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翻譯過來的書,如果說很多人評論都說翻譯的很好的話,把翻譯

時間 2021-05-07 19:59:03

1樓:匿名使用者

有的書是按照原著很直白地翻譯,基本沒有修飾,有的翻譯版本則是在原文基礎上作了文采修飾,有原意但用詞會變化。「翻譯得好」一般是指第二種,但是要對照英文版一字一句學習,可能第一種會更貼切。

想把我看到的一本英文原版書翻譯出版,該如何做?

2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做版權引進的,正確的步驟是你與編輯聯絡,有編輯所在的出版社去與國外出版社問版權,如果國外的出版社已經把該書大陸簡體字版權賣給其他家國內出版社就沒戲了,被人家捷足先登了。如果沒有,編輯會和他們談版稅,然後編輯和你(譯者)商量合作方式。下一步編輯在本社上報選題,通過了選題論證就可以開始操作了。

後面就沒有什麼障礙了。所謂合作方式就是如果你推薦的書預期會有很好的銷路,出版社不光會支付給原作者版稅,還會支付你的翻譯費,你也不用其他的贊助什麼的,如果該書預期銷路細(僅僅有學術價值是不行的,呵呵),就可能需要作者提供一些贊助,或包銷等方式,風險共擔。所以書稿內容很重要。

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把書稿相關資訊發給我,也許可以合作。e-mail :[email protected]

3樓:匿名使用者

需要聯絡原英文書作者並支付費用.

聯絡出版社麼,只要你想聯絡就能聯絡上,具體我也不知道,有些書頁上都有出版社**。

4樓:西電王子

首先要聯絡上原作者,掙得對方同意(錢是少不了的),然後你自己想聯絡哪家出版社那就是你的自由了,有錢就行!

一本在國內很暢銷的**(暫且不說書名),但是這本**沒有英譯本,一箇中國人把他翻譯成了英文,翻譯質 50

5樓:俗人小人

不會有多少,譯者是按字數收錢,銷量跟他沒什麼關係。國內一般千字80的樣子,算不錯了。

6樓:寂夜丶漠

看書在國外賣的程度 這個說不準

7樓:超級暖意

sed well or poorly---or left on the she

8樓:smile靠靠靠靠

就看那**在國外出不出名了?

判斷一本書翻譯的好不好,很多人都看出版社。我就納悶了,看翻譯好不好不是應該看翻譯者的水平嗎?

9樓:令丹秋

看這個只是為了看這本書的質量,還有版本,有些出版社的書***,有些不好,這個道理你該知道吧。

10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認為你自己有自己的判斷方式就好了,自己覺得什麼好就對了,不用太多的去納悶別人。

參加catti**筆譯準備的時候應該用哪些參考書?

11樓:查紅玉

1. 單詞

(1)平時:如何背單詞

(2)考試時:什麼樣的單詞需要在什麼時候查字典

我想強調一點,課下有位女生問我考前是否需要把漢譯英比較常見又相對比較固定的英文譯法背下來。我也有過類似疑惑,不過現在我認為,不能帶字典的翻譯類考試,這些詞語的積累是越多越好,因為這種考試是在考你實打實的英文功底,積累了這些詞你的表達會更地道。難度是,記憶量較大,而且具體劃分這類詞語的標準很難量化。

像人事部三筆這樣的考試可以查字典,你只需要混個眼熟就行,這樣以便查字典時,該選擇字典裡的具體哪個詞會比較得心應手(例如:**地處世界屋脊,你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on the roof of the world而不是其他一些詞),查字典的速度會更快一些;如果你能把這些詞語記憶準確,那就更好了,考試時就不用再查字典,能節省更多寶貴時間。

2. 保持上課的一種持續狀態—實踐

我是by008班的學生,結課後我在中國人校友錄上建立了該班級(**是by008.alumni.chinaren.

com,大家可以以班級友人的形式加入,共同分享翻譯的苦與樂),考試結束後一個月大家就覺得把老師教的東西又還給他了,不過我還是堅持:

(1)結課後,考試前—需要實踐

上課不同老師都講授了不同方法,這些理論是他們經過了無數實踐得到的精華部分。大家在考試前一定要重溫老師講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像平時老師上課按照這些方法帶著我們翻譯的每一篇文章一樣,用這些理論指導我們的實踐,用這些方法帶動我們所做的每一篇翻譯。

(2)考試後—仍需實踐

考試不是終極目的,大家來學翻譯都是為了以後職業生涯做準備,所以不管三筆考試通過與否,以後都還是要用英語的。因此,考試結束後,大家也要儘量保持考試前的持續狀態,用老師教的方法去實踐你的翻譯。考試結束了,翻譯的路、英語的路還長著呢。

以上說的話看似有些空泛,具體建議這樣操作:

(1)課上講過的文章:這些都是短短45個小時老師講過的精華文章,要徹底消化。用筆譯和視譯結合的方法,重現上課老師分析句子的思路。

英譯漢一篇文章,再漢譯英把它譯回去,品味其中固定結構套用和選詞用詞的韻味。

(2)新文章:以後大家遇到的全部都是沒有遇到過的文章,在到達一定水平之前,爭取每一篇文章都要動筆進行筆譯。不能只看不寫,不能只做視譯不做筆譯。

我感覺一到動筆寫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差的不只是英文,中文水平也不怎麼樣,就連一句中國話都說不利落。所以平時只是讀讀看看、只追求心理上的理解,跟譯出來並寫下來這種感覺相去甚遠。此外,所選擇的這些文章一定要有比你水平高出很多的人士給出的參考譯文以便找差距。

沒有參考譯文的文章,除非你要掙錢,否則最好別耽誤時間翻譯了。

具體「量」上的要求:對於參加5月13日三筆考試的同學,建議每週至少要保證3次,每次3個小時(一篇英譯漢,一篇漢譯英),嚴格控制長度和時間。這樣在考試之前才能持續保持一種良好的考試狀態。

3. 用書問題

(1)用什麼書:課上的教材、淺綠色的老《實務》即可。這本書的難度,尤其是正文部分要比考試難,總之正文和練習都適合訓練。

深綠色的新《實務》作為輔助教材,難度適合考試,但建議在老《實務》的文章都做完的基礎上再買本新《實務》練練。

(2)怎麼用這本書

a.課文和練習的文章

課上老師會強調哪些文體跟考試比較接近,重點練這類文章;不是太接近的,每種題材的都要練練,說不定以後工作就會遇到這類文章了。

b.如何利用答案

課上老師講得很詳細、很具體,我小補充一點。永遠不能追求與答案完全一致。與其叫做「參***」,更準的叫法是「參考譯文」。

翻譯永遠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只要意思忠實原文,話怎麼說都行。也不要覺得總是跟參考譯文相差很遠而產生自卑心理.

英譯漢時:

: 第一,比較你的翻譯和參考譯文在意思方面的差異,如存在差異,很有可能是你理解原文就錯了。

: 第二,看參考譯文的用詞是不是有可借鑑的地方,學學中文。

漢譯英時,學得東西就更多了:

: 第一,看看你定的主幹結構跟參考譯文的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它這麼定。

: 第二,它把一個一節一節類似於竹子似的漢語小碎句在整合到一個大樹似的英文結構中,各個樹枝的節點是怎麼連線、整合起來的。

: 第三,我的用詞為什麼跟它的不一樣,是不是它的用詞更地道。

c.如何利用教材中的技巧部分

跟英語專業本科生的筆譯課和很多翻譯書一樣,這本書也列出了幾種翻譯技巧,挺實用的,有時間可以看看。不過這些只是起錦上添花的作用,真正英譯漢、漢譯英的最基本、最實用、最易學的技能,這最實在!

12樓:若絮以沫

官方的catti**筆譯實務教材

**筆試有綜合能力和實務兩門考試。綜合能力就是單選,語法,閱讀之類的,詞彙還是比較難的,比較多。實務就是兩篇文章,中英互譯。

要是有基礎的話,直接買教材就好了,照著教材自己練習,然後網上找找歷年真題和答案,動手寫一寫。

朋友建議我看一本書,但只有英文原版的,我英語一般,如何才能儘快翻譯成中文呢?

13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掃描下來,是**形式的,目前暫無特別有效的軟體能將**上的文字識別得非常清楚。

這本書的中文名是《最初的90天》,目前已經有翻譯版本了,在dangdang和卓越可以去找找,下面是噹噹書網上這本中文版的連結

14樓:匿名使用者

六西格瑪管理開局90天買本吧

15樓:就是好心腸

此書有中文版,書名是《最初的90天----如何成功進行角色轉換》,經濟科學出版社

譯者: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楊斌、曹越

i s b n : 9787505842397你可以直接買,或者去圖書館借也行

16樓:情死如夢

書名:《最初的90天》

你買本中文的完了唄

我想買翻譯過來的外文書籍,同一本書出自不同的出版社,封面都有

買書和買其他商品是一樣的,你買電視 化妝品看什麼?牌子!圖書的牌子就是出版社,要說翻譯名著好的出版社,最好的還是上海譯文 譯林 人民文學 要是學術類譯著,還是人民文學或者世界圖書出版公司的吧流行書籍可以看 三聯或者中信出版社的 問一個弱智問題,我最近買了一本書出版社一樣,翻譯不同批次不同為什麼翻譯差...

英語句子翻譯關於介紹一本書的,推薦一本全是英語句子的書?

此書稱之為完美方不負恩澤,不論從語言或印刷來看,這本書都是值得如此這般眾星捧月的。 若相惜 傾世 它似乎給那些書定下了一個完美的標準,至於印刷和語言,亦是值得流行的。 凡心何解 這邊本書值得被擁戴。推薦一本全是英語句子的書? 未 來丶 人性的弱點 卡耐基 手機使用者 lost horizon不錯。描...

一本學日語的書,推薦一本學日語的書?

僧翱開羨 新華書店。要不去北京西單看看。那裡的最大。如下 滬江日語 和風日語 咖啡日語 下面是相關的學習方法,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來學習。首先,買一本配有磁帶的日語書,如 標準日本語 然後,跟著磁帶學習日語平假名和片假名的發音和書寫,同時還要按行和段分別背誦假名.還要學會日語中的 促音,長音,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