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

時間 2021-06-17 06:06:36

1樓:匿名使用者

一、高度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由於青少年心理活動狀態的不穩定性;認知結構的不完備性;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對社會和家庭叛逆及依賴的衝突;成就感與挫折感的交替等,使得他們的焦慮情緒較重。並且由於青少年自我意識的脆弱,生活閱歷的膚淺,抗挫能力較低,因而更易產生心理障礙。暫時性的心理障礙若得不到及時排除,便會產生不良的反應,進而影響心理的健康發展,以致釀成日後難以挽救的精神疾病。

所以青少年時期是容易滋生心理異常的非常時期,全社會都應當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二、改善家長及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者,與教師一道結成施教的主幹力量。能否培養出身心健康,個性發展全面和諧的人才,家長及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長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

教師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有很大的感染力。因此家長和教師應當全面深入地學習健康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及諮詢心理學等相關學科,自覺地運用科學的理論梳理好自己的情緒情感,調適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只有這樣,才能正確指導、解決青少年存在的各種錯綜複雜的心理現象,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員。

三、中小學應有專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實行心理干預

1、認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舉辦心理健康講座,幫助青少年瞭解心理學知識,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調節技術。2、寓心理健康教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滲透性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3、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諮詢與輔導工作。

學校應設立心理諮詢室、心理諮詢****、心理諮詢信箱、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等,進行個別與團體諮詢、**諮詢、信件諮詢、專欄諮詢,採用科學、專業的方法對症下藥,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矯治。4、兼顧對家長及社會其他人員進行心理健康宣傳,營造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

四、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社會支援系統

1、協調師生關係。教師對學生不理解、不信任會使學生產生對抗心理,教師的認知偏差會帶給學生心理上的壓抑,出現攻擊行為。青少年時期,教師仍然是學生的榜樣之一,是公正的代表,遭遇問題時,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理解、關心與愛。

如果教師缺乏包容心和耐心,不能以平和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望,更易叛逆。教師對學生缺乏尊重,貶低其價值的不良態度會使學生的心理遭受嚴重的創傷。

2、協調親子關係。親子關係即家庭中以自然的血緣和人倫為主的關係,如父母與子女、弟兄姊妹。民主的、寬鬆的家庭給青少年一個溫馨的港灣,**的、嚴苛的家庭會造成家庭成員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易養成孩子孤僻、專橫的性格。

因此,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維護必須以家庭為起始點,以全體家庭成員的優良品質及和睦的關係為依託,同心協力為每一個生命營造健康良好的成長環境。

3、協調同學、朋友間的關係。青少年除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援外,也希望被同學、朋友接納,渴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若同學、朋友關係不融洽,甚至關係緊張,就會呈現孤獨、苦悶、鬱鬱寡歡的情緒狀態。

學校和家庭應通過各種形式,倡導青少年廣泛接觸社會、結交朋友,在日常交往中建立相互理解、信任、關心的人際關係,在交往中取得進步,克服緊張、恐懼、自卑、孤獨、偏見、敵意、猜疑、嫉妒等不良心理。

五、如果發現青少年有明顯的適應不良、學習不專心或學習成績下降、古怪異常行為、焦慮抑鬱情緒等,就應該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2樓:匿名使用者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立法。現階段,我國雖存在未成年人保**、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但其中有關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定非常籠統,未形成完整體系。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湧現,法律的滯後性和不完善性日益顯現。

有鑑於此,需要健全我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立法。建議適時對我國的未成年人保**進行修訂,完善關於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條款,構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法律制度,增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法律的可操作性。完善涉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法律。

在修訂未成年人保**的同時,對教育法、衛生法、體育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涉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法律進行完善,使其能夠與未成年人保**配套適用。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地方立法。由於不同區域經濟、文化和教育的發展存在差異,不同區域的未成年人群體構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實踐等也不盡相同,因此,應當把國家基本立法與本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需求相結合,制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地方立法,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完善的、操作性較強的法制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什麼

健康是人類生存極為重要的內容,它對於人類的發展,社會的變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那麼,一個人怎樣才算健康呢?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規定 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應當重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 體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見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心理健...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內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哪些

帛飛雪力添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心理健康的標準已經從以前的生存標準向發展標準過渡了,主要包括以下六大方面 認知清醒健全 認知功能優異 不僅能客觀正確地認識他人,評價他人,對他人的長處優點不抹殺 而且能清醒全面地認識評價自己,對自己的缺點短處不否認。有敏銳的感知,穩定的注意,良好的記憶,豐富的想象,靈活的...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一 處理好師生之間關係,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現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而新課標又提倡 以人為本 的教育理念,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貫徹落實人文主義來管理班級,從而建立和諧的校園和師生關係。1 尊重是基礎,教育首先應該從瞭解和尊重學生開始,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