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關於示兒的寫作背景,誰知道關於示兒的寫作背景 50字

時間 2022-07-11 15:00:03

1樓:徐春厹

示兒是陸游的絕筆,他在彌留之時還不忘記被女真貴族霸佔的中原的土地和人民,他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看見祖國的重新統一,所以寫下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樓:元気夢月

示兒是陸游寫的一首詩,表達的是愛國主義,其中九洲就,其中,九州就指的中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就是在講,古代的愛國主義和戰爭

3樓:匿名使用者

一直以來,陸游堅決抗金,卻被朝中的投降派打壓.公元2023年1月26日,陸游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五歲。但是,此時南宋還是片安一隅;所以陸游在臨終前寫下了《示兒》,期盼早日收復河山.

4樓:金色鈴鐺

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失地的正義事業。雖然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但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消減。寫於嘉定三年(2023年)春,是陸游重病在床時寫給兒子看的一首絕筆詩,也是遺囑。

這首詩,意境高遠,情感濃郁,至今仍放射著燭照天地的愛國主義思想的光芒。

示兒的寫作背景

5樓:菅教

創作背景:

《示兒》詩為陸游的絕筆,作於宋寧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2023年元月)。此時陸游八十五歲,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給兒子們寫下了這首詩。這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出的最後的抗戰號召。

作品原文:

《示兒》

【作者】陸游 【朝代】宋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訊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擴充套件資料:

《示兒》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是詩人的絕筆。此詩傳達出詩人臨終時複雜的思想情緒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表現了詩人一生的心願,傾注了詩人滿腔的悲慨,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聖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

賞析:此詩「悲壯沉痛」、「可泣鬼神」,歌頌陸游愛國精神光照千秋。用筆曲折,行文多變,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複雜的思想情緒和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聖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

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示兒》的寫作背景

6樓: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

陸游生於北宋末年,是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親身體會過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對戰爭帶來的災難無能為力,亂世出英雄,他畢竟無法成為文天祥,這是他的悲哀,連他的詩也是如此,《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其實他自己非常清楚,這是一個不可能收到的訊息,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可能很多人都以為岳飛能夠直搗黃龍,救回二帝(宋徽宗、宋欽宗),其實是一個非常難完成的任務,不要說大金的後方還有遊牧民族的王者成吉思汗,南宋的問題不是南宋時期產生的,是北宋趙匡胤時期留下的問題,不要小看他「杯酒釋兵權」的作用,直接把武將和軍隊給邊緣化了,這樣就相當於沒有了國家軍隊,練兵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岳家軍的數量有限,用於進攻似乎還可以,只需要一個突破強點就可以,但是面對後來的防守,是需要面面俱到的,防守比進攻更難。

陸游非常渴望南宋能夠收復失地,感覺自己是沒有希望看到了,所以就囑咐自己的孩子,將來說不定有一天國家能夠統一了,那個時候,一定要把這個好訊息通過祭祀的方式告訴他一聲,其實從心裡是絕望的,而且他也知道自己沒有希望看到,時候也是無法收到這個訊息的,有「哀莫大於心死」的感覺。

可以想象,陸游從小到大,眼看南宋越來越弱,從失望到絕望,而亂世從來都是文人不值錢,陸游是生不逢時,徒有憂國憂民之心,而沒有報效國家的無能為力。

這首詩上過學的都會朗誦,但是真正能夠體會旅遊感受的卻不多,對南宋和自己的「怒其不爭,哀其不幸」。

《示兒》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7樓:縱橫豎屏

創作背景:

《示兒》詩為陸游的絕筆,作於宋寧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2023年元月)。此時陸游八十五歲,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給兒子們寫下了這首詩。這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出的最後的抗戰號召。

作品原文:《示兒》

【作者】陸游 【朝代】宋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訊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8樓:沒有l先森

《示兒》的寫作背景:是詩人陸游在其臨終時所作,此時陸游已經八十五歲高齡,臥床不起。給他的兒子們寫的。這首詩不僅是陸游的遺囑,而且是他表達出的最後的抗戰號召。

《示兒》原文如下: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賞析:題目是《示兒》,相當於遺囑。在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無比光明磊落,激動人心。

陸游臨終前深情地囑咐兒子,當皇朝的軍隊收復中原的時候,不要忘記把「北定中原」這個大好的訊息告訴詩人,以求了結一樁重大的心事。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此詩「悲壯沉痛」、「可泣鬼神」,歌頌陸游愛國精神光照千秋。

9樓:莪愛丶董慶然

《示兒》的寫作背景:詩人陸游在臨終時寫作,懷著戀戀不捨的愛國之心逝去。他寫下《示兒》給他的四個兒子,表達了抗戰號召

10樓:cheng1111樂園

是詩人陸游在其臨終時所作,此時陸游已經八十五歲高齡,臥床不起。給他的兒子們寫的。這首詩不僅是陸游的遺囑,而且是他表達出的最後的抗戰號召。

11樓:匿名使用者

示兒這首詩 是在陸游臨死前給兒子寫 的。陸游寫的詩一般都是愛國的詩。

12樓:匿名使用者

《示兒》給兒子看。這首詩是陸游臨終前寫給兒子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示兒》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是詩人的絕筆。此詩傳達出詩人臨終時複雜的思想情緒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表現了詩人一生的心願,傾注了詩人滿腔的悲慨,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聖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用筆曲折,行文多變,語言沒有絲毫雕琢,直抒胸臆,渾然天成,以極樸素、平淡的語言表達極深厚、強烈的情感,自然地達到真切動人的藝術效果。

14樓:匿名使用者

《示兒》詩為陸游的絕筆,作於宋寧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2023年元月)。此時陸游八十五歲,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給兒子們寫下了這首詩。這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出的最後的抗戰號召。

15樓:匿名使用者

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後人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因此,當大宋將軍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來到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訊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16樓:小扈扈

寫給他兒子看的一首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好感人的詩

17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知道怎麼回答??????????

??????????????????

《示兒》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18樓:匿名使用者

陸游一生經歷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於幼年在敵人入侵下倉皇逃難,以及家庭和親友的愛國言論的啟發教育,陸游對當時的嚴重民族災難有著極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在心靈深處埋下了愛國復仇的種子。此後無論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陝前線從軍,直至晚年在紹興老家閒居,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挺幹、開花,雖然不斷遭到風雨的摧殘,卻也不斷地成長壯大,並且終於結滿豐碩的果實。清

蘆花蕩寫作背景,誰知道蘆花蕩的寫作背景 急急急

在抗戰的冀中平原上,孫犁到處看到了一種無形的力量 我遙望著那漫天的蘆葦,我知道那是一個大帳幕,力量將從其中升起。這裡說的,是他熟悉的白洋澱。我們到過那裡,那是一個深秋季節,雖然是和平環境,面對浩淼的澱水和一望無際的葦田,我們也被一種巨集大的氣魄和無比壯觀的景象所感動 我們承認,在人民流過血和汗的這個...

有誰知道關於許紹洋的,有誰知道關於許紹洋的資料?

個人檔案 中文 許紹洋 英文 ambrose 暱稱 安 名字的簡稱 生日 1976.10.17 天秤座 身高 175cm 體重 63kg 成長過程 香港出生 美國長大 臺灣發跡 教育程度 大學愛好 唱歌 賽車 演戲 嗜好 收集球鞋 皮衣 眼鏡 喜愛的藝人 張學友 哈林 張宇 陶喆 喜愛的國家 日本 ...

誰知道答案,誰知道答案?

非常容易拉,自己想都得啦要別人做,這又何必呢,我只是有空才幫你了6005300 601萬 17 12 7 6 6500 40.05 1,2,3,6,9,18 6 3 583 0.83 我想你這個0.83應該是無限迴圈小數吧?不然這題就不對了 1.83 95 60 第八題沒有圖 怎麼做 30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