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江南枯敬御廬江人。
王承業,字瓊山,清朝將領。
少入伍。康熙初,從軍福建,克金門、廈門。累擢遊擊,遷廣西副將。
十七年,將軍莽依圖徇廣西,以承業為新設援剿中營總兵,管副將事。十八年,吳世琮犯梧州,承業擊敗之。世琮棄營宵遁,克潯州。
世琮以十萬人分屯貴州、廣西諸要隘,而自將兵圍南寧。承業赴援,設奇與城兵相犄角,戰新村西山之巔,斬六千餘級,世琮負重傷敗走,南寧圍解。遂自陶鄧山進剿柳州,叛將馬承蔭以二萬人拒戰,擊敗之,乘勝定象州,承蔭遂降。
其冬,將軍賚塔自南寧直進雲南,檄承業至西隆。吳世璠將何繼祖據石門坎,去安籠所三十里,地沒巖僻道險。
十九年正月,承業奮勇入,連奪二隘口,復所城。繼祖退據黃草壩,列象拒戰,承業疾擊之,自卯至未,毀其營二十有二。克曲靖,取霑益,下馬龍、楊林,大小三十餘戰,無不披靡。
既抵會城,壁城外歸化寺。世璠將胡國柄、劉起龍出拒,承業引守備林廷燏鏖戰,自卯至午,突入賊陣,炮中額,墜馬死。廷燏單騎馳救,賊矢雨集,亦殞於陣。
事聞稿信,詔贈承業右都督,廷燏贈都司僉事。
請問八大 山人是哪個朝代的,生平簡歷
2樓:badu閃客
八大山人 原名朱耷(1626-1705),字雪個、號個山,後更號人屋、驢、個山驢、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江西寧獻王朱權的第九代孫。入清後隱其姓名,長期隱居在南昌青雲譜道院當道士。八大山人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家,也是清初四大畫僧〔弘仁、石濤、石溪、八大山人〕之一。
八大山人專工水墨畫,善書法,能詩文。其山水、花鳥作品,畫風雄奇雋永,自成一家。花鳥畫以水墨寫意為宗,筆情恣縱,放逸不群,蒼勁圓秀,逸氣橫生,往往將物象人格化,寄託個人情感或賦予寓意,個性鮮明,筆墨不同凡響。
山水畫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且枯索冷寂,於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簡樸氣勢,反映了他孤憤的心境和堅毅的個性。其署款「八大山人」,聯綴似「哭之」或「笑之」之狀。詩文題跋則含蓄隱晦,亡國之痛,狂放之態,寄於紙上。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風,可分為三個時期,50歲以前為僧時屬早期,署款「傳綮」、「個山」、「驢」 、人屋」,多繪蔬果、花卉、松梅一類題材,以卷冊為多。畫面比較精細工緻,勁挺有力。50歲至65歲為中期,畫風逐漸變化,喜繪魚、鳥、草蟲、動物,形象有所誇張,用筆挺勁刻削,動物和鳥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鳥多棲一足,懸一足。
65歲以後為晚期、藝術日趨成熟。筆勢變為朴茂雄偉,造型極為誇張,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八大山人的書法學王獻之,風格獨特,意境高遠 ,以簡表意,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作品中常有一些出人意表的結構造型。
後世評八大山人:「所寫水墨畫,脫盡窠臼,天姿超邁,故能空前絕後為開一代生面」。
詹世釵 清朝巨人詹世釵生平簡介 詹世釵怎麼死的
3樓:網友
詹世釵(英語:chang woo gow或zhan shi chai)(1841年12月20日-1893年11月5日),字玉軒,乳名五九,有「中國巨人」(「chang the chinese giant」)之稱,19世紀清朝人,生於道光年間,卒於光緒年間,關於其生平的可信史料分為兩種說法。此外,詹世釵的父親詹真重,身高八尺(約公尺),二子詹世鍾,身軀也達八尺。
詹世釵與其英國妻子育有兩子一女。《虹溪詹氏族譜》對此也有簡略的記載:「世釵乳名五九,字玉軒,1841年12月20日申時生,娶大英人氏,子澤純,1876年9月17日卯時生。 」1]
中文名詹世釵。
外文名zhan shichai
別 名。五九國 籍。
英國民 族。
漢出生地。婺源縣(當代江西)
出生日期。1841年12月20日。
逝世日期。1893年11月5日。
職 業。商人主要成就。
巨人、通曉十國語言。
所處時代。清朝實際身高約公尺。
歷史上11月出生的古今中外的名人
4樓:網友
1905年5月11日,在廣東珠江上的一條破舊漁船裡,乙個嬰兒出世了。面對著茫茫的星空和遼闊的大海,母親給孩子取了乙個名字叫「星海」,他就是我國著名的。
大師我相問清朝有畫家馬家相這個人嗎?有的話介紹下生平年月
5樓:樓蘭月影的文庫
造假者造馬家桐假畫,將馬家桐的落款寫成似乎馬家相掩人耳目。凡書寫成馬家相者皆為新仿造假切莫上當。
馬家桐,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畫家,與張兆祥等同門師兄弟四人,被譽為「津門畫家四才子」,其書畫享譽京津。擅勾勒花鳥,與張和庵友善,得設色之法。擅摹仿,臨古亂真。
他的花鳥畫,遠師徐熙、王淵、呂紀、 惲南田、蔣廷錫等名家,大都描寫四季花木、山禽水鳥、溪渚坡石等傳統題材,但在形象、意境的創造上別開生面,運用色彩也有獨到之處。其筆下的花鳥,肖古而不泥古,既不失「院體」工整凝鍊的真實感,又調和了工筆與寫意、敷彩與水墨以及文人強調筆情墨韻的不同體派,變化為工穩清逸的新畫風。他善於從不同季節中抓住最具特色的景象,描繪出花木禽鳥生動自然而優美的形態,佈局謹嚴,設色妍雅,筆意灑脫,陰陽向背頗具立體感,整個畫面充滿明朗歡愉的氣氛。
在馬家桐的花鳥畫中,屢見署有「摹錦衣衛指揮呂紀」的題識。他欽佩呂紀以繪畫進諫孝宗皇帝的做法,因此有些作品刻意描繪家禽鳥雀在大雪嚴寒中相互偎依、患難相濟的情狀。這無疑源自呂紀的《雪景翎毛》、《雪岸雙鴻》等名作。
可見馬家桐也是有意在畫作中隱寓著有關社會、人生的見解,從而按照藝術的規律,豐富了花鳥畫的思想內涵。他的山水畫取法陳靖,基本屬於「四王」一脈,不僅是追求形式,而且能運用古人技法結合實景,靈活而多變。丘壑佈置富於變化,青綠與水墨都渲染得宜,渾厚而秀潤,具有工整穩健、氣閒神靜的特點。
馬家桐具有廣博的學識修養。除了繪畫外,他還工詩書、擅篆刻、精鑑賞,篆刻遠宗秦漢,書法最擅篆隸,是一位全才藝術家。有趣的是,《增廣歷代畫史匯傳補編》中還提到他「仿古亂真,其筆法之妙,獨步一時」。
據說,他曾用舊絹戲仿宋人花鳥畫一幅,鑑定家也看不出是偽品,居然賣出了很高的價錢。這件事激發了他的興致,又陸續臨摹出幾幅,還請他的摯友、書法家孟廣慧臨寫款識兼摹刻印章,更顯得惟妙惟肖。人們戲稱他倆為「津門二甲」或「二甲傳臚」,「甲」與「假」諧音,即雙關二「假」之意,在當時頗負盛名。
這類作品也格外受到當時及後世收藏家的珍視。1918年被段祺瑞的安福國會推舉為**的徐世昌,曾慕名拜訪一位津沽畫壇耆宿,卻被人家婉言拒絕。這位不肯攀附權貴的老人就是天津著名畫家馬家桐先生。[1]
6樓:淺淺很可愛
馬家相,清末著名畫家,生卒不詳。
關羽生平簡介
7樓:網友
1、追隨劉備。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期間結識劉備,並與劉備、張飛結成兄弟,感情好到連睡覺也要睡在一起。劉備擔任平原相時,任命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
2、陣斬顏良。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於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將軍。
3、鎮守荊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於新野。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今湖北荊州)會合,但劉備於途中當陽(今湖北宜昌)長坂坡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今湖北荊門),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湖北武漢)。
4、威震華夏。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但不久事情敗露,幾人被曹操所殺。曹操於是召曹仁為徵南將軍,討伐關羽。
曹仁屯樊期間,大肆徵調徭役,南陽郡一帶軍民苦不堪言。
5、敗走麥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以為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將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儼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討關羽。
8樓:邢有福橋裳
關羽(?—
bai220年)字雲長,本字長生[注]
du,幷州河東解縣(zhi今山西省運城dao市)人,漢族。據專《三國演義》描屬寫關羽身長九尺,《三國志》中無記載。一直是歷來民間崇祀的物件。
東漢末年劉備麾下著名將領,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曾任蜀漢政權前將軍,爵至漢壽亭侯。諡曰「壯繆侯」。
在《三國演義》中被描述為蜀漢五虎上將之首,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最後被封為「蓋天古佛」。
三國演義》中,有「千里走單騎」「單刀赴宴」「溫酒斬華雄」等佳話。
關羽兵器:青龍偃月刀(演義)、槊(專家推論)
承幹宮是清朝誰住的,承乾宮是清朝誰住的
凮起雲湧 承乾宮此宮在清代為后妃所居。清朝順治帝孝獻皇后董鄂氏,康熙帝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乾隆帝孝儀純皇后,乾隆帝慧賢皇貴妃,道光帝孝全成皇后 琳貴妃 佳貴人 佳貴妃 咸豐帝雲嬪 婉貴人都曾在此居住。承乾宮於明永樂十八年 1420年 建成,屬於內廷東六宮之一。初曰永寧宮,崇禎五年 1632年 八月更名...
清朝有什麼王,清朝有哪些王爺
鐵帽子王。和碩禮親王 代善,努爾哈赤次子 和碩睿親王 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 和碩豫親王 多鐸,努爾哈赤十五子 和碩鄭親王 濟爾哈朗,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六子和碩肅親王 豪格,皇太極長子 和碩承澤親王 後改為莊親王 碩塞,皇太極五子兩位多羅郡王,即,多羅克勤郡王 嶽託,努爾哈赤次子代善長子 多羅順承郡...
明朝初年分封藩王問題,最終是怎樣解決的
譚銀光 明朝的藩王制度分為兩個時期。第一階段,在朱元璋時藩王只有五千到三萬的王府衛兵並規定在外敵入侵時可以負責一切大小事務。第二階段,在朱棣之後藩王只有一個顯赫的身份和富貴並無實權。明朝各藩王封地略述 晉王 明太祖子,建藩國於山西太原府。燕王 明太祖子,建藩國於北平,後為帝系,是為明成祖。周王 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