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的怎麼去健身房鍛鍊

時間 2022-01-04 09:25:03

1樓:妙技生活

零基礎全身訓練(一)

2樓:二寶菌

二寶為你制定小白健身計劃

3樓:匿名使用者

大塊兒肌肉訓練法(有想練的就耐心讀完哦)增大肌肉塊的14大祕訣: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複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

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鍊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鐘的時間集中鍛鍊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

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划船、臥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儘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儘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

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

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鐘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

「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鍛鍊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6. 念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

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7. 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覆到動作的開始位置。

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8. 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9. 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裡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10. 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

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複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訓練計劃裡要多安排硬拉、深蹲、臥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複合動作。

11. 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鐘裡,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鐘。

12. 休息48小時:區域性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區域性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

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鐘;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鐘。

13. 寧輕勿假:這是一個不是祕訣的祕訣。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

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

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肌肉痠痛的時候能否堅持訓練呢?弄清這個問題要先了解以下幾個概念。

一、atp供能。atp(三磷酸腺苷)是肌肉活動唯一的直接能量**。在酶的催化作用下,atp迅速分解並釋放能量,以供肌肉收縮之需。

肌肉中atp儲量很少,必須邊分解邊合成,才能供給肌肉持續活動的需要。供atp分解後再合成的能源有三個途徑,一是糖與脂肪的有氧氧化,二是cp(磷酸肌酸)的分解,三是糖元的無氧分解。

二、無氧代謝。無氧代謝是人體能量代謝的組成部分。當肌肉進行短時間、高負荷運動時,氧的**量不足以進行糖的有氧氧化,肌肉即利用cp和糖的無氧分解所釋放的能量再合成atp,以供肌肉運動之需。

三、糖的無氧分解。糖的無氧分解是在氧**不足的情況下,糖原或葡萄糖分解為乳酸,同時快速釋放能量合成atp,以供肌肉收縮所需。因為cp在肌肉中儲量也很少,所以糖的無氧分解是無氧代謝的主要供能方式。

糖無氧分解的代謝產物是乳酸,肌肉痠痛的感覺就是乳酸大量堆積造成的。肌肉中無氧代謝產生的乳酸不能在肌肉內逆轉為糖,而是少部分被氧化,大部分由血液輸送到肝臟,轉變為肝糖原。

由上可知,重量訓練後的肌肉痠痛是必然的,只有乳酸不斷地通過血液迴圈進入肝臟轉變為糖原,肌肉痠痛才會逐漸消失。而這一過程是訓練後恢復過程的一部分。

乳酸是一種強酸,它在體內積聚過多會使體內酸鹼度的穩定受到破壞,從而使機體工作能力降低。許多健美運動員的經驗證明,肌肉痠痛時堅持訓練,肌肉感覺不刺激,很難練漲。而且肌肉痠痛會使肌肉的本能反應趨向排斥肌肉運動,所以很難集中意念進行訓練,更不用說建立肌肉---意志聯絡了。

因此最好是等到肌肉痠痛現象消失後再訓練。儘管你的訓練熱情很高,訓練慾望很強烈,但你要明白:沒有充分的恢復,肌肉就不可能充分生長。

那麼,肌肉痠痛現象的消失能不能作為機體充分恢復的標準呢?瞭解這個問題需要先弄清「恢復」的概念。

健美訓練消耗和恢復的過程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運動時,消耗過程佔優勢,由於能量物質的消耗大於恢復,所以運動時能量物質逐漸減少,肌肉和身體各系統的工作能力逐漸下降。

第二階段:運動後的恢復階段。運動停止後消耗過程減弱,恢復過程佔優勢,這時能量物質和各器官系統功能逐漸恢復到原來水平。

第三階段:超量恢復階段。集體內能量物質的再生與合成進一步加強,運動時被消耗的物質不僅恢復到原來水平,而且在一段時間內超過原來的水平,此時機體的工作能力最強。

這成為超量恢復或超量補償,隨後又逐漸回到原來的水平。

「超量恢復」是健美運動的重要理論依據。在進行高強度、超負荷的重量訓練後,肌肉能否充分生長即取決於超量恢復的水平。因為超量恢復使肌纖維中能量物質的儲存高於以往,肌肉圍度增大,負荷能力增強,此時是投入訓練的最好時機。

可以說,充分恢復的標準就是「機體能否最大限度的超量恢復」。超量恢復使atp、cp、肌糖原、蛋白質等能量物質的超量補償和儲存的過程,而「肌肉痠痛的消失」只是乳酸轉變為部分糖原的過程。可見,「肌肉痠痛的消失」並不代表超量恢復,所以也不能作為充分恢復的標準。

直觀地講,超量恢復後,由於能量物質的超量補償,訓練部位的肌肉發脹、發硬,肌肉圍度增大,故此時開始更大負荷的訓練效果最好。否則,肌肉中供能物質的儲存量逐漸降低,就錯過了時機。

最後要說明的是,超量恢復是建立在兩個基礎上的,那就是充足的營養和充分的睡眠。肌肉在超負荷工作後,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營養的補充是超量恢復的物質基礎,充分的睡眠能有效恢復精力,更重要的是大部分能量物質的合成、再生基本上在睡眠時進行。所以決不可輕視營養和睡眠這兩個重要環節,否則將得不償失,事倍功半。

要想使胳膊外側肌肉鍛鍊起來,主要是鍛鍊肱二頭肌的長頭和肱三頭肌的外側頭,下面是鍛鍊這兩個部位的方法:

一、肱三頭肌(外側頭):

1、站姿雙臂胸前屈肘下壓

重點鍛鍊部位:肱三頭肌外側頭;

開始位置:面對臂力訓練機兩腳分開站立,身體呈挺胸收腹緊腰狀,屈臂兩手緊握阻力槓兩端把柄,兩手間距小於肩寬。肘關節緊貼體側;

動作過程:吸氣,小臂用力下壓撐阻力槓,使臂伸直,稍停2~3秒鐘。然後呼氣,緩慢還原。重複練習。

訓練要點:注意動作要舒展,時關節緊貼體側,防止猛壓或 壓到中途未能完成功作。身體不要前伸後仰借力。

2、仰臥後撐

重點鍛鍊部位:肱二頭肌、胸大肌、三角肌和大圓肌等。

開始位置:身體仰臥,兩手背後撐在稍高的凳子上,兩腳放在較矮的凳子上,身體其它部分懸空。

動作過程:呼氣,兩肩放鬆,兩臂慢慢屈肘,身體儘量下沉(尤其要沉臀),稍停2-3秒,然後吸氣,用力伸兩臂撐起身體還原。重複做。

訓練要點:臂屈伸時中速平穩,身體要直,兩肘要向內夾臂。抬高腳的高度或負重可提高訓練難度,加大負荷刺激。

3、仰臥屈臂上拉

重點鍛鍊部位:胸大肌、肱三頭肌、前鋸肌和背闊肌。

開始位置:仰臥在長凳上,使頭部露出凳端,後腦在凳的端面,兩腳著地支撐。兩手握住橫槓**,兩手間距比肩稍窄,兩手持鈴放在頭後地上,使下背部稍挺起。

動作過程:稍屈臂持鈴,把槓鈴 上拉起至

胸部上方。然後,屈臂循原路放下至槓鈴在頭後稍離地面(槓鈴不接觸地面)。再用力上拉提起。重複做。

訓練要點:你可以用較大重量做屈臂上拉,並做直臂上拉比較一下,這樣對訓練會收到較大的效果

4、俯立臂屈伸

重點鍛鍊部位:肱三頭肌外側頭。

開始位置:自然站立在凳的一端,上體前屈至背部與地面平行,左手以手掌支撐在凳上,右手持啞鈴,屈肘,使右上臂緊貼體側與背部平行,前臂下垂。

動作過程:手持鈴,上臂貼身,固定肘部位置,持鈴向後上方舉起至臂伸直,再慢慢放下還原。只有前臂上下活動。

訓練要點:採用「孤立訓練原則」,持鈴至全臂伸直時,使肱三頭肌徹底收縮,保持靜止並默數1、2、3,然後再放下還原。

二、肱二頭肌(長頭):

1、坐姿斜託雙臂反握彎舉

重點鍛鍊部位:主要健美肱二頭肌長頭等屈肘肌群

開始位置:身體騎坐在固定的凳上,上體稍前傾,兩臂伸直擱在斜板上,使腋窩卡在斜板的上沿,拳心向前,兩手反握啞鈴與肩同寬。

動作過程:吸氣,兩臂以肘關節為軸用力彎舉舉至鈴近鎖骨,稍停2-3秒,然後呼氣,兩臂放鬆還原,重複練習。

訓練要點:屈臂上舉時上臂保持不動,伸臂時要緩慢且充分伸直。做此動作時因受斜板的限制,不可能借用身體其它部位的力量,所以對肱二頭肌的訓練效果顯著。

但對於初練健美的人,開始不宜做此動作,達到初級鍛鍊水平或具有初級訓練水平的人可做此練習。

2、站姿啞鈴錘式彎舉

重點鍛鍊部位:主要健美肱肌和肱二頭肌肌群。

開始位置:直立或坐姿,兩手臂伸直自然下垂,手握啞鈴,虎口朝前。

動作過程:兩上臂同時以肘為軸經體側彎起帶啞鈴,上、前臂用力收緊,稍停2-3秒,然後呼氣,持鈴緩慢放下還原至體側,重複練習。

訓練要點:對握彎舉時,兩上臂固定不動,直腕握鈴,不得藉助上體擺動的慣性力。

3、俯坐彎舉

重點鍛鍊部位:肱二頭肌長頭;

開始位置:坐或俯立,上體稍向前傾,一手握啞鈴下垂於一腿內側,另一手臂自然地屈肘,以手掌或肘部擱在一側大腿上。

動作過程:持鈴慢慢屈肘向上彎起至胸前,上臂不準移動,緊貼大腿內側。

訓練要點:當持鈴彎起時,腰背部不要放鬆。當持鈴彎起至胸前時,使肱二頭肌儘量收緊,並保持靜止3秒鐘。然後,再慢慢放下。也可以立姿進行。

最後祝您鍛鍊成功!!

去健身房鍛鍊,天天去好嗎,健身房有必要天天去嗎?

生活達人妙招小妹 健身房一個月幾百到上千不等,但你是新手的話,不建議去健身房,因為去了你的身體素質差,好多器材用不了。 精靈妙語 有時間多去去是肯定好的,天天去的話對於肌肉來說太過疲勞,效果並非最好。舉例說明,運動員的身體比普通人好,但運動員比普通人更容易受傷,原因就是疲勞,建議三天去兩天,留一天讓...

健身房好還是戶外好,去健身房鍛鍊好還是去室外跑步好

看自身的需求吧 健身房裡就是器材多 可以鍛鍊各種需求 戶外主要是跑步 而且春天到了 戶外的空氣更好 更有助於鍛鍊 漆靜杉 健身房運動和戶外運動各有各的優勢,戶外空氣新鮮,含氧量高,健身房專業,鍛鍊的針對性強,戶外可能遇到颳風下雨,沙塵暴,健身房天天一樣,不受外面因素影響,其實最關鍵的還是你自己的興趣...

去健身房鍛鍊多久會有效果,請問去健身房練肌肉需要多長時間會有效果?

仙女說仙話 這個得看個人的體格狀況。1 首先,你需要認清自己的身材。如果你身材現在處於肥胖或者超重 bmi 24 體脂率也高於正常水平 男性的體脂高於25 女性高於35 則屬於肥胖 那麼你在健身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減脂,只有脂肪減少了,肌肉才容易被練出來。2 如果你的身材屬於偏瘦型 bmi 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