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人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什麼,應該吃什麼,平常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時間 2022-01-20 01:55:02

1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明確診斷的冠心病患者,合理膳食,要清淡、易消化、低脂低鹽飲食,多食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品,如魚類;多食新鮮和水果;嚴禁暴飲暴食或過飽,可少食多餐。保持樂觀、鬆弛的精神狀態,避免緊張、焦慮,情緒激動或發怒。戒菸、少飲酒;不飲濃咖啡和濃茶,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2樓:新鮮芭比

預防1 合理飲食,不要偏食,不宜過量。要控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時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限制體重增加。

2 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緊張;保持足夠的睡眠,培養多種情趣;保持情緒穩定,切忌急躁、激動或悶悶不樂。 3 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活動,增強體質。

4 多喝茶,據統計資料表明,不喝茶的冠心病發病率為3.1%,偶爾喝茶的降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

4%。此外,冠心病的加劇,與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關。而茶多酚中的兒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過程中不斷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經動物體外實驗均提示有顯著的抗凝、促進纖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5不吸菸、酗酒:煙可使動脈壁收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而酗酒則易情緒激動,血壓升高。 6積極防治老年慢性疾病:

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這些疾病與冠心病關係密切。 7 預防冠心病應積極降壓。下列病人達標血壓應為130/80mmhg,包括:

糖尿病、慢性腎病、冠心病(cad)等危狀態、頸動脈病(頸動脈雜音、超聲或血管造影證實有頸動脈異常)、周圍動脈病、腹主動脈病。framingham危險評分≥10%。無以上情況達標血壓為140/90mmhg。

有心肌缺血表現病人,血壓應慢慢下降,糖尿病人或》60歲者舒張壓(dbp)低於60mmhg要小心降壓。老年高血壓病人脈壓大者,收縮壓(sbp)下降時,dbp也會降得很低(<60mmhg)。要密切注意心肌缺血癥狀。

很老的老年人(>80歲者),降壓**能減少腦卒中危險,但是否能減少cad,還不肯定。

冠心病患者莫忘常補水

水有止渴、鎮靜、稀釋血液、散熱、潤滑、利尿、運送營養等功效,已有研究證明,水與老年人冠心病發作密切相關。 據統計,心絞痛、心肌梗死多在睡眠時或早晨發作。老年人由於生理衰老等各種因素,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血液黏稠度也較高。

人在夜間因呼吸和出汗會消耗部分水分,加之老人常有起夜(小便多)習慣,水隨之消耗也較多。夜間缺水會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量減少,血小板凝聚,粥樣硬化的血管更易產生栓塞,當栓子脫落在腦動脈、冠狀動脈及其分支內時,心肌就可出現急性供血不足導致壞死。所以,老年人尤其患冠心病的老年人,重視飲水是預防心梗發生的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由於不少老年人神經中樞對缺水反應不太敏感,會因「不渴」而不願喝水,身體經常處於一種輕度脫水狀態而不自覺。因此,老年人即使口不渴也要常喝點水。可根據自身情況,在臨睡前半小時,適當喝些水。

早晨起床後,首先飲一杯水(200ml左右),可及時稀釋過稠的血液,促進血液流動。夜尿多者,起解時可喝些白開水,能補償體液的消耗。當氣候炎熱或飲食過鹹時,更應多喝些水,這既可補充流失的水分,也可將廢物及時排出體外,防止人體酸性化而損害血管

冠心病患者要加強心理的自我調整

冠心病患者大多與人的性格心理活動有很大關係,所以在我們生活當中,要注意,心理的調整,從以下四個方面去預防,**冠心病: 1、遇事心平氣和。冠心病患者往往脾氣急躁,故易生氣和得罪別人。

必須經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心平氣和,增加耐性。 2、要寬以待人。寬恕別人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平靜和安寧,有益於冠心病的**,而且能贏得友誼,保持人際間的融洽。

所以人們把寬恕稱作「精神補品和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維生素」。 3、遇事要想得開,放得下。過於精細、求全責備常常導致自身孤立,而這種孤立的心理狀態會產生精神壓力,有損心臟。

冠心病患者對子女、對金錢、名譽、地位以及對自己的疾病都要坦然、淡化。 4、掌握一套身體鍛鍊和心理調節的方法。如自我放鬆訓練:

通過呼吸放鬆、意念放鬆、身體放鬆或通過氣功、太極拳等活動,增強自身**能力。

有效的偏方

1、寬胸氣霧劑或複方細辛氣霧劑,疼痛時霧氣吸入。 2、救心油,疼痛時擦人中處並作深呼吸運動。 3、三稜、莪術粉各1g,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

4、延胡索、廣鬱金、檀香等分為末,每次2~3g,溫開水送服,每目2~3次。 5、參三七粉、沉香粉、血竭粉(2∶1∶1和勻),溫開水送服,每次2g,每日2~3次。 6、山萘,細辛,丁香各2份,乳香,沒藥,冰片各1份,共為末,溫開水送服,每服1.

5~2g,每日2~3次。 7、冠心膏,在膻中、心俞、虛裡或心前區,各貼一片,每次任選兩穴。 8、梔子、桃仁各12g研末,加煉蜜30g調成糊狀,攤敷在心前區,紗布敷蓋,第1周每3日換藥1次,以後每週換1次,6次為1療程。

冠心病的按摩**

冠心病除了採用藥物、鍼灸等**方法外,按摩**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手段,醫生或患者家屬如能正確地施行按、壓、揉、推、拿等手法,同樣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效果,現將**冠心病的有效穴位和按摩手法簡介如下: (1)點按內關穴。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之合穴,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旁絡三焦,其經絡循行路線起於乳旁,外走上臂內側,下行至中指指端。

中醫學認為,心經為本經,心包絡經則與心經互相聯絡,心臟有邪,心包絡直受其過,若心臟有病,可以反映於心包絡經,內關是手厥陰心包絡經的重要合穴,所以能治冠心病等心臟病。當心絞痛、心律失常發作時,用力不停點按內關穴,每次3分鐘,間歇1分鐘,能迅速止痛或調整心律。 (2)揉靈道穴,靈道為手少陰心經的經穴,位於小指內側腕關節上1寸(指中醫的同身寸法)處。

有人發現,約91%的冠心病患者,左側靈道穴有明顯的壓痛。冠心病犯病時,可用拇指先輕揉靈道穴1分鐘,然後重壓按摩2分鐘,最後輕揉1分鐘,每天上下午各揉1次,10天為一療程,間歇2~3天,可進行下一療程。經觀察,揉按**後心絞痛症狀明顯減輕,心電圖亦有改善。

(3)選穴膻中或背部兩側膀胱經之肺俞、心俞、厥陰俞等穴,用拇指作按揉法,腕推法,一指禪點按法,每次15分鐘,每天1次,15次為一療程,**期間,停服強心藥及其他藥物。**一療程後隨訪觀察30例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者,結果,胸痛心悸、氣短乏力、陣發性呼吸困難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中醫學認為:

人體經絡內聯臟腑,外絡肢節。冠心病患者在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的循經穴位,以前胸部的膻中穴,背部的心俞穴,均有較為敏感的壓痛點,按摩這些穴位,能起到疏通氣血,強心止痛的效果。特別是重按內關穴對於緩解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的危急狀態,及時救治病人有重要意義。

3樓:匿名使用者

冠心病人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什麼,應該吃什麼,平常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

飲食上應低鹽、低脂、吃多菜,水果,木耳、山楂、控制藥血壓,配合按摩我一個朋友的父親黃伯,已有幾十年的高血壓、高血鑽病史,後腦血栓中風,坐了三年多的輪椅,而且出現頭暈、心慌胸悶、語言不清、水腫等症狀。醫生建議動手術,面對76歲高齡家裡人不同意動手術,並且醫生說動了手術以後也要坐輪椅。我就建議黃伯接受新至康天然水o蛭素**,大概兩個月後接到朋友的**說現在感覺頭不暈,心不慌不悶了血壓基本恢復正常了,我就鼓勵他堅持服用『現在基本上可以行走了,這真是一個奇蹟啊!

水蛭素的出現,是所有心腦血管病人最大的幸事。10年高血壓、高血粘偏癱3年一站起來了!

冠心病人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什麼,應該吃什麼,平常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

冠心病人的飲食應注意哪些?適合吃什麼?禁忌什麼

4樓:一球致勝

冠心病的飲食調養

冠心病的**還未完全弄清,目前多認為與體內脂質代謝紊亂有關。在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吸菸;其次是肥胖、糖尿病及精神神經因素;還有一些不能改變的因素,如家族遺傳史、年齡、性別(男性)等。從上述因素看,冠心病的發病同飲食營養因素有直接或間接關係,因此注重合理營養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飲食原則

1.控制熱量,保持理想體重。

2.控制脂肪攝入的質與量。許多研究證明,長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動物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而且還證明脂肪的質對血脂的影響更大,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則能降低血膽固醇,一般認為膳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之比(p∶s∶m)以1∶1∶1為宜。

膳食膽固醇含量對體內脂質代謝會產生一定影響,應適當加以控制。

3.控制食糖攝入。碳水化合物是機體熱能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在我國人民膳食結構中就是主食量過多),可造成熱量入超,在體內同樣可轉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並使血脂升高。經研究證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於蔗糖,蔗糖高於澱粉。

美國、加拿大等國,人們的食糖量可佔一日熱能的15~20%,其冠心病發病率遠高於其它國家和地區。因此,要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總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攝入量,一般以不超過總熱量的10%為宜。

4.適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入。膳食纖維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並能促進膽酸從糞便中排出,減少膽固醇的體內生成,故能降低血膽固醇。故在防治冠心病的膳食中,應有充足的膳食纖維。

5.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維生素c能促進膽固醇生成膽酸,從而有降低血膽固醇作用;還能改善冠狀迴圈,保護血管壁。尼克酸能擴張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還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

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飽和脂肪酸過氧化,保護心肌並改善心肌缺氧,預防血栓發生。

6.保證必需的無機鹽及微量元素供給。碘能抑制膽固醇被腸道吸收,降低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著,故能減緩或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常食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海產品,可降低冠心病發病率。膳食中鈣、鎂、鉀、鈉、銅、鉻等也同冠心病發病有關。

7.少量多餐,切忌暴飲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過飽,否則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

8.禁飲烈性酒。酒精能使心率加快,能加重心肌缺氧,故應禁酒。

(二)食譜舉例

早餐:花捲(麵粉50克、黃豆粉20克)

玉米麵糊粥(玉米麵30克)

熗芹菜(芹菜50克、花生仁20克)

茶蛋1個(雞蛋60克)

午餐:大米飯(大米100克)

肉絲麵(麵條50克、瘦豬肉10克、木耳10克)

西紅柿炒雞蛋(西紅柿150克、雞蛋50克)

紅燒鰱魚(白鰱100克)

晚餐:千層餅(麵粉50克)

綠豆稀飯(大米30克、綠豆20克)

炒油菜(油菜150克)

五香豆腐絲(幹豆腐100克)

全日烹呼叫油15克。

全日總熱能8387千焦(1997千卡)左右。

(三)食物選擇要點

1.控制主食及脂肪攝入量,要點同高血壓病。

2.保證新鮮蔬菜、水果供給,以提供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適量膳食纖維。

3.應多選用豆類及豆製品,這樣既可保證優質蛋白質供給,又能提供必需脂肪酸,避免動物性食品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過多攝入,而且黃豆等還含卵磷脂及無機鹽,對防治冠心病有利。

4.適當增加海產品,如海帶、紫菜、海蜇等,以便為機體提供豐富的碘。

5.可多選用水產魚類,因其蛋白質優良,易消化吸收,且對血脂有調節作用,與畜肉類食品相比更適合老年人特點,對防治冠心病有利。

6.可多選用冬瓜、蘿蔔、蜂蜜、山楂等食品。

7.儘量少用動物肝、腦、腎,魚子,墨斗魚,松花蛋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以及含飽和脂肪酸高的食品,如肥肉、動物油脂、黃油、奶油等

冠心病患者應該在飲食方面注意什麼

冠心病病人的飲食調配 1 應控制總熱量。維持熱能平衡,防止肥胖,使體重達到並維持在理想範圍內。肥胖者合併冠心病較正常體重者多。因此,控制體重是防止冠心病的重要環節之一。2 控制脂肪與膽固醇攝入。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含飽脂肪酸多的食物如肉 蛋 奶製品等攝入量增加,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過量,是導致...

冠心病夏季吃什麼水果好,冠心病人適合吃什麼水果?

其實冠心病什麼水果都可以吃,就是面隊那些果糖含量高的就少吃或者不吃。平時也多注意飲食,均衡膳食才是 病症的王道。飲食調理 1 供給適量熱能 中年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活動和其他活動相對減少,基礎代謝率也隨之下降。所以,每天所需的熱能也相應減少。若體重超標,應減少熱能的供給以降低體重,維持理想體重是...

痛風病人飲食應注意什麼,痛風病人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些什麼 !?

1.控制總熱能攝入 控制每天總熱能的攝入,少吃碳水化合物。此外,還要少吃蔗糖 蜂蜜,因為它們含果糖很高,會加速尿酸生成。蔬菜中的嫩扁豆 青蠶豆 鮮豌豆含嘌呤量高,也要限制食用。2.限制蛋白質攝入 多選用牛奶 乳酪 脫脂奶粉和蛋類,它們所含嘌呤少 儘量別吃肉 禽 魚類,如一定要吃,應將肉煮沸後棄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