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隻產蛋期需要哪些營養,肉用種雞在產蛋期營養需要特點是什麼?

時間 2021-07-09 15:45:42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為了維持生命活動和滿足產蛋需要,蛋雞每天都要從飼料中獲得各種營養成分,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質(必需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和水。在蛋雞飼料配方中,這些營養素要以最適宜的數量、相互間最佳的比例以及最可利用的方式供給,以便獲得最佳的飼料轉化效率和最高的產蛋率。

(1)能量 包括維持能量需要和產蛋能量需要。維持需要的多少受母雞體重、活動量、環境溫度等因素的影響。產蛋需要的多少受蛋重及產蛋率的影響。

一般地說,產蛋雞對能量需要的總量約有2/3用於維持,1/3用於產蛋。而且,雞每天從飼料中攝取的能量首先滿足維持需要,然後才能用於產蛋。

(2)蛋白質 產蛋雞對蛋白質的需要包括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數量需要由母雞體重、產蛋率高低及蛋重等多方面決定。一般地,一隻體重1.

8千克的母雞,每天維持需要3克左右的蛋白質,產一枚蛋需要6.5克蛋白質。維持和產蛋的飼料中蛋白質的利用率為57%,所以當產蛋率為100%時,每天約需17克左右蛋白質。

而在實際生產中,產蛋率不可能為100%。所以,蛋白質實際需要量要低於17克。從蛋白質的需要量剖析來看,約有2/3用於產蛋,1/3用於維持。

可見,飼料蛋白質主要用於形成雞蛋。如果供給不足,產蛋量會下降。在保證蛋白質數量的前提下,還應注意蛋白質的質量,也就是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和數量。

因此,在配合產蛋雞日糧時,除了計算粗蛋白質水平是否達到標準外,還必須計算蛋氨酸、賴氨酸、胱氨酸等10多種必需氨基酸數量。

(3)礦物質 鈣是雞骨骼和蛋殼的主要成分,對產蛋雞至關重要,缺乏鈣對雞的影響很大。當日糧中短期缺鈣,雞動用貯存的鈣形成蛋殼,維持正常生產;當長期不足時,雞體貯存的鈣滿足不了需要,則產軟殼蛋,甚至停產。此外,磷、食鹽、鋅、鐵、銅等也是蛋雞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均應按標準採用適當途徑補充。

(4)維生素 為了保證蛋雞健康和產蛋需要,蛋雞離不開飼料中的維生素。其中,需要量較多而在一般飼料中容易缺乏的主要是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當維生素a不足時,雞體抗病力下降,產蛋量也下降;維生素d不足時,會產軟殼蛋,產蛋量和孵化率均下降;同樣,維生素b1、維生素b12缺乏時,也會影響產蛋率和孵化率。

(5)水 水是雞體一切細胞與組織的組成成分,雞體內生化反應的參與者,雞體內重要的溶劑。水還對體溫、體內滲透壓等起重要的調節作用。

2樓:心明心誠

一、各期生長及營養需要特點

雞在能量採食方面有自行調節進食量的本能,所以飼糧中能量與蛋白質、氨基酸,能量與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的比例十分重要。能量不足時蛋白質就脫氨供作能量用,能量過多就在體內蓄積脂肪,對生產不利。

(一)雛雞的生長特點與營養需要

1.雛雞的生長特點

生長迅速,代謝旺盛:雛雞兩週齡體重約為出生重的2倍多,6周齡為10倍,8周齡為15倍多。前期生長快,以後隨日齡增長而逐漸減慢,要保證滿足其營養需要。

羽毛生長快:幼雛的羽毛生長特別快。在三週齡時羽毛為體重的4%,四周齡時增到7%,以後基本保持不變。

從孵出到20周齡羽毛要脫換4次,分別在4—5周齡,7—8周齡,12—13周齡,18—20周齡。羽毛中蛋白質含量為80~82%,為肉、蛋的4~5倍。因此,雛雞對日糧中蛋白質(特別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高。

胃容積小,消化能力弱:幼雛消化系統發育不健全,胃容積小,進食量有限;同時消化道內又缺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飼料能力低,消化力差,所喂飼料須纖維含量低,易消化,否則產生的的熱量不能維持生理需要。

敏感性強:各種營養物質缺乏或有毒藥物過量,會反應出病理狀態。

2.雛雞的營養需要

能量:幼雛日糧應保證含有規定量的能量。由於雞能按其能量需要來部分調整採食量,才有可能用一種日糧去飼餵一群大小、發育程度相仿的雞。

在最初五週內幼雛料每千克應含代謝能約2900千卡,需敞開飼餵。平養雞比籠養雞活動多,能量需要更多些。

蛋白質:幼雛蛋白質需要量取決於其對正確比例的氨基酸的需要量。因此,日糧不僅需要足夠的蛋白質,而且必須是優質蛋質。

礦物質和維生素:參考育成雞的需要量。

(二)育成雞的生長髮育及營養需要特點

1.生長髮育特點

7~8周齡以後,雛雞已對外界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生長仍很迅速,發育也很旺盛,各種器官發育已趨於健全。此階段是長骨骼,長肌肉最多的時期,羽毛經幾次脫換後出成羽,脂肪沉積隨日齒增長而逐漸累積,育成中後期生殖系統開始發育至性成熟。

育成期是發育的關鍵時期。雞必須以與該品系相應的速度生長。此階段的營養需要與幼雛階段有很大不同。

主要區別在於:育成日糧的蛋白質必須比幼雛日糧大大減少,這樣不但滿足需要,而且以儘可能低的成本培育出母雞。

2.育成雞的需要

能量:應為每千克日糧27000~2850千卡代謝能,但在炎熱氣候中,採食量下降,不能攝入足夠的飼料;在氣候寒冷時,雞又採食太多,增重過快。需注意雞的採食量。

蛋白質:育成期日糧蛋白質的含量應隨體重增加而減少,因為育成期小雞每天蛋白質需要量相當恆定。如果日糧中蛋白質含量不減少,由於其採食量與日俱增,每天蛋白質攝入量就會增加。

蛋白質攝入量超過需要對雞並無好處,使雞的培養成本增加。同時,飼料配方必須含有某些氨基酸的最低需要量。

維生素需要量:需要新增13種維生素。由於腸道有合成維生素k的功能,只要不服用抗菌素藥物時,就不必考慮新增膽鹼,不是必需維生素,其不足可由多餘的蛋氨酸轉變得到,它對脂溶性維生素有拮抗作用,所以一般預混料中沒有考慮。

脂溶性維生素在生長雞的整個階段一樣;b族維生素初期需要量高,後期需要量越來越少。

微量元素需要量:應考慮新增的微量元素有:鐵、銅、鋅、錳、磺、硒。

一般飼料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但由於飼料情況複雜,其利用率的變異很大,所以對某些元素需作部分補充。如鐵,按需要量的50%新增,其它元素按需要量從預混料中新增,飼料中無論含量多少,只作為安全量處理。鉀、鎂在飼料中含量足夠雛雞需要,實踐中也很少有缺乏症,不考慮補加。

(三)產蛋雞的生理及營養需要特點

1.產蛋雞的生理特點

在開產前一個月雞每天的採食量幾乎不變,直至開產前四天,每天採食量減少20%,並且保持低採食水平至開始產蛋。在開產的最初四天裡,糧食每天迅速增加,以後又中等程度增加,直到四周後,在此之後,採食量增加極其緩慢,在開產前2、3周至開產後1周其體重大約增加340~350克,其後體重增加特別緩慢。

2.產蛋雞的營養需要

能量:產蛋雞平均每天需代謝能320~350千卡,日糧中應含代市場能2860千卡/千克。產蛋雞的能量需要隨體重、環境溫度、產蛋率的變化而變化。

環境溫度對能量進食量的影響較大,氣候寒冷日糧能量水平不應低於2750千卡/千克。

蛋白質:產蛋初期,大約每天需要19克粗蛋白,其中包括410毫克蛋氨酸和820毫克賴氨酸,才能維持正常生長髮育和高的需要。產蛋雞的蛋白質需要量與產蛋率有密切關係。

產蛋日糧中的蛋白質比早期生長所需的18%~20%要低得多。開產前,小母雞日糧蛋白質只需13%,但當產蛋達高峰時,蛋白質需要量可能高達17~19%;產蛋後期,又防至14%。

調整日糧的蛋白含量可改變蛋的大小。

維生素:大致和生長雞差不多,但脂溶性維生素需要量比生長雞多1.5~2.

5倍。b族維生素需要量與生長雞差不多。種母雞核黃素、吡哆醇(b6)和葉酸需要量都比產蛋雞高50%,泛酸需要量是產蛋雞的5倍。

這是因為這些維生素不但應滿足母雞產蛋的需要,而且還應有足夠的數量貯存於種蛋中,以待孵化時胚胎髮育的需要和育雛初期的需要。

肉用種雞在產蛋期營養需要特點是什麼?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肉用種雞產蛋期的營養需要主要是指生長到22周齡以後的種母雞的營養需要,這階段回主要是提高產蛋答率和受精率,防止過肥,影響健康,影響繁殖能力。母雞在整個產蛋期間體重增長,一般最好控制在0.5千克左右。

飼料營養含蛋白16%~17%,能量11.7兆焦/千克,鈣磷比例6∶1,適當增加多種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的含量。

肉用母雞在產蛋期能量及蛋白質的需要量見表6。

表6 產蛋期母雞能量及蛋白質的需要量(每隻每天)

產蛋雞的營養需要有什麼特點

4樓:匿名使用者

與其他動物不同的地方包括:

多數情況下,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蛋氨酸;與小雞比可以含有一定量的粗纖維

需要的鈣較高,3.5%-4%;適宜的鈣磷比例範圍較大;

需要一定粒度的飼料;

與其生理特點有關:

家禽以喙採食,吞嚥動作快,食物在口腔內停留的時間極短,且無咀嚼作用,故其味覺不發達。口腔內雖有味蕾存在,但其感覺並不敏銳。故當家禽消化不良時,不應使用苦味健胃藥,龍膽末、番木鱉酊等藥物的苦味不能刺激禽的味覺感受器,也就不能引起反射性健胃作用,因而應當選用其他助消化藥,如大蒜、辣椒、醋酸等;家禽對鹹味無鑑別能力,飼料中新增食鹽應嚴格掌握用量以防中毒。

家禽有較好的嗅覺系統,拒絕帶有不良氣味的飼料和飲水。

家禽嗉囊(鴨和鵝為紡錘形食管擴大部)系飼料暫時停留的場所,應注意飼料和部分飼料原料對微生物區系的影響。禽胃分腺胃和肌胃兩部分,腺胃分泌鹽酸和胃蛋白酶,肌胃中的砂礫有利於飼料顆粒的崩解。雞的消化道內容物多呈酸性,口腔ph 6.

70,嗉囊ph 4.51,腺胃ph 4.80,肌胃ph 4.

74,十二指腸ph 5.7~6.0,空腸ph 5.

8~5.9,迴腸ph 6.3~6.

4,結腸或直腸ph 6.3~6.4,盲腸ph 5.

7,膽汁ph 5.9,酸性環境有利於某些營養成分的吸收。家禽的腸/體比值較小,蠕動緊張,內容物在腸管內通過速度雞為2~4 h,停留時間較短,故營養成分多吸收不完全。

空腸與迴腸沒有明顯的界限,中部有一小突起,叫卵黃囊憩室,是胚胎期卵黃囊柄的遺蹟,在育雛期,易感染沙門氏菌及大腸桿菌等,發生卵黃囊炎,應進行藥物預防。禽的肝/體和腎/體比值較大,營養成分在體內代謝轉化較快。

產蛋是雌禽的繁殖表現。蛋在生殖系統中的形成是一個週期性的連續過程。但是,產蛋則是一個間斷的生理過程,處於產蛋高峰期的禽,也不可能天天產蛋。

每產一枚蛋的間隔時間和蛋大小明顯受營養影響。對種禽而言,產蛋就意味著生命繁衍。蛋禽的生產能力很強,一隻來航雞年產蛋量約相當於自身體重的10倍,以幹物質計約4倍於體重。

營養物質在體內的代謝強度相當大。產蛋的營養需要既關係到養禽生產的效益,又關係到禽種的繁衍。

在蛋的形成過程中,蛋黃和蛋清中的卵清蛋白質分別在10 h和4 h內合成,合成所需的氨基酸可以直接從飼料中獲得。卵糖蛋白質和膜蛋白質,在1 h內合成,但所需的氨基酸必需由內源蛋白質降解提供。而內源蛋白質蛋氨酸含量只有類卵粘蛋白質含量的一半,每形成1g類卵粘蛋白質,要分解2 g內源蛋白質。

因此供給足夠的氨基酸,保證家禽正常的體重和產蛋非常重要。

當飼糧蛋白質不足或氨基酸受到限制時,蛋中氨基酸的比例不變,但產蛋量和飼料利用率下降。補加合成氨基酸可提高產蛋量和飼糧利用率。飼糧氨基酸過量也有不利影響。

保證飼糧氨基酸的平衡非常重要。

在實際生產中由於家禽有根據飼糧能量濃度調節採食量的能力,因此可以根據正常的採食量確定適宜的能量濃度。

產蛋期種鵝要怎麼飼養,產蛋期種鵝飼養方法

瞳裡養殖場 飼養的方法 現在每隔養殖場對於鵝都有不一樣的飼養方式,而且一定要對戲水池的水質加以管理,保證水質的清潔。鵝舍內和鵝舍內的運動場都要去每天打掃,而且要去定期的消毒。小規模或者是單品飼養的種鵝一定要去定時的放牧和補充飼料。母鵝在產蛋期行動會非常的緩慢,所以在入鵝舍和下水的時候可以慢慢的幫助一...

在產蛋期如何提高鵝的產蛋量,怎麼才能提高家鵝的產蛋量

中國農業出版社 1 根據所飼養的品種體重標準,定期稱重,並根據體重狀況,逐漸增加補飼量,但不要增加過快,否則導致產蛋過早,影響日後的產蛋和受精。種鵝進入產蛋期後,由於連續產蛋的需要,消耗的營養物質多,所以應提高飼料的質量,提高粗蛋白水平,鈣磷比例要適宜,防止軟殼蛋和薄殼蛋,因鵝對微量元素要求較高,所...

種鵝產蛋期的飼料配方,幼鵝吃什麼飼料

惠農網 在養殖鵝的過程,如果能使鵝快速生長,不僅能減少養殖成本,還能提前上市銷售,提高養雞效益,具體餵養食物如下 1.能量飼料 a 谷實類 玉米 稻穀 碎米 大麥 小麥及麥秕。b 糠麩類 米糠 麩皮 玉米糠等。c 塊根 塊莖和瓜類含碳水化合物多的 馬鈴薯 南瓜 胡蘿蔔 紅薯等。2.蛋白質飼料 a 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