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義與概念的區別,概念 含義 定義和涵義的區別

時間 2021-07-23 14:05:32

1樓:_才高八斗

什麼是詞義?眾所周知,詞是能夠自由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它代表一定的意義,具有固定的語音形式。詞義就是詞的意義。

什麼是概念呢?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觀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徵。

人類在認識過程中,把所感覺到的事物的共同特點抽出來,加以概括,就成了概念。比如從白雪、白馬、白紙等事物裡抽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就得出「白」的概念。

概念是純思維的東西,只能表示理性意義。詞除了能表示理性意義之外,還能表示某種感**彩和語體風格。例如,「老大娘」和「老太婆」都表示「年紀大的婦女」的概念,但詞義表示的感**彩不同,前者是尊敬的稱呼,後者含有不尊重之意。

表達概念的語言形式是詞語。同一概念可以用詞義不完全的詞來表示,也可以用短語表示。例如:

「醫生」「大夫」和郎中,詞義不完全相同,但有時可以表示同一概念;「療效」和「醫療效果」,概念相同,而「療效」是詞,「醫療效果」是短語。

概念作為一種思維形式,全人類都是相同的,詞義則具有民族特點。例如「狗」作為概念,全世界都沒有區別;但歐、美等地以狗喻人多帶褒義,在漢語中則多含貶義,如「狗東西」、「狗頭軍師」等。

既然,概念是純思維的東西,只能表示理性意義。表達概念的語言形式又是詞(包括短語)。而詞除了能表示理性意義之外,還能表示某種感**彩和語體風格。

那麼,王力說「對偶就是把同類的概念或對立的概念並列起來……。對偶的一般規則,是名詞對名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動詞對動詞、副詞對副詞。」就沒有什麼不對。

何況我們在用對仗時,還要用到表示非概念性的虛詞。

2樓:歲末年終

詞義和概念的關係與區別

(桂林)胡自立

孫逐明老師在他的「論對仗理論中王力語法分析法的失誤」一文中,攻擊王力的「有力」證據是,王力在《關於漢語有無詞類問題》一文中所作檢討。王力在文中說:「在斯大林關於語言學的偉大著作發表以後,我對於詞類的錯誤觀點仍然存在。

我在『對聯文學』(對對子)上看詞類的客觀存在。我說對對子的時候,名詞對名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動詞對動詞、虛詞對虛詞。其實是不對的。

『對對子』實際上是概念對概念,而不是同類的詞相對。概念和詞性雖然是密切聯絡的,並不是同一的東西。我那樣混為一談,仍然是不對的。

」檢討之後,王力在《詩詞格律》一書說「詩詞中的對偶,叫對仗。……對偶又是什麼呢?對偶就是把同類的概念或對立的概念並列起來……。

對偶的一般規則,是名詞對名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動詞對動詞、副詞對副詞。」(《詩詞格律》p.10)隋後,王力又說:

「詞的分類是對仗的基礎。古代詩人們在應用對仗時所分的詞類,和今天語法上所分的詞類大同小異,不過當時詩人們並沒有給它們起一些語法術語罷了。」

這兩段話好像很矛盾。其實並不矛盾,王力的檢討是科研語法範疇中討論詞的分類標準中的事;王力在《詩詞格律》中的話是教學語法範疇中如何給詞下定義的事。即便是當今中學教學語法系統乃至歐印語系給詞下定義也是這樣處理的。

以上意見我在「分析『論對仗理論中王力語法分析法的失誤』一文的謬誤」已評述過,為啟下文,在此重述。

瞭解詞義和概念的關係對我們加深理解「詞的分類是對仗的基礎」是有幫助的。

什麼是詞義?眾所周知,詞是能夠自由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它代表一定的意義,具有固定的語音形式。詞義就是詞的意義。

什麼是概念呢?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觀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徵。

人類在認識過程中,把所感覺到的事物的共同特點抽出來,加以概括,就成了概念。比如從白雪、白馬、白紙等事物裡抽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就得出「白」的概念。

概念是純思維的東西,只能表示理性意義。詞除了能表示理性意義之外,還能表示某種感**彩和語體風格。例如,「老大娘」和「老太婆」都表示「年紀大的婦女」的概念,但詞義表示的感**彩不同,前者是尊敬的稱呼,後者含有不尊重之意。

表達概念的語言形式是詞語。同一概念可以用詞義不完全的詞來表示,也可以用短語表示。例如:

「醫生」「大夫」和郎中,詞義不完全相同,但有時可以表示同一概念;「療效」和「醫療效果」,概念相同,而「療效」是詞,「醫療效果」是短語。

概念作為一種思維形式,全人類都是相同的,詞義則具有民族特點。例如「狗」作為概念,全世界都沒有區別;但歐、美等地以狗喻人多帶褒義,在漢語中則多含貶義,如「狗東西」、「狗頭軍師」等。

王力給出實詞和虛詞的定義是,凡詞本身能表示一種概念者,叫做實詞;凡詞本身不能表示一種概念,但為語言結構的工具者,叫做虛詞。

既然,概念是純思維的東西,只能表示理性意義。表達概念的語言形式又是詞(包括短語)。而詞除了能表示理性意義之外,還能表示某種感**彩和語體風格。

那麼,王力說「對偶就是把同類的概念或對立的概念並列起來……。對偶的一般規則,是名詞對名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動詞對動詞、副詞對副詞。」就沒有什麼不對。

何況我們在用對仗時,還要用到表示非概念性的虛詞。

概念、含義、定義和涵義的區別

3樓:demon陌

含義是指:(詞句等)所包含的具體意義。

含義和涵義的意思具體相同,無異議。

概念的含義比定義廣

一、概念----理性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在人們頭腦中的概括反映。人們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從同類事物的許多屬性中,概括出其所特有的屬性,形成用詞或片語表達的概念。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因而能反映同類事物的本質。

二、定義----對於一種事物的本質特徵或一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所作的確切表述。最有代表性的定義是「屬+種差」定義,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屬概念中,並揭示它與同一個屬概念下的其他種概念之間的差別。如「人」在「動物」這一屬概念下,人和其他動物的差別是「能製造生產工具」,從而得出「人是能製造生產工具的動物」這一定義。

三、含義----(字、詞、話語等)裡邊所包含的意義。

(在以上這些詞語解釋中所含有的門派學說裡生硬甚至錯誤的歸納性術語個人是予以否定的)由此可見,「概念」與「定義」的區別是:

1、「概念」抽象普遍,「定義」具體確切。

2、「定義可包含概念」或「定義是概念的細化和引申/延伸。

拓展資料:

概念(idea;notion;concept)人類在認識過程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特點抽象出來,加以概括,是自我認知意識的一種表達,形成概念式思維慣性。在人類所認知的思維體系中最基本的構築單位。

心理學上認為,概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的反映,這種反映是以詞來標示和記載的。概念是思維活動的結果和產物,同時又是思維活動藉以進行的單元。表達概念的語言形式是詞或片語。

概念都有內涵和外延,即其涵義和適用範圍。概念隨著社會歷史和人類認識的發展而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5237.

1-2000:「概念」是對特徵的獨特組合而形成的知識單元。德國工業標準2342將概念定義為一個「通過使用抽象化的方式從一群事物中提取出來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維單位」。

從廣義上講:事物能夠改變模型的性質稱為事物的概念。

含義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hán yì,基本意思是所包含的意義;暗示,示意。遺指帶有某種意思,不完全表露出來;或裡面存在著,表面不清晰。出自《四世同堂》、《東方》等文獻。

定義(definition),原指對事物做出的明確價值描述。現代定義:對於一種事物的本質特徵或一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確切而簡要的說明;或是透過列出一個事件或者一個物件的基本屬性來描述或規範一個詞或一個概念的意義;被定義的事務或者物件叫做被定義項,其定義叫做定義項。

對於一種事物的本質特徵或一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所作的簡要說明。相當於數學上的對未知數的設定賦值,比如「設某未知數為已知字母x以便於簡化計算,」對某個命名的詞彙賦與一定的意義或形象,則有利於交流中的識別及認同。

命名和定義總是相伴而生,用已知的熟知的來解釋和形容未知的陌生的事物並加以區別,這是一個理論界的真理。值得注意的是定義是一種表述並非自主認知**,過度拘泥於它會扼殺知道但無法表述的事物。

簡單來說,定義是一種人為的廣泛、通用的解釋意義,如人名(綽號、姓名)、符號、成語…等等。

4樓:歧雅素錢可

"含義\涵義"是同音同義不完全同形詞,目前在詞典中多兩詞並收,導致不少人"一頭霧水",不知為什麼不規範一下,確定其中一種為標準寫法,從而消除歧解.

附上兩詞的釋義:

含義hányì

(1)[meaning;connotation]∶[詞句等]所包含的意義

這個詞用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含義

(2)[implication]∶暗示,示意;涵義

這句話含義深刻

涵義hányì

[connotation;implication;meaning]涵意。詞句等所包含的意義

定義是通過列出一個事物或者一個物件的基本屬性來描寫或者規範一個詞或者一個概念的意義。被定義的事物或者物件叫做被定義項,其定義叫做定義項。

一)意義:

1.語言文字或其他訊號所表示的內容。

2.價值;作用:積極的~;人生的~。

3.內容。

4.美名,聲譽。

二)意義:

1.謂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和道理。2.內容。3.美名,聲譽。4.作用,價值。

一個人或事給人的主客觀判斷

5樓:匿名使用者

香蕉、蘋果、橘子、菠蘿,它們的共同特徵都是水果。水果就是概念,概念就是把大量具體事物共同的特徵簡單概括。

水果的定義是什麼?

答:水果是指多汁且有甜味的植物果實。 定義就是對概念的詳細解釋

含義與內涵有什麼區別?詳細

6樓:學雅思

一、意思不同

1、含義:基本意思是所包含的意義,意思;暗示,示意,也指帶有某種意思,沒有完全表露出來;或裡面存在著一定含義,表面不清晰。

2、內涵:一指一個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的總和,也就是概念的內容;二指內在的涵養。

二、用法不同

1、含義:「含義」是指字、詞、話語等所包含的意義。「涵義」與「含義」的意思完全相同,兩者是一對異形詞。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的推薦,應該採用「含義」的寫法。例如:這個句子的含義應當仔細推敲。

2、內涵:內涵是一種抽象的但絕對存在的感覺,是某個人對一個人或某件事的一種認知感覺。內涵不一定是廣義的,也可是侷限在某一特定人對待某一人或某一事的看法。

形式有很多,但從廣泛來講是一種可給人內在美感的概念。人的感知能力有差異,且內涵不是表面上的東西,而是內在的,隱藏在事物深處的東西,故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

三、語法不同

1、含義:是一個介詞,是「裡面有」的意思。內心所具有的、內部包含的、內容、猶含蓄。

2、內涵:是一個名詞,使用時多用來說明文章或者藝術品富含的哲理。

幾何概念與定義的區別和聯絡,數學的概念和定義有什麼區別

線段 用直尺把兩點連線起來就得到一條線段,這兩點叫做線段的端點。線段ab表示端點是a點和b點的一條線段。線段的基本性質 連線兩點的所有線中,線段最短,線段的長度可以度量。射線 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射線只有一個端點,不可以度量長度。直線 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直線沒有...

關於數學,各種概念的定義,數學的概念和定義有什麼區別

周長c和麵積s 正方形 a 邊長 c 4a s a2 長方形 a和b 邊長 c 2 a b s ab 三角形 a,b,c 三邊長 h a邊上的高 s 周長的一半 a,b,c 內角 其中s a b c 2 s ah 2 ab 2 sinc s s a s b s c 1 2 a2sinbsinc 2s...

課程內容的定義,課程的概念和定義

一 課程內容的含義。課程內容就是指各門學科中特定的事實 觀點 原理和問題以及處理它們的方式,是一定知識 技能 技巧 思想 觀點 信念 言語 行為 習慣的總和。課程內容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 課程內容是人類文明成果的精華。2 課程內容是學生學習的物件。3 課程內容是影響學生發展的材料。簡言之,課程內容是...