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時可以念無上玉皇心印妙經嗎,打坐可以念心經嗎請指教,各位師

時間 2022-03-17 21:00:02

1樓:青竹遺風

這個不叫打坐,只能稱盤腿唸經,唸的也不是佛經。打坐的原則有三,調身、調息、調心,尤其注重的是調心,有專門的用心方法,如繫心一處、返觀內照等,三調任失其一,就不能稱其為打坐。

2樓:茅山道宗

可以的,能堅持下去最好。

打坐可以念心經嗎請指教,各位師

3樓:深海的傾聽

自然可以,打坐又叫禪定,禪又叫靜。只要你能靜到下來念什麼無所謂。

而且心經又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中,般若法門最為殊勝。《般若經》的內涵以空性為主,透過對空性的瞭解能斷除煩惱障而得到小乘的涅盤,即聲聞及獨覺的菩提果位;也能夠透過對空性的認識,再加上福德資糧的圓滿,能徹底斷除所知障而獲得大乘的涅盤,即無上的菩提果位。

這是非常好的,我建議你念時多加思考裡面的含義。

打坐時可不可以唸佛

4樓:匿名使用者

打坐時可以唸佛,其方法是心裡惦記著佛,也可以默唸,而不是口裡念。

學禪宗打坐,打坐的時候可不可以唸佛?

5樓:匿名使用者

打坐是修定,叫禪定,與禪宗是不同的概念,修習各種法門並不一定需要堅持打坐,關鍵是修心,也就是確立正見正思維。但是禪宗講要明心見性,淨宗講要一心不亂,無論修禪宗或者淨土,都需要戒定慧具足,以打坐修習禪定是見性和定心的一種方式,定力具備則妄念頓息,而後可以輔助智慧的生成。唸佛唸到一心不亂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境地,既需要認識覺察這個心的狀態,又不能固執這個心於念念不忘,把握在不既不離之間,這才是定的功夫、不亂的修為。

6樓:修有人

建議師兄參照印光大師對禪淨雙修問題的開示,他可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

《參禪與唸佛》--印光大師

如來一代所說法門,無量無邊。求其最直捷者,莫過於參禪。儻繫上根,一聞千悟,得大總持。

然此尚是悟,不是證。能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者,末世實不多見。其他多多皆是錯認訊息,其所云悟,多是錯誤,少有真悟。

即是真悟,去了生死尚大遠在。以雖得開悟,而歷劫以來之煩惱習氣,須以種種方便對治,令其淨盡無餘,則可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儻煩惱已斷若干,猶有絲亳未盡,則生死依舊莫出。

若自當做「識得自心就是道,此外便無所修持」,則其誤非小。以識得,而無煩惱可得,則可謂得道。此人已將生死根本斬斷,故能了生脫死。

若識得而煩惱未斷,何能了生脫死耶。此人雖比不識得者高超,然生死不了,再一受生,或反迷昧,則可怕之至。此謂真開悟者。

其以誤為悟者,更不須說矣。

良以參禪一法,乃仗自力法門。與唸佛法門之利益,系啻天淵懸殊。唸佛法門,乃如來一代法門中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上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大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惡之大罪人,亦可預入其中。但具真信切願,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若或已得三昧,及己斷煩惱者,則一得往生,即入大菩薩位。

一切法門,皆從此法門流出;一切法門,悉皆還歸此法門。(謂往生西方,以期圓滿佛果也。淨土法門)似淺而深不可測,似小而大無不包。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無不資此以為成始成終之道。

另,師兄可參考永明延壽祖師的《四料簡》: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無禪無淨土,銅床並鐵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7樓:匿名使用者

你可以看看金剛唸佛法門,這個我就不復制了。

我覺得這樣達到一心不亂很容易,因為打坐就要靜的

8樓:同名明心見性

清淨狀態下可以不念。妄想紛飛就要念佛。可以意念,心念。《大勢至菩薩》唸佛三昧。

9樓:

所謂禪是指外不著相,內不動心.

從原理上講,打坐時可以唸佛,但實際上做不到.除非的環境特殊.或者稱如果你的緣非常殊勝.

當年惠能大師的禪就是在砍柴,樁米中修成.人家是善根深厚,遇到今世緣成熟而已.但對於我們一般常人,還是一門深入的好.

比如,你在水裡遊時,不可能同時在水裡跑. 雖然是法法道同,殊途同歸.但不可夾雜.夾雜了,就不能一心不亂了.

修禪就好好地修禪

唸佛就老老實實地念佛. 老實唸佛,很簡單啊,你就老實唸吧.

10樓:匿名使用者

感覺你現在對佛教的基本觀點比較模糊,也難怪,佛教本土化之後的各個宗派的理論佛陀開示的解脫辦法相去甚遠

佛陀開示解脫靠八聖道,靠修行戒定慧 最後了知五蘊的空苦無我的本質如果你想要的只是一般的平靜和強身健體,那麼隨便選擇一個氣功,或者道家,乃至其他一些運動都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如果你追求斷除煩惱,乃至最終的解脫,那麼首先你應該儘量持守五戒五戒會減少我們身語上的外緣,之後通道打坐禪定來減少意念上的外緣至於禪修的方法,你看一下南傳上座部的止觀修行類的書籍為好,這是比較接近佛陀原始教法的 在搜尋引擎裡查詢 覺悟之路 南傳

11樓:天下倒影

末法時期禪宗太難成就。我們生在這個時代決定了我們的根器很鈍了。建議登陸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從入門學起。

你要從基礎學起。

12樓:煩惱即菩提

打坐時候可以唸佛。

唸佛就要念到一心不亂。不過這很不容易。

13樓:解汝蘭

當然可以,但只達到一心不亂,還差得遠呢。建議你看一下觀無量壽。

打坐心不靜念阿彌陀佛行嗎

14樓:手機使用者

可以的,都有這樣的抄過程bai,等慢慢的心靜下來就好了。一句佛du號,包含一zhi切大藏教;一代

時教,皆唸佛dao法門之腳註。

至於唸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

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鈍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唸,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

(默唸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唸之相,)心口唸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巨集淨土者,尚未談及。

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

15樓:夢中的五臺

阿彌陀佛第bai18願是:「設我得佛,十du方眾生,zhi至心信樂,欲生我國,dao

乃至十念。若不生內者,不取正覺,容唯除五逆,誹謗十惡」。

這一願中只是講了唸佛——乃至十念,並沒有講要一心不亂,所以淨土唸佛,只要唸佛就可往生,沒有要求做到一心不亂。

16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的。我是這樣理解的,打坐一般都被認為是修禪宗的,而念阿彌陀佛是被認為修淨土宗的。

當然禪淨雙修也可以。古代大德說的好: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

17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也可以參禪 參 唸佛的是誰,看看不靜是從何處起的。阿彌陀佛

18樓:匿名使用者

心不靜可以用數息法:吸氣的時候知道吸入,呼氣的時候知道撥出,這樣為一次,注意不要憋氣,一般數到十次基本就靜下來了。心是很容易被欺騙的,只要你專注在數息上,就自然把其它的念頭消除了。

19樓:匿名使用者

心不靜是你心裡亂,念什麼也沒用。

20樓:阿蘭的小粉絲

每天增加運動量即可。

在狐仙面前打坐心裡念阿彌陀佛可以嗎

阿彌陀佛。當然可以。唸佛也是十分畢要的,阿彌陀佛功德無量十方諸佛共同的稱誦,普渡十方一切眾生。狐仙是妖是有靈性的,與佛菩薩不是一個道,兩者有本質的區別,所以,這樣的行為可能不會得到預想的效果的。 愛我凌源 狐仙是妖,與佛菩薩不是一個道,兩者有本質的區別,可以說是水火不容的,所以,這樣的行為可能不會得...

瑜伽如何打坐,瑜伽練習打坐時怎樣感覺自己的姿勢是正確的

雙腿盤繞,身體坐直。第一種 簡易坐 方法 1 坐在地上 兩腿向前伸直,自然呼吸。2 雙腿交叉,左腳壓在右腿下方,右腳壓在左腿下方,同時挺直脊背,下頜收緊.練習要領 在坐的過程中,頭 頸和軀幹應保持在一條直線上。練習效果 這個坐姿有利於股 踝等關節部位的健康,增強神經系統的功能。第二種 蓮花坐 這個比...

學禪宗打坐,打坐的時候可不可以唸佛

打坐是修定,叫禪定,與禪宗是不同的概念,修習各種法門並不一定需要堅持打坐,關鍵是修心,也就是確立正見正思維。但是禪宗講要明心見性,淨宗講要一心不亂,無論修禪宗或者淨土,都需要戒定慧具足,以打坐修習禪定是見性和定心的一種方式,定力具備則妄念頓息,而後可以輔助智慧的生成。唸佛唸到一心不亂其實是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