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業務未來是否保本?資產管理業務保本承諾是否有效?

時間 2025-04-28 02:25:05

1樓:故事談生活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釋出《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這份資管新規的釋出,打破了剛性兌付,讓銀行理財產品保本保收掘洞益成歷史。

意見》明確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明確剛性兌付的認定及處罰標準,鼓勵以市值計量所投金融資產,同時考慮到部分資產尚不具備以市值計量的條件,兼顧市場訴求,允許對符合一定條件的金融資產以攤餘成本計量。

對於個人而言,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隻資產管理產品不低於一定金額,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碧散首,家庭金融資產不悔數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

中國經濟網。

2樓:國海**

你好,《意見》明確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明確剛性兌付的認定及處罰標準,鼓勵以市值計量所投金融顫譁逗資產,同時考慮到部分資產尚不具備以市值計量的條件,兼顧蘆喚市場訴求,允許對符合一定條件的金融資產以攤餘成本計量。茄賣。

資產管理業務保本承諾是否有效?

3樓:一字平生

信託公司、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資產管理產品的受託人與受益人訂立的含***本息固定回報、保證本金不受損失等保底或者剛兌條款的合同,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條款無效。受益人請求受託人對其損失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援。實踐中,保底或者剛兌條款通常不在資產管理產品合同中明確約定,而是以「抽屜協議」或者其他方式約定,不管形式如何,均應認定無效。

律贏惠-網際網絡法律服務平臺-讓每個人都打得起官司。

**公司的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一般要求的資金門檻是多少?能保本嗎?收益率通常是多少?

4樓:

一般都是10萬的,有些可能更高。

不可能承諾保本的,即使真的是保本型產品,按證監會的要求也只能說是低風險,這是硬性規定。

收益率看投資理念與標的吧,這個浮動性挺大的,看你選擇哪種定向計劃了。

如果不想承擔風險,又想有較高收益,可以考慮股權質押型信託,一般都能達到8%—13%的收益。

5樓:網友

**公司客戶資產管理辦法》

第二十三條 **公司辦理定向資產管理業務,接受單個客戶的資產淨值不得低於人民幣100萬元。

第三十六條 **公司從事客戶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挪用客戶資產;

二)向客戶做出保證其資產本金不受損失或者取得最低收益的承諾;

三)以欺詐手段或者其他不當方式誤導、誘導客戶;

四)將資產管理業務與其他業務混合操作;

五)以轉移資產管理賬戶收益或者虧損為目的,在自營賬戶與資產管理賬戶之間或者不同的資產管理賬戶之間進行買賣,損害客戶的利益;

六)利用所管理的客戶資產為第三方謀取不正當利益,進行利益輸送。

資管新規的釋出對銀行理財有哪些影響

6樓:網友

無論是保本理財還是非保本理財,銀行在對接金融資產上,在風控能力等方面擁有專業、豐富的經驗。銀行非保本理財是一種投資產品,本質上與銀行的存貸產品不同。但是過去老百姓覺得是銀行的產品,就要保本保息,然而事實上理財產品的收益比銀行存款的收益目前要高兩個百分點左右,這高出的收益就是風險溢價,需要投資人來獨立判斷、承擔。

7樓:後弘博詩龍

長期以來,銀行理財基本靠預期收益做大產品規模。但是,資管新規倡導打破剛性兌付,對產品實施淨值化管理。

新規對理財產品種類的影響,一是銀行表內理財部分未來將取消,二是對於表外理財,剛性兌付將打破,目前的理財是基於預期收益型的理財模式,未來淨值化理財將取代預期收益型理財。

打破剛性兌付就是不承諾保本保收益嗎?

8樓:冰雨夢悠悠老師

打破剛性兌付——就是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

指導意見》中最被廣泛關注的一點,即為打破剛性兌付。《指導意見》明確,資產管理業務是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表內資產管理業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向***表示,老百姓看到打破剛性兌付,不要慌張的以為自己的錢沒保障了,而是要分清自己購買的是哪種理財產品。例如,銀行理財分為表內、表外理財,此次《指導意見》要打破剛性兌付的是表外資管業務,表內理財是承諾保本、剛性兌付的。

如何打破剛性兌付——實行淨值化管理

實踐中,部分資管產品採取預期收益率模式,基礎資產的風險不能及時反映到產品的價值變化中,投資者不清楚自身承擔的風險大小;而金融機構將投資收益超過預期收益率的部分轉化為管理費或者直接納入中間業務收入,而非給予投資者,也難以要求投資者自擔風險。

指導意見》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管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淨值生成應當符合公允價值原則,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讓投資者明晰風險,同時改變投資收益超額留存的做法,管理費之外的投資收益應全部給予投資者,讓投資者盡享收益。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規定是為從根本上打破剛性兌付,讓投資者在明晰風險、盡享收益的基礎上自擔風險。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等人認為,監管層首次提出要求全部資管產品淨值化管理,意味著包括銀行表外理財在內的全部資管產品將向淨值型產品轉型,而當下銀行理財淨值型佔比尚未達到10%,該規定影響深遠。

資管新規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達標了嗎?

9樓:網友

資管新規落地後,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或將逐漸退出市場。

春節已近在眼前,手中有閒置資金的投資者希望找到合適的投資理財渠道,而最新出爐的1月份銀行理財產品資料,或可以為投資者理財提供參考。

融360監測資料顯示,1月份,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持續走高。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4441款,較上個月增加了561款;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較上個月上公升了個百分點,創2015年8月份以來的30個月新高,不過,漲幅較之前收窄。其中,保證收益類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環比上公升個百分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環比上公升個百分點;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環比上公升個百分點。

外資銀行理財產品共有336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高於城商行的股份制銀行的國有銀行的農商行的,但是外資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和中高風險理財產品佔比較大,這兩類產品的收益率是浮動的,達不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偏大,不適合謹慎類及穩健類投資者。

值得注意的是,披露了實際到期收益率的6444款產品中,共321款產品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其中結構性理財產品187款,非結構性理財產品134款,結構性產品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比例為50%,非結構性產品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比例為。雖然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預期最高收益率很高,動輒就能達到6%以上,甚至10%以上,但能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只有一半,而且結構性理財的平均到期收益率要低於非結構性理財。因此,投資者在購買結構性理財的時候要謹慎,如果對產品的收益計算方式不瞭解,對市場趨勢沒有一定的判斷力,建議還是不要觸碰。

對於有意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來說,除了需要關注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外,更要留意募集期的長短,較長時間的募集期會導致資金站崗時間較長拉低產品的整體收益,並且一定要注意觀察購買的產品是否節前就開始計息。

融360分析師認為,2月中旬將迎來春節長假,所以理財產品的發行量必將大幅下降,市場資金面將會保持穩定,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或**都有可能,但是漲跌幅都不會太大,從長期來看,今年利率走高的概率較大,所以銀行理財收益率可能會延續去年的**趨勢。但未來隨著資管新規的逐步落地,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或將逐漸退出市場,轉型為銀行結構化存款產品。

理財產品也要好好管制。

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專案可以要求保本固定收益麼?

10樓:投融界客服中心

可以的,資產管理公司有固收類投資產品,有優先資金保底收益,但也要防止管理不善導致劣後資金穿倉。

信託產品跟資管產品哪個更好,信託產品和資管產品有什麼區別?

您是想在兩者之間選擇一個產品進行投資嗎?兩者都有各自的好處,主要還是看產品,不知道您有沒有具體的專案可以讓我幫您分析一下。信託是受銀監會監管的,而且直到現在,一直都是兌付的狀態。資管應該是近幾年比較新興的一種投資理財產品,受證監會監管。兩者相比,其實都有其優勢和不足。好的資管產品有時會比信託更優質,...

投行和資管的發展前景哪個更好,投行,資管,行研三者的發展前景哪個更好

鑽誠投資擔保 首先在分業監管的情形下,銀行和券商的業務模式不同。眾所周知,有句話 銀行是躺著收錢的,券商是坐著收錢的,保險是跑著收錢的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銀行的傳統業務零售業深受打擊,但是銀行的重點客戶始終是高淨值的私人客戶和機構戶 一口百會 思考這個問題就要思考一下自己適合什麼樣子的工作。投...

哪些業務隻影響資產負債表啊?哪些業務影響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所有能夠增加和減少資產和負債的業務,比如收到投資 接受捐贈等,都會影響資產負債表。影響利潤的 公允價值變動 資產減值損失 銷售收入 營業外收支 投資收益等,都會影響利潤。1 資產負債表 未分配利潤 科目期末數 未分配利潤 科目期初數 利潤表 淨利潤 科目累計數。2 利潤表 淨利潤 科目 年初未分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