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韌帶損傷的治療,腳踝韌帶損傷的治療

時間 2022-05-24 18:40:02

1樓:

1,外側韌帶部分和另一隻腳相比還顯腫脹,極有可能是軟組織增生了,建議你趕快去醫院拍個核磁共振確診下損傷的程度,軟組織傷了後很容易導致關節不穩定,關節軟骨非正常摩擦,最終還有可能發展成創傷性關節炎,到時候**起來就比較麻煩了。

2,建議你靜養一個月,別搞劇烈運動。但是要適當的做下腳部的功能鍛鍊,以免引起韌帶粘連,到時候你想活動都活動不開了,只要你能堅持每天都搞功能鍛鍊,以後踝關節是可以恢復的很好的。

3,可以搞點中藥,外敷加內服,對改善疼痛和促進軟組織癒合都有很好的效果,晚上的時候搞下熱敷,沒事的時候多按摩下痛處,加速那的血液迴圈,這些都是對你有幫助的,建議你試試,祝你早日恢復 。

2樓:老張家膏藥

你好:外傷引起的韌帶,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均可以出現此種症狀.

此病屬於無菌性炎症,一般的西醫不起作用,使用中醫傳統膏藥**可以說是最理想的辦法了.

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對關節軟骨,韌帶,肌腱具有極強的營養修復功能,區域性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吸收參與血液迴圈,直達病處,並通過**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快速**目地。

3樓:匿名使用者

口服三七片消腫止痛,外用大蔥1斤搗爛,炒熱後敷貼患處涼則換,日2次每次30分鐘,多休息

4樓:匿名使用者

吃些舒筋活血中藥。少活動些。

腳踝處的韌帶損傷需要多長時間恢復?當時扭得很厲害,幾乎90度!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一定要去去醫院拍片、**,可能出現骨折的情況。我有些方面親身經歷,在塑膠場地踢球崴腳很嚴重,瘀血腫到小腿2/3處,待恢復到不疼痛的狀態,已經踝關節軟組織會增生,明顯比另一隻腳粗一圈。

腳踝韌帶損傷怎麼**好的快? 40

6樓:老張家膏藥

你好:韌帶損傷屬於無菌性炎症,

一般的西醫不起作用,使用中醫傳統膏藥**可以說是最理想的辦法了.

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對關節軟骨,韌帶,肌腱具有極強的營養修復功能,區域性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吸收參與血液迴圈,直達病處,並通過**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快速**目地

7樓:喜愛中醫學習

中醫按摩院會很快**好的

8樓:

冬天就每晚熱敷吧,主要是要養的

踝關節韌帶損傷**的****

9樓:六涵蓄

目標和原則

訓練計劃應該反映出**的目標,以及使用活動練習、力量練習、功能練習和特殊練習來改善神經肌肉的功能,而後逐漸過渡到更具挑戰性的練習。   目標 措施 急性期 減輕腫脹 price原則,著重壓迫止血 **期 正常和**的活動範圍,患者能夠以正常的功能進行訓練 練習 訓練期 1. 正常的神經肌肉功能:

踝關節損傷的後果是神經肌肉功能下降以及對關節位置變化的反應遲鈍

2. 癒合受傷的韌帶,不喪失其機械的穩定性或力量

3. 降低再度損傷的危險 練習 外踝韌帶扭傷的**

區域性冰敷壓迫止血。傷後1~2即可用粘膏支援帶保護,開始練習慢跑等一般活動,7~10天即可訓練。

陳舊性踝韌帶斷裂合併踝關節不穩的** **練習時必須以粘膏支援帶保護踝關節。應特別注意提足跟及屈踝的力量練習。較輕的病例多能保持正常的訓練。

較重反覆扭傷的病例即為踝關節不穩,多需將鬆弛的韌帶緊縮或重建。

踝關節內外側韌帶斷裂縫合術後**

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損傷的機制不同,但手術的方式和臨床處理以及癒合恢復過程基本相同。僅僅是因損傷嚴重程度和手術方式選擇不同,各項練習開始的時機和練習的量和強度不同。開始練習時應在專業醫院的指導下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行。

術後1天

活動足趾:用力、緩慢、儘可能大範圍地活動足趾,但絕對不可能引起踝關節活動。5分鐘/組,1組/1小時。

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肌群)等長收縮練習:即大腿肌肉繃勁及放鬆,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儘可能多做,大於500次/日。

術後2~3周

繼續以上練習

可扶雙柺、腳不著地,但只是如廁等必要的日常生活。

開始抬腿練習: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連續練習4~6組,2~3次/日。練習時有可能因石膏託過重無法完成。

逐漸開始腿部肌力練習:目的是恢復石膏固定期萎縮的大腿肌肉。練習腿部絕對力量,選用中等負荷(完成20次動作即感疲勞的負荷量),20次/組,連續練習2~4組,組間休息60秒,至疲勞為止。

術後4周~6周

開始踝關節主動屈伸練習:緩慢、用力、最大限度地繃腳尖和勾腳尖(必須在**或微痛範圍內。因早期組織癒合尚不夠堅固,過度牽拉可能造成不良後果)10~15分鐘/次,2次/日。

可在練習前熱水泡腳20~30分鐘,以提高組織溫度改善延展性,加強練習效果。

由專業醫師根據情況決定開始被動踝關節屈伸練習:逐漸加力並增大活動度,10~15分鐘/次,2次/日。活動度練習應循序漸進,在1~2個月內使踝關節的活動度達到與健側相同。

可扶單拐、腳著地行走,開始負重及重心轉移練習,使換腿逐漸負重,5~10分鐘/次,2次/日。訓練2周左右力求達到正常步態行走。

開始靜蹲練習:加強腿部力量,以強化下肢功能和控制能力,2分鐘/次,休息5秒,10次/組,2~3組/日。

抗阻「勾腳」練習:對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勾腳」動作(腳尖向上勾的動作),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連續練習4~6組,2~3次/日。

抗阻「繃腳」練習:對抗橡皮筋阻力完成「繃腳」動作(腳尖向下踩的動作),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連續練習4~6組,2~3次/日。

開始踝關節及下肢功能練習:

前向跨步練習:力量增強後可雙手提重物作為負荷或在踝關節處加沙袋作為負荷以強化練習,20次/組,組間間隔30秒,連續練習2~4組,2~3次/日。要求動作緩慢,控制上體不晃動。

後向跨步練習:力量增強後可雙手提重物作為負荷或在踝關節處加沙袋作為負荷以強化練習,20次/組,組間間隔30秒,連續練習2~4組,2~3次/日。要求動作緩慢,控制上體不晃動。

側向跨步練習:力量增強後可雙手提重物作為負荷或在踝關節處加沙袋作為負荷以強化練習,20次/組,組間間隔30秒,連續練習2~4組,2~3次/日。要求動作緩慢,控制上體不晃動。

手術6~8周後:經專業醫師複查評定認為韌帶癒合良好,可逐漸恢復運動。

踝關節內外翻活動度練習:緩慢、用力、最大限度內外翻踝關節。必須在**或微痛範圍內,並逐漸增加角度和活動度(因組織癒合尚不夠堅固,過度牽拉可能造成不良後果)。

10~15分鐘/次,2次/日。可在練習前後熱水泡腳20~30分鐘,以提高組織溫度改善延展性,加強練習效果。

全面恢復踝關節肌力和控制力:提踵練習,即用腳尖站立,2分鐘/次,休息5秒,10次/組,2~3組/日。

坐位垂腿「勾腳」練習:對抗沙袋等重物的重量為阻力完成動作,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連續練習4~6組,2~3次/日。

抗阻內外翻練習: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動作,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連續練習4~6組,2~3次/日。

強化下肢功能:保護下全蹲,雙腿平均分配體重,儘可能使臀部觸及足跟,3~5分鐘/次,1~2次/日。

開始單腿蹲起練習:要求動作緩慢,控制上體不晃動。必要時可雙手提重物以增加練習難度,3~5分鐘/次,1~2次/日。

臺階前向下練習:力量增強後可雙手提重物作為負荷或在踝關節處加沙袋作為負荷以強化練習,20次/組,組間間隔30秒,連續練習2~4組,2~3次/日。要求動作緩慢,控制上體不晃動。

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保守**的**

踝關節內、外側韌帶損傷後如患者踝關節穩定性較好可以保守**。採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後,拆除石膏,練習踝關節活動。

傷後1天:**訓練同踝關節內、外側韌帶斷裂縫合術後1天的**方案。

傷後2天~4周:**訓練同踝關節內、外側韌帶斷裂縫合術後2~3周的**方案。

傷後4周:此時若石膏已拆除,**訓練同踝關節節內、外側韌帶斷裂縫合術後4周的**方案。若仍未拆除石膏,可以延遲訓練。

傷後8周:待專業醫師檢查評定韌帶已癒合,可以繼續訓練。**訓練同踝關節節內、外側韌帶斷裂縫合術後6~8周的**方案。若仍未拆除石膏,可以延遲訓練。

踝關節韌帶損傷的預防

由於踝關節損傷是運動中的常見損傷,因此基本的問題是預防損傷。這點對於以前有踝關節損傷的運動員尤其重要,因為他們再度損傷的危險性是沒有踝關節損傷的運動員的4~10倍。患者在6~12月內損傷尚未得到充分**,再度損傷的風險特別高。

下列措施能夠取得良好的結果:

(1)合適的鞋子:鞋子介於人體腳板與地面之間,緩衝下肢對地面之間的緩衝力,提供下肢適當的穩定性與貼地性。

(2)良好的場地:良好場地的維護往往比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更重要,腳踝扭傷的禍首也往往僅只是一顆石頭、一塊突起的小泥巴或是一個坑洞。

(3)腳踝的保護:對於腳踝曾扭過傷的人來說,預防再度扭傷是相當重要的,可以貼扎或是護踝的方式來保護踝關節。

(4)恢復踝關節的功能:再多外在的保護,還不如自己有能力來控制預防腳踝扭傷的再發生,可以前所提的拉筋運動、本體感覺訓練、腳板外旋肌肌力訓練來達成。

神經肌肉訓練

按照10~5~10的規則(每次訓練10分鐘,每週訓練5次,訓練10周),在搖晃板上進行平衡練習。10周的計劃看起來比較長,但是從經驗說明,如果運動員每天在做其他活動(如看電視)的同時進行練習,平衡練習是很容易完成的。針對踝關節損傷後失穩問題的研究表明:

10周的平衡板上的平衡訓練能夠使神經肌肉功能變得正常。

在平衡板訓練能大大降低再度損傷的危險,其危險性可降低到未受傷之前的水平。

膠帶和矯形器

尚未完成神經肌肉功能**的運動員在進行高風險活動時應該使用膠帶和矯形器,直到他們完成**訓練計劃為止。測試表明,膠帶固定或者使用矯形器能夠預防踝關節扭傷的運動員再度受傷,但是這些方法對於以前沒有受傷的運動員,沒有任何的預防效果。這可能是膠帶固定或者使用矯形器能夠改善對內翻應力快速反應的能力,而它們的機械支撐的作用較小。

新近的研究表明,使用矯形器並不會降低柔韌性和速度方面的能力。如果運動員使用膠帶固定或者矯形器,必須清楚地告訴他們在踝關節功能完全恢復之前連續使用外來支撐的重要意義。

踝關節韌帶損傷常用**訓練方法

騎車練習

使用小負荷

使用高頻率

開始用後跟放在腳蹬上,然後將負荷前移,讓踝關節更主動活動

重量的轉換和上臺階

這是恢復正常功能的基本練習

在有控制的速度節奏下訓練

長時間受傷後,使用跑臺來訓練正常的步態

用張力帶做力量練習

耐力訓練

有意識的小腿外側肌肉工作

站立平衡訓練

注意開始的動作,控制好足、膝關節與髖關節,保持身體平衡;

閉上雙眼或者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如抱一隻球或者做其他動作)增加練習難度

從軟的表面換到硬的表面來增加練習的難度;

功能訓練

運動員多做將要從事的專項運動練習

增加轉身和轉移注意力的練習

腳踝韌帶撕裂,腳踝韌帶損傷怎麼治療?

肌腱 韌帶俗稱筋,筋一旦斷裂拉傷後,都會引起關節彎曲 伸直活動受限或者是腫脹不適等現象,損傷後其再生能力弱,自身很難修復癒合,所以就會出現彎曲困難,不能達到正常的幅度,有僵硬拉緊感。筋沒有得到修復 關節彎曲受限或者是輕腫現象就會很難消除,只要修復損傷的筋,關節彎曲才能恢復正常。關節彎曲受限靠靜養 鍛...

腳踝韌帶撕裂怎麼辦?腳踝韌帶斷裂怎樣治療?

韌帶是連線兩塊骨頭的組織。最常見的韌帶拉傷有兩種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歪了腳 和膝關節的韌帶拉傷 在後面的膝部疼痛部分詳細介紹 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的 辦法是在拉傷之後馬上做到以下幾點 1.休息 馬上停止運動,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2.冷敷。冰塊或者其它冷敷...

腳踝韌帶拉傷月了,怎麼還很痛,腳踝韌帶拉傷三個月了,怎麼還很痛

金蜥體育 建議看看醫生!這樣是最保險的! 下文是我的經驗和經歷 你什麼時候崴的腳?當時崴的時候有發出響聲嗎?是腳心朝內那樣崴的嗎?如果是那你按壓一下疼痛的地方,一般是腳踝下面凹陷的地方,那裡的小骨頭很容易崴出來,其實如果是年輕人,只要忍痛正骨,很容易,不太嚴重的話幾天就好了,軟組織是個毛毛,吃幾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