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時間 2021-08-11 17:22:20

1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玲玲

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中學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知識理論課,如心理衛生常識講座,心理調節問題答疑,焦點問題討論等,在心理知識的學習中明確認識、矯正觀念,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心理衝突。

另一部分為活動訓煉課,這是在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為有效的方法。活動內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擬遊戲,互訪互問,以及其他活動形式,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介紹自己、瞭解別人,與人交社的社交技能,還可以掌握一些諸如:

轉移情緒、宣洩痛苦、發洩憤怒的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  (二)、在常規的教育活動中滲入心理輔導的內容。實際上各科教學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內容,只要備課時加入心理教育的導向,就可以使授課內容深入一層,如,語文課就包含有許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勞動課、體育課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學生的挫折隨力、鍛鍊意志力。

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門學科的教學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節目標,使教育模式由知識教育向素質教育、心理教育轉化。  (三)、在中學裡建立心理諮詢與調節室,除了一般的諮詢談心外,還可採用一些心理**的簡易方法對症下藥。如,在大考之前,總會有一些學生產生考試焦慮,表現出緊、失眠等症狀。

心理輔導員就可集中為學生做一睦放鬆**。幫助他們緩解緊張情緒,調整應考動機以取得好的成績。學校中的心理諮詢與調節不同於社會

2樓:中公教育

得看你所需要教育的物件

選擇教育物件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哪個方面

針對這個方面採取有效的心理教育方法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3樓:匿名使用者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小學生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階段,他們的心理品質還不成熟,一些學生由於自身、家庭的種種變化,學習壓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導致他們產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健康地成長,培養其優良的心理素質,促進其個性的和諧發展,健全其人格,使他們能夯實心理基礎迎接各種挑戰,這是每個小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巧妙暗示,樹立自信

自信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正確認識和充分估價,這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自信的孩子熱情樂觀,不怕挫折,能憑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去實現目標。但目前小學生較為普遍地缺乏自信,存在自卑的消極心理。

先天生理上的缺陷,在班集體中的地位,學生之間矛盾衝突都可能使人產生自卑。這種消極心理的存在,使學生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平和的心態對待自己的不足。這種心理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學生自己、家長或老師常常將其不足的地方和其他同學的優點相比較,而忽略了他們的長處。

時間一長,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尤其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認為自己天生笨,努力也是徒勞,這種想法更要不得。因此,教師首先應轉換評價角度,睜大眼睛,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及閃光之處。其次,教師應以各種方式,如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關切的眼神,句鼓勵的話語,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表揚等向學生巧妙暗示,讓他們瞭解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能力,以克服自卑樹立自信。

再次,教師應指導學生正視自己,科學地一分為二地評價自己,讓學生明白,別人有你羨慕的長處,你也有別人不及的優點。教師指導學生縱向比較,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學會正確面對失敗。教師可讓學生講出自己最為難的事,幫助其找到解決的辦法,使學生克服困難,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我能行的信心。

二、傳授方法,促進交往

肖伯納說過: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麼你我仍然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麼我們每個人將有兩種思想。

小學生的交往具有獲得資訊的功能,並且有利於學生的社會化。通過交往,他們不僅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識,而且對別人也有所瞭解,既不惟我獨尊,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又不自暴自棄,懂得相互學習,合作交流。有的小學生常常遭遇交往失敗,有時他們的言行並無惡意,但卻不被他人理解和接受,而產生矛盾和誤會。

漸慚地,他們變得自卑、敏感、膽怯。因此,指導學生認識交往的意義,掌握交往的方法,積極主動地交往,對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是很重要的。教師應告訴學生,與他人交往,首先要做到對人有禮貌,其次態度要真誠謙遜,豁達大度,懂得剋制忍讓,並注意聆聽他人的意見,不搞惡作劇,不挖苦取笑別人。

還有的小學生性格孤僻,抑鬱內向,沉默寡言,不善交往,把自己圈在自我的小圈子裡,或孤芳自賞,或自漸形穢,其實這樣不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對於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善於選擇話題,多啟發誘導,使他們敞開心靡,願意與人交談。同時,要創設團結友愛的班集體,用集體的愛感染他們,使他們體驗到集體生活的快樂,逐漸變得活潑開朗,並儘快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去。

三、善於疏導,培養情感

成長中的小學生隨著知識積累的日益豐富,各種能力的不斷提高,生理心理的急劇變化,情感體驗逐漸豐富。但他們處於半幼稚半成熟時期,矛盾交織,他們的情緒情感還不平衡,不穩定,往往滋生不良的情緒、情感。教師首先應瞭解學生,尊重學生,經常和學生溝通,對學生的點滴進步予以關注。

其次,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哪些情緒、情感是好的,易被人接受,哪些情緒、情感是不好的,要控制消除。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心理現象,學習調節控制自己的情感,努力培養高尚的情感。教師應耐心地幫助學生分清積極與消極、樂觀與悲觀、自尊與虛榮、自豪與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質的界限,讓他們通過合理釋放,調節昇華自己的情感,減少心理壓力和緊張感,引導學生學會多方面、多角度看問題,胸襟寬廣,能容人能容事,情感豐富。

四、組織實踐,鍛鍊意志

具有良好意志品質的人,表現為有堅定的信念,勇敢樂觀,自制力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如今的孩子大多家庭富裕,生活安逸。即使有的家庭經濟並不寬裕,但父母總覺得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自己省吃儉用,對孩子的要求儘量滿足。

由於缺少鍛鍊,很多孩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嬌氣十足,不僅動手能力、自理能力較差,還普遍存在依賴性強,自制能力差,意志薄弱,做事易半途而廢,缺少恆心和毅力等問題。

學校可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經受磨練,通過積極克服活動中不斷出現的困難,進行自我約束、自我調節、自我教育,鍛鍊意志,形成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心理品質。公益勞動、軍訓夏令營活動、社會考察活動、春秋季運動會都是鍛鍊學生的好機會,學生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走向成熟。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注意創設良好的環境,綠草如菌的校園,窗明几淨的教室,和諧進取的班風,全學校都關心學生心理髮展的氛圍,都會促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4樓:漫步白雲端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4)結合班隊、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諮詢;

(6)小組輔導。

5樓:我只想給你寵愛

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培養出一名清華學子[心理健康教育微課]_clip

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有效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6樓:匿名使用者

1.上好心理活動課

上好心理活動課,首先要做好課前的準備,教師要根據班級中學生共同存在的心理問題確定好活動課的核心,活動設計既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又要符合心理學原理,在活動中堅持團體互動原則、經驗分享原則和自助助人原則。根據活動內容確定活動模式,是選擇認知模式還是活動模式,是以訓練模式為主還是以調控模式為主。在活動形式的選擇上力求多樣有效,將遊戲、情境創設、角色扮演、問卷調查、問題討論、辯論會等六種形式有機地融合,力爭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上好心理活動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獨特的心理體驗,切不可以教師的感受代替學生的感受。

2.開闢多種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還可根據情況的需要開闢多種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如教師對班級中全體學生的輔導,對個別學生的諮詢;可發揮學生的教育潛力,就某一問題開展以學生為主的知識講座;可根據某一主題舉行手抄報展覽,供大家參觀交流;可通過班內的「悄悄話信箱」、「心靈之窗」廣播站、主題隊會等形式為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也可組織學生寫心理日記,在師生無言的交流中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還可利用每天的十分鐘時間通過讀書、講演、故事等形式來進行彙報交流,主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既可由教師確定,也可由學生確定,只要持之以恆就會讓師生受益。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是_次心理輔導、一次心理活動課就能解決問題的,它需要班級中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需要融入到班級的每個日常活動中,滲透在師生的一言一行中,也許一個燦爛的笑容、一句真誠的話語、一個親切的動作都會產生巨大的基量。讓我們共同努力,精心呵護學生的心靈之花,讓它在班級這塊沃土中綻放得絢麗多彩。

如滿意,請採納一下,謝謝。

7樓:我只想給你寵愛

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培養出一名清華學子[心理健康教育微課]_clip

如何有效地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8樓:芥末留學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活動之中。各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不同學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使用最佳的途徑和方法。要講求實效,把形式和內容有機結合起來。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學可以以遊戲和活動為主,在初中以活動和體驗為主,在高中以體驗和調適為主,並提倡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諮詢與服務的緊密配合。

要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心理環境。師生關係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各地中小學校要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採用多種方式進行: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活動課或專題講座;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更為可行和常用的一條途徑。所有教師都負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要尋找學科教學內容中的契機,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良好的意志、性格等;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發展他們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班級、團隊活動和班主任工作中也應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進行的個別諮詢與輔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有條件的中小學校要開設心理諮詢室,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一對一溝通,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心理困擾,並對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診斷、矯治。對極個別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應及時轉介到醫學心理診治部門。

各地區各學校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如:談話法、諮詢面談、建立心理檔案、角色扮演、班級、小組討論等。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怎樣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小學生處在長知識 長身體的階段,他們的心理品質還不成熟,一些學生由於自身 家庭的種種變化,學習壓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導致他們產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健康地成長,培養其優良的心理素質,促進其個性的和諧...

學校如何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滄海浩波 學校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通過以下一些途徑 1 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 各項教育活動 班主任工作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2 除與原有思想品德課 思想政治課及青春期教育等相關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進行外,還可利用活動課 班團隊活動,舉辦心理健...

如何進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進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艾方 教育 教育的方法是要有素質的老師去引導,你可以給孩子們講故事,最好是學生們喜歡的明星 偶像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的問題對於現在的學生觸動是最大的,還有就是組織活動讓同學們把在生活中遇得到問題和自己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法與其他人分享討論,老師再給出最好的答案,讓孩子們自己思考不同解決方案的優劣,從中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