬平方公里。

二、衰弱時期

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殺,222年劉備為關羽報仇遭受夷陵大敗,蜀漢精銳盡失,並且失去荊州,劉備死後,益州南方部落叛亂,此時是蜀國歷史上衰弱的時期,總國土面積約70萬平方公里。

三、穩定時期

諸葛亮於225年領兵平叛南蠻,討伐雍闓、孟獲,當年秋天平定所有亂事,穩定南部邊界,同時結盟孫權,穩定東部邊界,積極發展生產,準備北伐,至此蜀漢國界一直穩定到滅亡,總國土面積約106萬平方公里。

擴充套件資料

疆域範圍

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略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

蜀下大力量平定了越巂、益州(今四川境內)、牂牁(今貴州境內)、永昌(今雲南境內)四郡之變亂。使少數民族地區得到開發,加強了民族團結。

三國時期疆域大致穩定:魏與吳、蜀間的界線是長江與淮河之間、今大別山、湖北漢川至興山一線、大巴山、秦嶺,而吳、蜀之間以今湖北的西界、貴州務川至臺江一線、廣西西界和中越邊界為界。

5樓:匿名使用者

準確點說是一州多一點,如果按最大版圖算,蜀國佔領過益州的全部,雍州、荊州的各一部分。

益州:漢中郡 巴郡 廣漢郡 蜀郡 犍為郡 牂牁郡 越巂郡 益州郡 永昌郡 9郡。

雍州:安定郡、天水郡、南安郡、西郡的各一部分,算4郡吧(演義上說諸葛亮取涼州三郡,實際上天水安定南安這三郡當時都算雍州治下了,雍涼二州的具體劃界,漢代有過多次反覆)

荊州:宜都郡、武陵郡、零陵郡、南郡 4郡。

但是蜀國佔據雍州和荊州的時期不同(荊州四郡在夷陵之戰後被吳國奪走,而雍州4郡是諸葛亮後來奪來的),同時雍州的四郡隨著街亭之戰也很快的得而復失,所以蜀國絕大多數時間佔據的地盤,僅僅有益州九郡。

三國蜀國最強大的是什麼時候

6樓:匿名使用者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奪蜀,這個時候蜀漢勢力達到了一個人才上的巔峰和國土面積上的巔峰(奪漢中郡前已割荊州三郡還給東吳)。

《三國志·先主傳》這麼描述: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

有志之士,無不競勸。

蜀中經營五年後,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揮師北伐,老將黃忠「推鋒必進」陣斬曹魏名將夏侯淵,劉備迫退馳援的曹操大軍後盡得漢中郡,於當年秋天進位漢中王。這是劉備軍事上的巔峰,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正面戰場上獨力打敗宿敵曹操。

毫無疑問,這時候正是蜀漢勢力最為強大的時期,剛剛打敗最強大的宿敵,軍勢正如日中天,將領中老一輩的如前將軍領襄陽太守關羽、右將軍領巴西太守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翊軍將軍趙雲都已是威名動天下的名將,新一輩的如副軍將軍劉封、輔漢將軍領犍為太守李嚴、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魏延、安遠將軍領庲降都督鄧方、護軍討逆將軍吳壹、裨將軍領巴郡太守費觀、牙門將軍向寵、牙門將軍王平也都是冉冉升起的將星,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

而在其它方面,有軍師將軍諸葛亮、尚書劉巴、尚書楊儀、尚書鄧芝、掌軍中郎將董和、司金中郎將張裔、左將軍掾馬良、侍中廖立、尚書郎蔣琬統籌內政與後勤,保證國力強盛軍資無憂;尚書令領護軍將軍法正、治中從事黃權奇謀迭出運籌帷幄;太傅許靖為天下名士,可為蜀漢正名聲攬人心;安漢將軍糜竺、昭德將軍簡雍、昭文將軍伊籍、益州別駕從事李恢都有其專長而得其所用;王連、向朗、楊洪、費詩、劉琰、陳震、呂乂、呂凱、張嶷、張翼等都能安頓一方;甚至如主簿廖化、軍中小校吳班、馮習、張南、傅肜,日後也都在歷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筆。

當時的蜀漢,從各方面來說,都可以說是極強。

另:「蜀國」這種稱呼是明顯錯誤的,劉備立國,國號為「漢」,自稱大漢帝國,在歷史上為了把這個漢國和之前的兩個漢國區別開,所以稱其為「蜀漢」或者「季漢」。

7樓:

個人認為,應該是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時候吧,此時一方面蜀國文武齊備,五虎尚在而且伐吳陣亡的那些將領如傅彤等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文官除孔明外也尚有黃權(雖然這孩子不地道,跑曹魏那去了)等,另一方面,蜀國國力也比較強盛,雖然劉璋闇弱,但卻是太平天子,劉焉父子在位時天府之國遠離中原戰亂,經濟平穩發展,劉備取西川的時候劉璋不採納焦土政策,所以後期基本也是和平接收。綜上所述,蜀國此時是人強馬壯,國力雄厚。

劉備死後,蜀國雖然經過諸葛亮休養生息,經濟快速發展甚至超過劉備入川之前,但一句諺語印證了此時諸葛亮的無奈: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此時蜀國良將死的死,老的老,逼得諸葛亮連一向不信任的魏延也委以重任(這裡有另外一個可能與個別朋友意見相左的看法,我認為諸葛亮的事必躬親雖然是鞠躬緊隨,死而後已的表現,但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蜀國人才的進步、鍛鍊與提拔,大家想想,事都讓你一個人幹了別人還怎麼實踐,沒實踐怎麼進步,呵呵)。

而後期,蜀國更是被諸葛亮、姜維師徒的連年北伐搞的國力疲憊,儼然已是三國中最薄弱的一環,最先滅亡也是在所難免,戰爭是把雙刃劍啊。。。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樓主和各位網友討論!

8樓:匿名使用者

最強大時期應該是219年-221年吧

蜀國是221年建國

建國後勢力遠不如以前

建國前劉備獨霸益州 有東西兩川 還有大將軍關羽坐鎮荊州 有張飛 趙雲 馬超 黃忠 魏延等猛將

諸葛 法正等謀臣 當時兵多將廣 可與曹操匹敵 吳國則不在話下

221年 蜀國建國 那時候 關羽已不在 荊州被孫權奪取 劉備頓時就失去了一半的戰鬥力 荊州是蜀國的咽喉 又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 吳國魯肅的塌上策,好像就是先拿荊州,再拿益州,最後直取中原,沒有關羽在荊州的這條防線,就算劉備不去打吳國,遲早也得被吳國去滅掉。

220年 黃忠死在了討伐吳國的路上 法正也是在這一年死的

對於法正很多人可能不太瞭解 陳壽評價過他的才智 可比程昱 郭嘉 劉備除了諸葛亮意外 他是最器重與信任的軍師

221年7月 著名的夷陵之戰爆發 這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削,此後,蜀漢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

夷陵之戰不久 劉備與223年病逝白帝城 劉備的輝煌時期也就此落幕

9樓:自由仙

佔據四川,奪取漢中的時候,也就是劉備出兵東吳的時候,那時剛剛丟了荊州,關羽剛死,但因為關羽死的時候曹操還活著,等於還是漢,劉備還沒有稱帝,故而不算蜀國,所以蜀國最強的時候應該是劉備出兵東吳時。

三國演義中馬超哪一集死的,《三國演義》裡 蜀國五虎將中的馬超是怎樣死的?

三國演義中馬超哪一集死第九十一回死的。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候上表 裡有一句交待過。即趙雲見諸葛亮在 出師表 奏後要出兵了,在點將時沒有他的名,心裡不服,一定要出征,這時諸葛亮就說 吾自平南迴都,馬孟起病故,吾甚惜之,以為折一將也。今將軍年紀巳高,倘稍有參差,動搖一世英名,減卻蜀中銳氣。馬超 17...

蜀漢的疆域有多大?三國時期蜀國疆域有多大

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 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 貴,西達緬甸東部。略有今雲南全省,四川 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 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 越南西北部。蜀漢,三國之一。公元221年 263年,劉備在四川 蜀 成都稱帝,續漢之大統,國號 漢 劉備為漢中 山王劉勝之後,其國號 漢 意味著是東漢的...

終極三國真劉備什麼時候回來的,終極三國裡真劉備是什麼時候回來的

真劉備是個垃圾流氓,膽小怕事估計是不會回來的了,因為在金時空的終極一班裡面他有大東他們的幫助就能稱霸天下了,而且金時空裡面的享受遠遠會超過銀時空,恰恰這個真劉備貪圖享受,修這個假劉備完全是按照三國裡面的劉備設計的所以他會留在銀時空跟孫尚香在一起。假如真劉備回來的話應該是三國裡面典型的 扶不起的阿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