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業採用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法對存貨進行期末計價

時間 2021-08-11 17:12:03

1樓:匿名使用者

甲=10-8-1=1萬元;

乙未發生減值,以前計提的2萬元跌價準備衝回;

丙=18-15-1.5=1.5萬元;

即應該補提1+1.5-2=0.5萬元

2樓:匿名使用者

甲存貨應補提存貨跌價準備=10-8-1=1(萬元)乙存貨可變現淨值15萬元大於存貨成本12萬元,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2萬元應轉銷.

丙存貨應補提存貨跌價準備=18-15-1.5=1.5(萬元)2023年12月31日應補提的存貨跌價準備=1-2+1.5=0.5(萬元)

3樓:匿名使用者

單項存貨或比較

甲:成本10《可變現淨值8,所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萬元(10-8),原來已經計提1,只需補提1(2-1)萬元

乙:成本12>可變現淨值15,不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但原來已經計提2萬元,需要轉回2萬元(因為轉回的金額以存貨跌價準備的餘額衝減至零)

丙:成本18《可變現淨值15,所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萬元(18-15)原來已經計提1.5,只需補提1.5萬元(3-1.5)

所以12月31日應補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甲1萬+丙1.5萬-乙2萬 =0.5萬

4樓:沃於心田

甲補題 1萬!

乙衝回準備2萬!

丙補提1.5萬!

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就要補提,反正高的話衝回原來補提準備!

補提了2.5萬減去衝回2萬=0,5萬

5樓:韓劇

甲:10-8=2 發生減值

乙:沒發生減值

丙:18-15=3 發生減值

已提1+2+1.5=4.5

2+3-4.5=0.5

存貨期末計量採用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法,有些不懂。

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 的理論基礎主要是使存貨符合資產的定入。當存貨的可變現淨值 至成本以下時,表明該存貨給企業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低於其賬面價值,因而應將這部分損失從資產價值中扣除,計入當期損益。否則,當存貨的可變現淨值低於其成本時,如果仍然以其歷史成本計量,就會出現虛計資產的現象。可變現淨值可以粗理...

對期末存貨採用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法計價,其所體現的會計核算一般原則是拜託各位了3Q

心在雲上飛 一 對期末存貨採用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法計價,其所體現的會計核算一般原則是 謹慎性原則 二 依據 1 企業會計準則 基本準則 第十二至第十九條規定了會計資訊質量要求的八項原則。即 可靠性原則 真實性 客觀性 相關性原則 明晰性原則 可比性原則 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 重要性原則 謹慎性原則和...

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法的具體做法

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法,是指對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兩者之中較低者計量的方法。存貨的成本高於其可變現淨值的,按其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存貨的成本低於其可變現淨值的,按成本計量,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但原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應在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金額的範圍內轉回。 老董說會計 主要講述存貨的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