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鋼琴時要怎麼才能很好的放鬆手腕

時間 2022-02-04 06:00:02

1樓:

[技巧**]手腕與手臂的活動和調節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上午 01:37現代鋼琴教學法介紹 通常我們認為學習鋼琴不僅需要長期的、艱苦的訓練,更需要非常複雜的、正確的技術支援,這種觀點不僅家長、學生這樣認為,許多老師也是這樣認為的。於是鋼琴界就逐漸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演奏派別、各種各樣的彈奏方法、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

各種教法、派別之間長期的爭論不休,也造成了學生在學習中的無所適從,跟這個老師學是一種方法,換一個老師又是一種方法,經常是換一個老師就要從頭再學,即使不需要從頭學,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適應新老師的教法。而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接受老師各種各樣的技術要求,經常是這麼做也不對,那麼做也不對;今天出現這個毛病,明天出現那個毛病,這種現象幾乎無止境的貫穿了整個學琴的過程。老師也經常被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所困惑,想盡各種辦法來解決,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一般還有些辦法解決問題,而一些年輕教師,往往收效不佳。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問題?難道學琴真的是那麼難嗎? 目前鋼琴技術教學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學法本身的矛盾性和較難實施性上。

在彈琴力度和手的放鬆上、在手型和手臂的協調性上、在各種感情標記演奏法和**情感上、在力度和音色上都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因為**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音量的變化體現的,而音量的變化就涉及到在彈琴動作的力量大小,這就是通常提到的"力度"。力度的變化可以造成聲音音量大與小和音色"實"與"虛"的變化。

而彈琴用力必然會造成肌肉的緊張,於是就提到了"放鬆"的問題。

關於這些問題我有幾個疑問:

1. 關於力度和放鬆的問題。教學中教師大多認為在連奏時,彈奏用力後要快速的使肌肉放鬆下來,只依靠手的重量壓住琴鍵。

而在斷奏時,手的動作只靠重量下落而不加力量。表面看這種彈奏方法很合理,可實際上,我們在演奏較大型的作品時需要彈奏成千上萬的音符,也就是說,手指要進行成千上萬次的動作。無論我們放鬆的有多快,肌肉也要經歷成千上萬次的從緊張到放鬆的收縮動作,如果彈奏的速度較慢,放鬆的時間比緊張的時間長,手指和手臂是可以應付過來的,但是稍難一些的作品,速度都可以達到每秒鐘至少6個音以上,也就是說肌肉每秒至少有6個以上的收縮動作。

手在這種情況下是很難保持長久的放鬆,於是手就出現緊張的現象。因為肌肉的緊張會使手的反應速度和敏感程度下降,手的緊張必然會直接影響彈奏的速度和**的色彩,同時由於手的反應能力減弱,會造成**表現不能得心應手。如果解決這種問題,不僅要尋求合理的使用力量,而且還要進行大量的放鬆練習,這樣的學習不僅進步很緩慢,而且在整個學琴的過程中,會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使學琴變得很艱難。

力度必須依靠肌肉的緊張來實現,我們在教學中強調彈奏力度和放鬆的本身就是很矛盾的。而且,這種鬆緊的調整隻是理論上可行,由於人的注意力和心理問題,恰到好處的鬆緊狀態時較難達到的。

2. 關於手型的問題。學琴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手放在琴上,這就涉及到手要以什麼形狀放在琴上,所以幾乎所有的老師在教學的第一步都會提到手型的問題。

大多要求手型為:手指勾回來使指尖直對琴鍵,手指第一支關節在彈奏時要"立住",手心是空的象握一個"雞蛋"一樣,手腕要放平,手掌在彈奏中要起支撐的作用,形成一個由一指和五指支撐起來的"架子"等等。問題是要形成這樣的手型,肌肉總需要一定的緊張度的吧?

太放鬆手就沒有形狀,太緊張就會影響彈琴,所以要"不鬆不緊"恰到好處。怎麼才能夠做到恰到好處呢?在實際當中我所見到的學生幾乎就沒有做到恰到好處的,而且大多數是手型僵硬,彈出的聲音非常難聽。

還有手指第一關節"立住"的問題,一般認為手指站不住會使力量不能傳遞至指尖,造成聲音不夠結實。所以當學生出現手指關節立不住時,老師就一再的要求學生必須讓手指關節立住。問題是學生的手指第一關節為什麼立不住?

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當手在放鬆狀態時,手指的第一關節是自然立住的。造成手指立不住的原因有兩點:一個可能是手臂的重量壓迫造成的,另一個可能是由於手指用力彈琴造成的,那麼如果讓學生強行把手指立住,就必須另外在手指第一關節加力,是不是會造成在手上更用力?

使手更緊張?一方面強調手指立住,一方面又不停的強調手要放鬆。於是一些學生出現了放鬆了站不住,站住了不放鬆的現象。

3. 關於手臂協調性的問題。在學生學習到一定程度時,就涉及到手臂的協調動作。

手臂的協調動作的主要原則是根據樂句的進行手臂也進行重心的移動,根據樂句的內容和**的要求,手臂和手腕要相應的做出的各種協調動作,如"落滾"等等。比如樂句是"弱收"的,就要求在彈奏中以手臂帶動手腕,向上提起,來形成"弱收"的效果。這些動作多種多樣,而且動作比較複雜,是很難用語言來準確形容的,所以在實際教學中都需要老師一個個的、手把手的去傳授。

問題就是,一方面這種動作很複雜,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經常是練了許久老師也不滿意,而且由於沒有明確的標準,老師之間對動作的要求也不一樣。另一方面由於學生們素質、性格等等的差別,造成學生多種多樣的彈法。實際上,老師對動作是否合格是以聲音為標準的,可是學生對聲音標準並不明確,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夠使學生不僅聲音概念明確又能夠把動作做準確呢?

如果不去做這些動作,能不能通過更簡單的辦法來彈奏出相同的效果呢?而且複雜的動作,學生做起來容易不協調,在動作都彆扭的情況下,**又如何表現?

4. 關於感情標記演奏法和真實**情感表現的問題。在樂譜上都標有許多感情記號,包括:

強、弱、跳音、重音、前後倚音等等。在教學當中,這些標記會有明確的彈奏方法。如跳音要分:

手指跳音、手腕跳音、手臂跳音。還有半斷奏、跳音、頓音演奏時值的不同等等,很是複雜。問題是作曲家為什麼要在樂譜上做這些感情記號?

例如漸強記號,如果作曲家是通過這個標記來表達某種情感或內容,我們直接彈奏漸強記號是否表達的準確?我們總是要求學生彈奏時要注意**感受,如果學生在心裡已經有了較真實的**感受,通過這麼複雜的動作還能不能表現出來?如果感情記號是為了表達作曲家的某種情感,通過像把跳音簡單的分為三種彈法這種方式,能否就等於還原了真實的情感?

由於強弱涉及到觸鍵力度的大小變化,在漸強的過程中,力度必然發生變化,而觸鍵力度的大小直接影響彈奏的音色。也就是說,在對漸強、漸弱等感情記號的彈奏中,由於觸鍵力度的變化,音色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力量越大,聲音越緊。遮掩,就造成演奏整體上音色的不統一,這個問題解決起來比較困難。

5. 教師教學生的方法和其本人彈琴的方法存在較大的差別。教學是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所以學生在最開始學習時的演奏方法和最後形成的、完整的演奏方法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但如何能夠保證學生最後能夠形成老師所希望的那種演奏方法?學生需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夠形成?

2樓:小彬

為什麼要可以追求呢?有的曲子就需要不是放鬆的。如手臂跳音和絃等等。手臂放不放鬆是根據曲子的情感而要求的。手腕放不放送只要一切皆一自然,就這麼容易。記得我就是這樣作到的

3樓:開始懂了

彈<哈龍練指法>,彈熟了手形就會很好了

彈鋼琴手指總是放鬆不了,怎麼才能放鬆

4樓:楊子電影

對彈琴時手指的放鬆應與腕、臂放鬆一起,尤其是2個8度以上的大跳純粹是技巧方面的事情,這個一開始慢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慢練才能讓肌肉鬆弛下來,記住八度演奏琶音的位置,而且慢練的時候需要弧度,這樣快彈的時候就不至於錯音較多。

掌握這個技巧需要對鋼琴的彈奏有一定的瞭解之後。什密特鋼琴教程是有一定難度的一本鋼琴指法練習,但是彈過之後就會發現原來不可解決的技巧問題都不在是困難的了。

音階24個大小調是比較重要且有用的。很多大型奏鳴曲、樂曲、協奏曲都有很多地方有音階,因此需要將音階掌握好。

彈音階要注意的是讓所有音發出來的聲音都要一樣,不能有輕有重,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如果彈音階的時候還是有的重有的輕,控制不好力度,可能演奏不出令你滿意的音色和旋律。

5樓:吳連海

對彈琴時手指的放鬆應與腕、臂放鬆一起理解。不少人彈琴時手腕跳動,這是很不好的習慣,與此相伴隨的往往是彈多了手會發酸,原因在於手指缺少獨立能力。要想改掉這個習慣比較麻煩,需要注意方法,還需要耐心和專注。

最好從較為淺易簡單的教材開始做起,哈農手指練習的開始部分對此很有用處。練習時注意手腕平靜,同時還要自己感到手腕放鬆,讓手指單獨地拾起練習彈奏,絕不能再依賴手腕的跳動。初時只能彈得輕而饅,逐漸地手指獨立能力得到加強,最終就能擺脫對手腕的依賴,而且再也不會手痠。

也有人雖充分重視手指的獨立性和手腕的平靜,卻忽略了手臂的放鬆,從現代彈奏法看來這也是不全面的。

很多初學者彈琴時肩、背、臂部緊張、僵硬。要糾正這些毛病,就要多做放鬆練習。「吊臂」是放鬆肩膀的有效練習方法。

方法是:

1、人體前傾,讓雙臂自然下垂,左右來回晃盪。要感覺手臂似乎不屬於自己,隨著慣性兩臂同方向一起擺動,肩肘部不要用力。

2、身體前傾,兩臂向前平伸,肘部向外側張開,兩個中指向內相對併攏,突然將整條手臂墜落下去,使雙肩得到完全放鬆。

3、身體坐正,屈肘抬臂,肩、大小臂、均不用力,落臂時以指尖觸鍵,(此練習可用雙手的各個手指分別練習)。

高抬指是訓練手指在琴鍵上能站起來,手指要立直,而且每個手指都能獨立地站起來。觸鍵的手指要支撐起來,不觸鍵的手指要離開鍵盤。觸鍵要有一定的力度和速度,要找到像小榔頭敲在桌面上一樣的感覺。

鋼琴發出的聲音應飽滿、堅定、有力。

6樓:冥王星有多遠

給你一個有點不同的建義:在琴下多做放鬆練習,比如按摩手指,做空手4指獨立性練習(即嘗試4指動其他指放鬆)也有可能是你手指的「筋」比較緊,拉一下它們,就象練拳的人要壓腿一樣

樓上的答覆,很好

7樓:晴天小諸

多做四指的練習 最好在四指上纏上幾圈紗布或是布條之類的

8樓:波綺利

首先反對樓上二位的部分觀點

然後解釋一下,彈琴的手指完全放鬆是不可能的,放鬆了也就不能彈琴了.

要放鬆的是不彈琴的那些手指.

還有,4指是個獨特的手指,在開始階段,特別是高抬指時,它必須要有其它手指的幫助才能做好必要的運動,這不可怕.

但是多做練習是絕對有效的辦法.只是不要纏上幾圈紗布或是布條之類的,多練基礎也是必須的階段,但哈農遠比湯普森的有效.

彈鋼琴左右手怎麼放置,彈鋼琴時,左右手如何配合好

函小苼 正確的手型應該是 1 把手放在琴上,手掌拱起,五指分開,手指自然下垂,指尖觸鍵,整個手成半圓形 2 二 三 四 五指觸鍵的部位應該是指尖,而不是指肚 拇指是指尖的外側觸鍵 3 手背要保持平衡,不能向小指方向傾斜 要有向拇指方向靠近的感覺 4 彈奏時要保持手的半圓形狀,手指不能伸的過直,也不能...

彈鋼琴最重要的是什麼,彈鋼琴最重要要掌握幾個要點?

陳芙蒼西 注意自己的情調,自己的心要隨著 走,不要分神! 應正糜怡然 沒有最高境界,如果你要問怎樣才算彈的好我倒是可以說 你彈出的 可以感動自己 就很不錯了 往往自己彈琴 聽起來很好聽的曲子 等自己練的很好了 也聽膩了 覺得它一般了 熄滅的慾望 首先你要明白為什麼彈鋼琴?是炫耀,自嘲。明白為什麼彈鋼...

彈鋼琴時的手形是什麼樣的,彈鋼琴的最佳手型是什麼樣的呢?

赫敏格蘭傑 手指在觸鍵時,要用指尖而不是指肚,也不能用指甲.在按下琴鍵時手指要抬高,手指要用力,像把整個胳膊的力集中在指尖上一樣.手掌不能太高,手背不能過於聳起,也不能趴在琴鍵上,但手裡應該是空的,像有一個球一樣.彈的時候手腕不要隨著節奏晃 除非是落滾 可以放一個硬幣在手背上,彈的時候不能讓它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