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頤和園的句子,描寫頤和園的句子

時間 2021-05-07 19:59:46

1樓:卜夢苼

硃紅的宮牆。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閣。

頤和園展示了中國園林傳統的風貌,高峻的樓臺,清幽的庭院,其間曲折密佈的小徑相連線。即使嚴寒的冬天,連綿不斷的峰巒仍披著綠裝,色濃似染,空氣清新。漫步其間,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全園的中心是一座大山,那高聳的假山全由黃石堆砌而成,山下流水淙淙,傳來一片悅耳的聲音。山上樹木蔥籠茂盛,清香撲鼻;沿路怪石嶙峋,花草參差。更妙的是,在山腰看圍牆,只見一條磚瓦砌成的石龍盤繞而上,栩栩如生,好像真要騰雲駕霧飛越而去。

再往上石梯就比較陡峭了,蜿蜒曲折,有時能看見山頂上的遊客,聽到他們的談笑聲,但真要到頂,還要努力呢。終於到達山頂,鳥瞰全園,樓臺亭閣掩映於綠水青山之間,氣勢雄偉,煞是好看。

頤和園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蘇州留園)之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距北京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儲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於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2023年),歷時15年竣工,是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中最後建成的一座。

這座石橋有17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姿態不一的活靈活現的小獅子。這座在歷史上為帝王建造的古典園林,現已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旅遊參觀熱點之一,每年接待遊客數百萬人。

2023年,頤和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更令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橋。十七孔橋面向昆明湖正中心小島。十七孔橋,因為橋下有十七閣橋洞,因此得名。

這座橋長約58米,寬約4米。橋的扶手。欄杆上雕有各種各樣的圖案。

特別是石獅子,大小不同。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一個個活靈活現。

有的飛奔向前,有的正在嬉戲玩耍,正是獨具匠心,叫人稱絕。

頤和園景區規模巨集大,佔地面積2.97平方公里,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其中水面佔四分之三。園內建築以佛香閣為中心,園中有景點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20餘處,3555古建築,面積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臺、樓、閣、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築3000多間。

古樹名木1600餘株。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築。 頤和園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

頤和園亭臺、長廊、殿堂、廟宇和小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的湖面相互和諧、藝術地融為一體,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是集中國園林建築藝術之大成的傑作,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有聲有色。

萬壽山南麓的中軸線上,金碧輝煌的佛香閣、排雲殿建築群起自湖岸邊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顛的智慧海,重廊復殿,層疊上升,貫穿青瑣,氣勢磅礴。

2樓:

牌樓氣勢雄偉,似乎在向遊客們訴說著頤和園的神奇

3樓:匿名使用者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建於光緒十二年(1886),光緒十四年才改為頤和園,是當時的慈禧太后長期居住的離宮。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主要由萬壽山、昆明湖兩部分組成。萬壽山東西長約1000米,高60米。

昆明湖水面約佔全園面積的78%,湖的西北端繞過萬壽山西麓而連線於北麓的「後湖」,構成山環水抱的形勢,把湖和山緊密地聯成一體。園中的主要景區:長廊、石舫、佛香閣、寶雲閣、大戲樓、十七孔橋、玉帶橋等建築堪稱世界建築文化中的珍品。

描寫頤和園的句子

4樓:傾跡雲端

描寫北京頤和園的好詞好句好段好片段

整個頤和園真可謂是無比壯觀.鬱鬱蔥蔥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閣.

法國有位傳教士曾這樣描述頤和園:「——以人工疊石成小山,有高二丈至五丈者,聯貫而成無數小山谷,谷之低處清水注之——谷中池畔有庭院,有敞廊,有花園,有瀑布——山丘之上遍栽林木,而以花樹為多,真人世間之天堂.」

頤和園展示了中國園林傳統的風貌,高峻的樓臺,清幽的庭院,其間曲折密佈的小徑相連線.即使嚴寒的冬天,連綿不斷的峰巒仍披著綠裝,色濃似染,空氣清新.漫步其間,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全園的中心是一座大山,那高聳的假山全由黃石堆砌而成,山下流水淙淙,傳來一片悅耳的聲音.山上樹木蔥籠茂盛,清香撲鼻;沿路怪石嶙峋,花草參差.更妙的是,在山腰看圍牆,只見一條磚瓦砌成的石龍盤繞而上,栩栩如生,好像真要騰雲駕霧飛越而去.

再往上石梯就比較陡峭了,蜿蜒曲折,有時能看見山頂上的遊客,聽到他們的談笑聲,但真要到頂,還要努力呢.終於到達山頂,鳥瞰全園,樓臺亭閣掩映於綠水青山之間,氣勢雄偉,煞是好看.

5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的頤和園如故宮一般,美麗壯觀,蔥蔥郁郁,金碧輝煌

6樓:草莓女孩

全園的中心是一座大山,那高聳的假山全由黃石堆砌而成,山下流水淙淙,傳來一片悅耳的聲音.山上樹木蔥籠茂盛,清香撲鼻;沿路怪石嶙峋,花草參差.更妙的是,在山腰看圍牆,只見一條磚瓦砌成的石龍盤繞而上,栩栩如生,好像真要騰雲駕霧飛越而去.

再往上石梯就比較陡峭了,蜿蜒曲折,有時能看見山頂上的遊客,聽到他們的談笑聲,但真要到頂,還要努力呢.終於到達山頂,鳥瞰全園,樓臺亭閣掩映於綠水青山之間,氣勢雄偉,煞是好看.

7樓:牛德和

頤和園是一道風情羊奶

描寫頤和園景色好句有哪些?

8樓:小旺

1、昆明湖

昆明湖周圍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曠神怡。

2、佛香閣

站在佛香閣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鬱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遊船,畫舫在湖面上慢慢的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城樓和城裡的白塔。

3、慈禧屋

一進頤和園,走過一條長長的路,便可以看見慈禧太后所住的屋子,穿過屋子,不知走了多久,就踏入了聞名遐邇的長廊。

正如書上所說,長廊果然名不虛傳。長廊上的壁畫足有數千幅,每一幅都不一樣,有〈西遊記〉;有〈紅樓夢〉;有〈三國演義〉;有〈西廂記〉

4、萬壽山

抬頭一看,只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長廊曲曲折折,每一邊都有花朵簇擁著,而且品種也很多,什麼月季、玫瑰、牡丹……數不勝數。又繞了幾個彎,就看見了萬壽山。

遠望過去,萬壽山被水環繞,好似日月潭,但沒有日月潭的奇美,只有簡樸的美,卻給人一種樸實無華的感覺,我在心裡讚歎道:真美啊!萬壽山上有一座金塔,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把萬壽山點綴得更加美麗了……

9樓:不知世界從何來

1、這座五彩琉璃建造的佛殿,牆是琉璃的,瓦是琉璃的,整個建築沒用一磚一石,也沒用一檀一柁。每塊琉璃磚上都雕刻著一尊盤腿打坐,雙掌合十,慈眉善目的佛像,看錶情,看神志,如有生命力般栩栩如生。從智慧海向下鳥瞰,萬壽山鬱鬱蔥蔥,昆明湖波光粼粼,西堤綠蔭下的座座石橋,盡收眼底。

2、這條全長728米的長廊,在我國園林建築中,算是最長的一條遊廊,廊間建有象徵著春、夏、秋、冬的「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八角重簷的亭子。長廊又是一條五光七色的畫廊,廊間的每根枋樑上都繪有彩畫,整條長廊一共有1400多幅彩繪圖。長廊的彩畫題材廣泛,有山水、有花鳥,也有許多人物,人物多出自神話傳說、歷史傳說、古典**、古典戲曲、詩詞文賦等幾方面。

這些彩畫充分展示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故事,讓人們從不同方面瞭解到了中國古老的歷史文化。

3、排雲殿坐北朝南,依山面水,是專門為慈禧太后舉行「萬壽慶典」而建的,每逢陰曆十月初十慈禧生日,慈禧太后便端坐在排雲殿的寶座上,光緒皇帝首先行三跪九叩大禮,其餘王公大臣依次跪伏於排雲門的金水河橋南北,三品以下的大臣跪伏於排雲門外的殿前廣場。大殿內外鼓樂齊鳴,儀仗威嚴,香菸繚繞,慶典的場面隆重而又熱烈,壯觀而又氣派。

4、石舫是昆明湖上又一著名建築。舫,作為建築形式是從臨水的廳堂發展而來的。石舫為乾隆皇帝取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之意而建。石舫始建於2023年,船體用巨大的石塊雕造,建有兩層艙樓,磚雕掛簷,典雅別緻,精巧華麗。乾隆建造石舫除了觀賞昆明景色外,還用它來象徵清王朝如磐石般鞏固。

5、波光漣漪的昆明湖水清澈照人,倒映的堤花岸柳和高閣長橋構成一幅清新優美的圖景。頤和園中有三十多座橋,最大的橋是十七孔橋,它連線著東堤和南湖島。這一橋、一島和橋頭的廓如亭,組合成昆明湖上最為突出的景觀,隔湖與萬壽山上的佛香閣遙相呼應。

十七孔橋全長150米,寬8米,橋欄望柱的柱頭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石獅,堪稱一絕。

6、昆明湖中的遊船在水面上慢慢的划行,無數道優美的弧線在湖面上蜿蜒擴散。輕緩低沉的船笛聲伴著潺潺的流水聲在湖面上悠揚飄蕩,引得水中的魚兒跳出水面,為之伴舞,將精彩絕倫的舞姿奉獻給船上的遊客。坐在船上看岸邊的風景,猶如欣賞一幅濃妝淡抹的水墨畫,這是一幅何等優美的畫卷!

它給人們的印象,要超過人間所有的名作。

7、沿著昆明湖東堤前行,湖岸古木參天,綠意盎然。佇立岸邊,憑欄而望,遠處南湖島上綠陰簇擁,湖水環繞,龍王廟氣勢恢巨集屹立其中,安臥在湖中的鎮水牛,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衛士,日夜守衛著碧波盪漾的昆明湖。近處,「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知春亭屹立在湖中的小島上,亭畔上假山點綴,柳樹吐綠,亭邊荷花亭亭玉立,醉人心肺。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文昌閣巍峨莊重,把昆明湖裝點得更加美麗多姿。環視湖面,天水一色,盈盈湖水,楫舟往來,漪漣閃閃,遠山近黛,倒映其中,旖旎動人。

8、從萬壽山東麓折向後山,經過一座城關,關額曰「赤城霞起」,「紫氣東來」。傳說老子游經函谷關,關令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聖人降臨,果見老子騎著青牛而過,便請他寫下了《道德經》。後人遂以紫氣東來表示吉祥降臨。

9、從城關門洞穿過,前行數十步,便來到諧趣園。未進園門,先聞水聲。進得門來,但見園內一池荷花亭亭玉立,池水潺潺。

聽著這水聲,照著這水影,水趣無窮,情趣無窮,難怪這座名園有「到門唯見水,入室盡疑舟」之譽。諧趣園小巧玲瓏,結構精緻,園內所有亭、臺、堂、榭都圍繞**水池分佈,並與三步一折,五步一回的百間遊廊串通。諧趣園稱得上是頤和園的「園中之園」,更是天堂之中的天堂,小橋流水,長廊百折;溪流淙淙,如琴如瑟;萬堂樓榭,精緻典雅;一亭一徑,足諧奇趣。

10、踏上石徑小路,穿過德和園,來到莊嚴神聖的仁壽殿。殿前的銅麒麟象徵太平盛世,而那隻龍則代表權力和尊嚴,鳳標誌著吉祥和太平。

形容頤和園的句子,描寫頤和園的句子

傾跡雲端 描寫北京頤和園的好詞好句好段好片段 整個頤和園真可謂是無比壯觀.鬱鬱蔥蔥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閣.法國有位傳教士曾這樣描述頤和園 以人工疊石成小山,有高二丈至五丈者,聯貫而成無數小山谷,...

描寫頤和園的句子,描寫頤和園景色好句有哪些?

傾跡雲端 描寫北京頤和園的好詞好句好段好片段 整個頤和園真可謂是無比壯觀.鬱鬱蔥蔥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閣.法國有位傳教士曾這樣描述頤和園 以人工疊石成小山,有高二丈至五丈者,聯貫而成無數小山谷,...

頤和園的比喻句和擬人句,描寫景物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各三句)?

頤和園美得就像天堂像仙境。頤和園笑了。前一句是把頤和園比做天堂仙境,是比喻句。後一句是把頤和園當人寫,是擬人句。 頤和園的比喻句和擬人句,這個你最好上網查一查有關資料,那裡頭很有很多的磨磨你據參考 描寫景物的比喻句和擬人句 各三句 擬人句 1 秋天又邁著沉穩的腳步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悄無聲息地走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